这段历史,所有中国人都应该铭记

2022年10月11日06:03:32 历史 1957

10月10日,辛亥革命纪念日

111年前,辛亥革命爆发,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同时也是一场民俗大革命,十大社会风俗,自辛亥革命起,彻底改变。

这段历史,所有中国人都应该铭记 - 天天要闻

1911年10月10日,中国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那年以干支计为辛亥年,故名辛亥革命。

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

“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辛亥革命,以其惊心动魄的时代伟力,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成为了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今天是辛亥革命111年纪念日,我们一起来看看辛亥革命之后,中国民俗有哪些大改变吧~

这段历史,所有中国人都应该铭记 - 天天要闻

辛亥革命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民主共和的观念也由此深入人心。


剪掉辫子

男人从此改头换面

这段历史,所有中国人都应该铭记 - 天天要闻

1912年3月5日,辛亥之后,大总统孙中山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

当时,革命党人视蓄辫为清王朝的恶政,是满洲贵族奴役汉人的象征。革命党人以剪辫子激发民众的反清意识。

武昌起义后,剪辫运动席卷全国,革命军政府专门成立宣讲团与“剪辫队”,沿街盘查甚至“服务上门”。

“剪辫文”规定:“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20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违法论。”

那时候,各地都掀起剪辫风潮。有诗说:“城市少年好事徒,手持快剪伺于途。瞥见豚尾及锋试,道旁观者拍手呼。”


不用缠足

女人终于可以大步走路

这段历史,所有中国人都应该铭记 - 天天要闻

1912年3月13日,大总统孙中山令内务部通饬全国各省劝禁女子缠足,“劝禁缠足文”指出:“当此除旧布新之际,此等恶俗,尤宜先事革除,以培国本。”

从此,女子缠足恶俗逐渐废绝。

缠足,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便有记载,不过那时只存在于个别"舞人"中。

五代南唐后主令宫人以帛缠足,舞莲花中,由是人皆效之。而自宋以后,随着纲常礼教束缚的加强,缠足便成为妇女应该普遍遵守的规矩。

因此,放足也就成为妇女从封建桎桔下解放出来的重要标志之一。


换新衣服

中山装代替了小马褂儿

这段历史,所有中国人都应该铭记 - 天天要闻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总感到西服式样繁琐、穿着不便,而中国传统的长袍马褂又不能充分体现中国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于是,他以当时日本流行的学生制服为基样,请裁缝设计制作了一套新式服装,上衣把立领改成直翻领,前身开四个口,装上四个兜,每个兜上加一个“倒山形”的兜盖;裤子前面开缝,用暗纽,左右各有一个大暗兜。

这套新式服装就叫“中山装”,它的最大优点是实用、方便、美观,衣兜里可以放钢笔、笔记本等用品。

中山装很快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后来成为中国官方的礼服。


改称谓

不再叫“老爷”请叫“先生”

这段历史,所有中国人都应该铭记 - 天天要闻

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求保持着形式上的平等,而反对封建制度一切形式上的不平等。

因此,民国官民之间、上下级间、人民之间,如何称谓,孙中山也非常重视,发布命令,废除清朝官场的“大人”、“老爷”称呼,官员之间以“官职”相称,民间称“先生”或“某君”。

以官职、先生、某君代替老爷、大人作称谓,是用人格平等代替身份的不平等,影响遍及社会各个角落。


不再跪拜

平等就是不再卑躬屈膝

这段历史,所有中国人都应该铭记 - 天天要闻

跪拜之礼,是一种提倡愚忠愚孝的封建礼节,反映了人格上的极不平等。

因此,在南京的各省代表会议上,孙中山即提出废止跪拜礼,规定普通相见为一鞠躬,最敬礼为三鞠躬

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为之一新,鞠躬、握手代替了原有的跪拜礼节,中国的习俗开始真正的融入世界文明。

现在的握手不仅是现代社交场合的重要礼节,而且往往成为化解危机、增进友好的一种象征。


男女无别

可以一起坐车还能牵手逛街

这段历史,所有中国人都应该铭记 - 天天要闻

旧时达官贵人、士绅商贾多以轿子“肩舆”代步,男女不同乘。

辛亥革命之后,坐新交通工具成为时髦,男女同车而行亦为时髦,最终解构了轿子所形成的隐性社会等级秩序。

时的上海,“有乘各式汽车、马车、电车者,有乘轿者,有徒步者,有男女携手同行者,有男女同车左拥右顾疾驰而过者”。

至此,虽有力挽旧秩序、护“舆制”官威者指斥为有伤风化,亦已无力回天。


公元纪年

采用阳历与世界接轨

这段历史,所有中国人都应该铭记 - 天天要闻

孙中山当选大总统后,很快提出改用阳历案。

当时有人反对,说:孔子主张“行夏之时”。

孙中山说:孔子是殷的子孙,他反对周历,可当时又不能提出用殷历,所以才主张“行夏之时”。

我们的始祖轩辕氏以冬至为岁首,而现今世界流行的阳历,以冬至后第十日为岁首,两者相近,还是用阳历比用夏历好。

最后,多数代表赞成孙中山的意见,通过了改用阳历的提案。

辛亥革命后,在全国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历以代替中国传统历法,并增添了国庆、元旦等新节日


改良新剧

女伶也可以参加公演

这段历史,所有中国人都应该铭记 - 天天要闻

辛亥革命期间,新剧是资产阶级民主派宣传革命思想的有力武器。民国初年,孙中山挥毫书写了“改良新剧”四个大字,促进了戏剧事业的发展。

那时北京剧坛很保守,旦角一律由男的扮演,根本不许女人登台演戏。

天津离北京很近,由于它被辟为商埠,受西方文化影响,早在辛亥革命以前,那里就涌现出一批女伶。

1912年,著名京剧演员俞振庭借改良新剧的东风,邀请天津女伶赴京献艺,开女伶在北京剧坛公演的先例

随后,一批又一批的女伶进军京城,给北京剧坛带来了崭新的气象。


禁除鸦片

再也不做“东亚病夫”

这段历史,所有中国人都应该铭记 - 天天要闻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是坚决的禁烟派。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临时颁布了《大总统令禁烟文》,通令全国严厉禁止鸦片,其中说到:

"鸦片流毒中国,垂及百年,沉溺通于贵贱,流衍偏于全国,失业废时,耗财殒身,浸淫不止,种姓沦亡,其祸盖非敌国外患所可同语。"

他还提出要求说:"尤望各团体讲演诸会,随分劝导,不惮勤劳,务使利害大明,趋就知向,屏绝恶习,共作新民,永雪亚东病夫之耻,长保中夏清明之风

孙中山在禁烟文中列举了鸦片对中国的危害,还特别指出鸦片之害甚于“敌国外患”,新政权的建立也正是革除旧习最好的时机。


不再三妻四妾

一夫一妻流行起来

这段历史,所有中国人都应该铭记 - 天天要闻

辛亥革命冲破了封建宗法,带来了婚姻观念的变革。

主张自由的婚姻,批判封建的包办婚姻,并且将一夫一妻制度推广开来。三妻四妾不再受法律保护,爱情至上成为年轻人的追求。

过去那种由父母安排的、媒婆介绍的、甚至买卖的、包办的婚姻都废除了,一夫一妻变成一种时髦。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要求婚姻有自主能力,这个要求不仅要求男人,还要求女人,纹绣登报与溥仪皇帝离婚的新闻,这是当时的头等大事,轰动一时。

一夫一妻和婚姻自由的观念深入人心,婚礼从形式到内容也明显接受了新式风习,人们把这种新婚俗称作“文明结婚”,并最终形成现代婚礼仪式的雏形

这段历史,所有中国人都应该铭记 - 天天要闻

这些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禁缠足、倡女权等法令,使人们的生活方式简易化、方便化,具有民国生活特色开始出现。

人人平等、人格独立的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妇女也得到了解放,社会地位也开始提高。

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筚路蓝缕,玉汝于成。

辛亥革命111年纪念日,我们不仅要缅怀革命先辈的光辉业绩,更要发扬光大辛亥革命的创新精神,不忘初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今天,我们向中华民族的觉醒者们致敬!今天,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今天是个大日子,而多数人将注定错失眼前大机遇 - 天天要闻

今天是个大日子,而多数人将注定错失眼前大机遇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2025年5月12日下午三点,世界最强大的两个国家签署的这份联合声明,在以后的历史中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也很可能是新旧两个大国兴衰的标志性事件。深度赞同巴老的这段描述:我的成功有赖于我生在了1930年代世界最强大的
山西贾寨遗址发现庙底沟二期文化房址 - 天天要闻

山西贾寨遗址发现庙底沟二期文化房址

中新社太原5月12日电 (记者 杨静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2日对外发布山西阳城贾寨遗址发掘资料,该遗址发现庙底沟二期文化房址,出土圈足杯、玉环等遗物,是晋东南地区首次发现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与庙底沟二期文化交流互动的直接证据。 贾寨遗址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芹池镇贾寨村,南临芦苇河,地形北高南低。芦苇河支流...
极目政情丨杨阳,女,拟任苏木镇党委副职,生于1998年 - 天天要闻

极目政情丨杨阳,女,拟任苏木镇党委副职,生于1998年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委组织部发布拟任干部进行公示。其中,现任查干淖尔镇一级科员杨阳拟任苏木镇党委副职。另据澎湃新闻5月12日报道,杨阳,女,汉族,1998年2月生,大学,管理学学士,中共党员。资料图杨阳系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选调生,于2021年1月参加工作。她长期在锡林郭勒盟工作,曾任阿巴嘎旗查干...
铁岭县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学校开展红色文化传承实践活动 - 天天要闻

铁岭县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学校开展红色文化传承实践活动

2025年5月11日,铁岭县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组织师生代表赴铁岭县任辅臣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开展“追寻先烈足迹赓续红色血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沉浸式参观学习,感悟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任辅臣同志是中国早期工人运动领袖、无产阶级革命
和众汇富交了1980是智商税?交的是课程,买的是服务 - 天天要闻

和众汇富交了1980是智商税?交的是课程,买的是服务

最近有人在网上问:和众汇富收1980这事儿是不是智商税?我第一反应是,这种问题吧,问出来基本就已经在骂人了。但细想也不是没道理,毕竟花钱买服务,大家都想搞清楚到底图个啥。 先撇开服务质量不谈,我们看公司背景。和众汇富不是啥野鸡机构,2000年成立,2002年拿到投资咨询牌照,在证监会官网都查得到,编号ZX0155。现...
陕西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三秦工匠表彰大会举行 - 天天要闻

陕西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三秦工匠表彰大会举行

陕西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三秦工匠表彰大会举行赵一德讲话 赵刚主持 邢善萍出席4月29日,我省召开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三秦工匠表彰大会,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
肯尼迪遇刺案解密:暗杀背后的三股暗流 - 天天要闻

肯尼迪遇刺案解密:暗杀背后的三股暗流

1963年11月22日中午12点30分,达拉斯迪利广场的枪声让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化作一具血淋淋的尸体。六十年后的今天,当特朗普政府解密最后一箱档案时,人们赫然发现:那颗穿过肯尼迪脖颈的子弹,可能裹挟着三大利益集团的滔天怒火。您要问这些利
17年了,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致敬重生 - 天天要闻

17年了,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致敬重生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撕裂了土地、摧毁了山川,让千万个幸福家庭支离破碎,无数生命在灾难中戛然而止。17年过去了,我们依然清晰地记得瓦砾堆中伸出的求援之手,记得八方驰援的感人身影,记得废墟上重新燃起的希望之光。今天的汶川,早已在伤痛中涅槃重生,一栋栋崭新的建筑拔地而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