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430余干部牺牲,聂荣臻痛心:华北抗日损失最重的一次战斗

2022年10月07日19:45:12 历史 1156

前言

1944年10月上旬末,冀热边特委、行署和丰滦迁联合县等机关,在丰润县皈依寨召开会议。

这次会议的召开,是源于中共中央对于抗战形势的分析。

抗战走过了十四个年头,日寇在中华大地上穷途末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共中央判断,抗战很有可能会在一至两年内落幕,为了争取更大的胜利,毛主席在这年4月在给延安高级干部座谈会上,提倡在党的干部中间“放下包袱和开动机器”。

八路军430余干部牺牲,聂荣臻痛心:华北抗日损失最重的一次战斗 - 天天要闻

图|周文彬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冀热边特委决定召开特、地、县三级干部参加的党委扩大会议,研究深入开展减租减息的问题,并听取丰滦迁联合县各区开展“减租减息”问题的汇报。

这场会议的规模空前,冀热边特委党员领导干部以及下属地、县领导干部均出席了会议,其中包括冀热边特委委员李运昌、周文彬、李中权、朱其文、王友、丁振军等人,连同警卫的部队在内,总计人数达到了800余人。

就是这场规模空前的会议,引起了日寇的注意。

会议开到10月16日晚,一个消息传来直接打破了会议的宁静。

“日军在丰滦迁大量增兵,可能会对会议造成影响。”

主持会议的冀热边特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周文彬立即下令南撤至杨家铺一带。就在当天晚上,周文彬便率领两个排撤离至李庄子、冀东区第四地区区委书记兼专员丁振军率四连前往夏庄子,特委宣传部副部长吕光、特委社会部部长钟子云、行署主任朱其文和 12 团特二连连长刘景余率一个排住杨家铺。

八路军430余干部牺牲,聂荣臻痛心:华北抗日损失最重的一次战斗 - 天天要闻

图|杨家铺突围战陈列室

本来应该已经是安然无恙,敌人如果摸不清虚实的情况下,其实也不敢贸然深入根据地腹地。

可任谁也没有想到,就在10月17日凌晨,情况发生了变化。

拂晓战斗

会议结束以后,所有参加会议的地、县各级领导干部均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撤退至驻地。

就在16日晚临行前,特委组织部部长周文彬、特委社会部部长钟子云找到了时任冀东军区联络部部长任远,研究今后对敌工作的问题。

等到谈完话后,已经是傍晚11时,任远本来想连夜返回地委驻地,周文彬、钟子云赶紧上前拉住他:

"行军已很疲劳,过河不易搞到船只,敌人骚扰频繁,还是今夜好好休息,明天再过河吧。"

于是,任远随特委机关一起,安顿在杨家铺西一个村民家里。

对于从事情报工作多年的任远来说,这个夜晚并不平静,特别是日伪军向丰滦迁集中大量兵力的消息,冀东地区日伪军虽然扫荡频繁,但如此成规模兵力的集中并不寻常。

工作了一天的任远带着满腹的疑问沉沉睡去。

八路军430余干部牺牲,聂荣臻痛心:华北抗日损失最重的一次战斗 - 天天要闻

图|任远

也许是心里总有些事想不通,任远拂晓前从床上爬起来,此时天尚未明,所有的同志们也都在屋子里睡觉,任远也本来打算回屋继续休息,但突如其来的一阵枪响,却打破了黑夜的沉寂。

“啪、啪、啪”

一排子弹直接撞在任远所在院子的土墙上,任远立刻意识到,敌人已经摸上来了。

“鬼子来了,准备战斗。”

任远转身回屋通知警卫员、秘书,一行人做好准备后,一路向没有枪声的村南突围。在村子四五里外的地方,任远与时任冀东行署主任朱其文会合,原本他考虑,与冀东行署机关一同向东撤离,但想到村子里尚有没有撤出来的同志,于是他下令,让秘书、译电员随行署机关一同撤离,自己率警卫、交通员又一头扎进了村子里。

事实上,就在任远发现敌情的时候,警卫的战士们已经与敌人展开交火了。

10月17日凌晨,大雾弥漫,负责警卫的战士正沿着街道跑步时,撞上了杨家铺周边各村跑出来的老百姓,紧接着,李庄子村西一阵激烈的枪响,敌人已经趁着大雾悄悄摸了上来,准备趁我军不备发起突然袭击。

八路军430余干部牺牲,聂荣臻痛心:华北抗日损失最重的一次战斗 - 天天要闻

图|日方杨家铺战役资料

据事后侦查得知,此次猛扑杨家铺的敌人是日军独立混成第八旅团主力,兵力在2700人左右,加上配属部队,总计3000余人。而且敌人在事先就收到了情报,纠集如此大规模的兵力,目的就是为了一口吞下我冀东地区党政军领导机关。

此刻天仍未明,在听到枪响的一霎那,周文彬、丁振军便立即爬了起来,开始指挥部队作战,考虑到敌情未明,周文彬立即派出侦查员到枪声响起的地方侦查。

"西面已与鬼子接火,东面、南面、北面暂时还没情况?"

侦查员返回后报告的情况,让周文彬略有些松了口气,尽管局势依旧紧张万分,周文彬不敢耽搁。考虑到开会的机关干部全都聚在杨家铺周边村子,周文彬与丁振军商量后,决定采纳当地出身的连长刘景余的建议,向北部山区撤退。

就在一行人沿着杨家铺村北马蹄山下向皈依寨、潘家峪转移的时候,一个不好的消息又传了过来。

“村东何家营附近出现了敌人,马蹄山对面的东城山也发现了敌人。”

这时侦查员也回来报告:

“前方发现敌人”

眼见四面八方都是敌人,周文彬立即下令:

“命令部队回返,抢占山头。”

八路军430余干部牺牲,聂荣臻痛心:华北抗日损失最重的一次战斗 - 天天要闻

周文彬、丁振军兵分两路,周文彬带着队伍穿过山口,抢占了马蹄山制高点毡帽山,四连抢占了马蹄山西面的西城山,而丁振军率领一个班扑向马蹄山的敌人牵制敌人。

这时任远赶到与周文彬会合,通报了村南尚未有敌人的情况,建议部队向村南突围。

不过,在这样一个混乱的情形下,周遭敌情不明,对于撤退转移的方向,一时之间也无法定夺,周文彬一行人也只好先暂时撤往山上,抢占各处制高点,防备敌人的进攻。

在这样一个敌众我寡的情形下,周文彬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销毁文件,彻底轻装、准备突围。”

壮烈牺牲

在这样一个混乱的时刻,周文彬确实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他的沉着冷静,带给了大伙希望。

可就在大伙严阵以待的时候,一个噩耗突然传来。

“丁振军同志牺牲了。”

丁振军原名丁凯,河北滦县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名极富军事政治斗争经验的干部,曾在滦县领导冀东人民抗日大暴动,十多万义军如从天降,沉重的打击了日寇。

作为一名驰骋抗日疆场的干部,丁振军早就做好了牺牲准备,在领导冀东人民抗日大暴动的前夜,丁振军离开滦县,临走时给老同学李建全留下一封信,上面写着:

“冀东抗日暴动在即,……数年的奔走呼号,为大义的驱使,现在开始兑现。为兄若有不幸,可代为照顾家眷。”

八路军430余干部牺牲,聂荣臻痛心:华北抗日损失最重的一次战斗 - 天天要闻

图|丁振军

丁振军到丰润县皈依寨开会时,因患病长期未愈,身体很虚弱,但在杨家铺遭遇敌袭时,却毅然决然率领一区第四连与敌鏖战,掩护特委机关转移,刚突围到一块坡地时,就遭到四面敌人的进攻,就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丁振军依然鼓励大伙:

“冲出去就是胜利。‘

在激战中,丁振军左上额中弹,不幸壮烈牺牲。

听说丁振军牺牲的消息,周文彬心里十分悲痛,就连任远在时隔多年后忍不住感慨:

“(丁振军)本来是有希望突出重围的,可为了抢救战友,又几次冲进包围圈,英勇无畏,最后壮烈牺牲,年仅31岁。”

周文彬此刻顾不上悲痛,继续鼓励大伙,要保全自己,好将来报仇。

话说完后,周文彬、刘景余率领警卫连奋勇向山下冲过去,连长刘景余率部激战后突出重围到李庄子村北,却发现周文彬没有跟着大部队一起冲出来,于是又率部冲回去。

原来就在大部队突围到北沟时,被敌人火力压制,特委社会部部长钟子云被敌人子弹撂倒,任远远远地望见,立即派通讯员费新上前保护,结果费新还没有靠近钟子云,就被敌人子弹击中壮烈牺牲。

八路军430余干部牺牲,聂荣臻痛心:华北抗日损失最重的一次战斗 - 天天要闻

也就是在瞬息之间,任远就看到冀东特委宣传部长吕光左肩中弹,刚站起来,胸口就中了一枪,壮烈牺牲,更令人难过的是,他的爱人刘俞芬上前去搀扶丈夫,结果双双中弹,倒在沟中牺牲。

就在吕光夫妇牺牲后不久,冀东军区卫生部部长王少奇、特委秘书长李杉先后壮烈牺牲。

刘景余率部返回北沟后,在混战中找到了周文彬,刘景余本来想背着他一起突出重围,但周文彬却下令:

“不要管我,你的任务是保卫全体机关与干部。”

刘景余与一区队四连连长朱俊功连续率领部队数次冲锋,从敌人包围圈中背出敌工部部长宋哲、县武委会主任李振中、军区特派员兰山、丰滦迁县长甄一鸣、四连的机枪班长神枪手白荣志等伤员。

就在刘景余率部返回,准备救周文彬时,却发现这位指挥突围的首长已经头部中弹,倒在血泊之中,据生还者回忆,周文彬一直到牺牲前,还奋力夺过敌人的一支三八大盖,连续射杀数名日寇。

周文彬原名金成镐,1908年9月23日出生于朝鲜平安北道义洲郡红南洞,1931年随父亲一起流亡到中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一说1914年到中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据任远回忆:

“周文彬为人忠厚,关心群众,生活节俭,作风淳朴,在冀东干部和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大家都很亲切地称他为"大老周"。”

在看到周文彬牺牲的一刹那,任远几乎是立刻泪流满面。

八路军430余干部牺牲,聂荣臻痛心:华北抗日损失最重的一次战斗 - 天天要闻

图|周文彬烈士雕像

刘景余在看到首长牺牲后,怒发冲冠,在“为牺牲的同志报仇”的口号中,刘景余几次身负重伤,最终不敌壮烈牺牲。

钟子云身负重伤后,人倒在血泊之中,在战后敌人搜查时,他屏住呼吸,一直等到敌人撤退后才爬出,在半昏迷的状态下,钟子云爬了一夜,才被十七地位社会部长李东治发现,幸免于难。

任远双臂中弹,最终因失血过多昏迷,被敌人所俘虏。

不过,对于任远来说,被敌人俘虏既是一个不幸,也是一个大幸,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彻底解开了杨家铺战斗之谜。

华北抗日损失最重的一次战斗

任远醒来的时候,已经是身处敌营,但他最关心的尚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藏在上衣口袋里的一个小笔记本。

作为一个从事多年情报工作的同志,任远手中掌握很多情报来源,这个小笔记本上有党内、军内重要情报关系的联络暗号代号,还有一些秘密联络点地点等等,都是属于绝密的情报。好在他被俘时,这个要命的笔记本并未被敌人搜出,但很显然,如果一直带在身上,迟早会被敌人搜出来。

八路军430余干部牺牲,聂荣臻痛心:华北抗日损失最重的一次战斗 - 天天要闻

图|杨家铺突围战牺牲烈士

敌人从衣着判断,任远不是普通的战士,所以准备抓回去,细细审问。

在押解回丰润县城的路上,任远忍着疼痛,将小笔记本拿出来,在老乡的掩护下,一页一页地撕碎嚼烂了,吞进肚子里。被关押期间,任远与被俘的战士几经酷刑,却始终严守机密。

虽然有战友们的掩护,可任远还是暴露了身份,为此几番求死,均因敌人看守严密,不能成功。既然求死不成,任远又开始考虑,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情报,假意同日伪合作,除掉那些在冀东地区对我军根据地有威胁的人。

一个偶然的机会下,任远竟然意外得知,杨家铺战斗的真相。

据任远在战后撰写的回忆录《红色特工忆往事》记载:

任远假意在狱中采取配合的态度后,日寇也对他客气了不少,一次,一个负责看守的日寇青柳与任远聊天,在谈到杨家铺战斗时,青柳得意洋洋的说:

“我们事先就得到了准确的情报。”

八路军430余干部牺牲,聂荣臻痛心:华北抗日损失最重的一次战斗 - 天天要闻

图《红色特工忆往事》

一听这个消息,任远吃了一惊,但还是不露声色地问了一句:

“是你们情报战线报的?”

青柳得意洋洋之余也毫不隐瞒:

“10月15日晚,我们在铁路边抓到了你们丁振军书记的一个侦察班长,从他身上搜到了他送给路北丰润境内何家营一带参加三级干部会议的重要情报。”

任远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早在会议间隙,日军就提前知道了消息,而且为了不走漏风声,他们没有动用伪军部队,而是出动了战斗力较强,装备交好的独立第八旅团,而且日军本来的计划是,准备一举歼灭冀东地区八路军李运昌部首脑机关,但途经左家坞一带时遭遇八路军阻击而暴露,于是便提前在杨家铺一带交火。

杨家铺战斗中,八路军冀东地区800余名干部战士,成功突围的只有120余名,牺牲430余名,还有150余人被俘。

时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在听说这个消息后,痛心疾首的说:

“杨家铺战斗是我军在华北抗日战场上的一次罕见且损失重大的战斗。”

八路军430余干部牺牲,聂荣臻痛心:华北抗日损失最重的一次战斗 - 天天要闻

图|聂荣臻

1945年2月,任远经党组织营救脱困出狱,经组织调查,任远在狱中曾与日寇进行了坚贞不屈的斗争,于是决定恢复他的党籍,任远后来重回冀东地区继续革命斗争,建国后任铁道部公安局政治保卫处处长。

一直到晚年,任远才将当年杨家铺战斗以及在狱中斗争的经历写在回忆录《红色特工忆往事》。

在杨家铺战斗中,许多牺牲的干部年龄都只有三十出头,不仅年轻,更重要的是,他们之中大多数都具备丰富的革命工作经验。

无论是对党、对人民,还是对国家,他们的牺牲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如牺牲的冀东军区卫生部部长王少奇,就具有很丰富的军事政治斗争经验,著名的盘山联合村民班,就是他一手组建的,他常常教育民兵:

“搞革命就不能怕死,怕吃苦,不客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坚持到底,打死一个日本鬼子够本,打死二个赚一个,要给自己留一颗子弹不能让敌人捉活的,到任何时候不能泄露党的秘密。”

八路军430余干部牺牲,聂荣臻痛心:华北抗日损失最重的一次战斗 - 天天要闻

图|王少奇

杨家铺战斗期间,王少奇的身份被敌人识破,敌人特意将他投降日伪的老同学叫到阵地上劝降:

“老同学,快投降吧!皇军非常赏识你的才干,只要你能归顺,保证你能连升三级,每月薪俸三百大洋。”

“呸!”

王少奇不屑地喊道:

“投降,帮日本强盗杀中国同胞?你们真是瞎了狗眼!”

敌人劝降不成,恼羞成怒之余从四面八方包围上来,王少奇在接连打死几个日寇后,把枪口对准了自己的头部射出最后一刻子弹,践行了自己的誓言。

八路军430余干部牺牲,聂荣臻痛心:华北抗日损失最重的一次战斗 - 天天要闻

据原丰润籍离休的老干部回忆:

"那次战斗后,四百多干部战士的遗体,都是当地的乡亲们含着眼泪一个个集中在一起埋葬的,这就形成了杨家铺烈士陵园。”

1954年,中共丰润县委,县人民政府为纪念在杨家铺战斗中牺牲的烈士,特别建起了杨家铺烈士陵园。牺牲的烈士周文彬、丁振军、吕光、王少奇、吕杉都被安葬在陵园中。

尽管这些英雄已经渐渐远去,但他们的功绩却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听到岳飞遇害,李清照做了什么? - 天天要闻

听到岳飞遇害,李清照做了什么?

绍兴十一年,岳飞在一天之内被十二道金牌紧急召回至临安。随即解除兵权,任枢密副使。但这只是一个幌子,是个缓兵之计,不久就被诬陷谋反,下了大狱。一时间朝野大骇!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 :“你们诬告岳鹏举谋反,究竟有何真凭实据?”秦桧奸笑一声:“其事
统一后,台湾叫什么名?台84岁老将王建煊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统一后,台湾叫什么名?台84岁老将王建煊给出答案

两岸关系一直是个敏感话题,尤其是“统一”这事儿一提起来,大家的耳朵都竖得老高。对此,台湾省84岁的前“监察院长”王建煊跳出来,抛出了一些关于统一后台湾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网上网下议论纷纷。历史咋回事儿?台湾跟中国大陆的关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
董小姐们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闻

董小姐们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开放后,商鞅、秦国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发明了“秦制”这个概念。在他们看来,中国落后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导致了落后,商鞅罪大恶极,竟然还写了个《商君书》,提出“驭民术”,教君主们怎么进行愚民,简直十
世界最长寿老人去世!百岁长寿老人往往有这些特点 - 天天要闻

世界最长寿老人去世!百岁长寿老人往往有这些特点

据法新社5月1日报道,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纳巴罗·卢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岁。美国老年医学研究组织和“追求长寿”组织称,现在世界上最长寿的人是115岁的英国萨里居民埃塞尔·卡特勒姆。“活到100岁,健康又长寿”,这是许多人向往的目标。长寿不仅取决于基因,更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大量研究已...
曹县莘冢集村 - 天天要闻

曹县莘冢集村

宣统二年地图莘冢集村位于曹县城西北8.2公里处。聚落呈正方形,东西、南北长约500米。全村总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3公顷,总人口6000余人。属青菏办事处。莘冢集村有夏莘国莘仲君墓,明朝初年,名为伊尹耕莘太平寨。明朝中期成集,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