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凌晨六点,李银桥接到周总理的电话:“主席现在还没有睡觉?”
李银桥望了望毛主席房间里依旧亮着的灯,支支吾吾说:“主席他……已经准备睡了。”
这是周恩来打给李银桥的第3通电话,究竟所为何事?大家接着往下看。
周恩来听出李银桥话里的迟疑,知道毛主席还没有睡下,便说:“再去劝劝主席,务必让主席赶紧休息,事关下午的开国典礼。银桥啊,这事还得看你了。”随后,李银桥走进主席办公室,刚开门便被满屋子烟味呛得咳嗽了几声,显然是主席一边工作一边吸了很多烟。
李银桥深吸一口气,走到主席桌前,深吸一口气对主席说:“主席,您不尊重人,我要向您提出意见!”李银桥声音不小,和平时轻声细语的样子判若两人。毛主席骤然抬头,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李银桥,说:“什么意思?银桥,你是在跟我说话吗?”
李银桥声音依旧很大地重复了一遍:“是!主席,我说您不尊重人。”毛主席看着李银桥,脑袋快速回想着,但一时也想不出来什么,于是放下笔对李银桥说:“刚才有人来过吗?对你说了什么?还是这两天我一下子忙过头了,有什么人没有见?”
“没有人对我说什么,也不是您忘了见谁。”李银桥说道。
“那你怎么说我不尊重人了?银桥啊,别吓唬我。”毛主席说完准备继续低头伏案。
李银桥立刻回答道:“这些天周总理打过多少次电话来劝您休息?我和其他几位同志劝过多少次让您休息?”
毛主席再次抬头,没想到李银桥会说这个,想了想说:“记不得了,大概四五次?”
“哪里才四五次,光周总理就打了三次电话来,我和其他几个同志至少向您劝过几十次,让您休息,可您偏偏把我们当空气。您时常说,群众的意见不管对错,都是要认真听,择其善者而从之!可是我们的意见,您却丝毫不放在心上。”李银桥壮着胆子说道。
毛主席吸了口烟,笑道:“我知道了,你的意见是正确的。可这不是下午开国大典,我总得加把劲,把所有工作做完,好有个交待嘛!”
“您要为开国大典做万无一失的准备我们知道,可您要是累倒了,下午开国大典您怎么出席,怎么向全国人民交代呢?”李银桥争论道。
这是李银桥在开国典礼那天,为劝毛主席休息发生的故事。这年,李银桥来到毛主席身边刚好两年。然而,两年前的李银桥怎么也不会想到,原本梦想上阵杀敌的他,会成为毛主席身边最得力的一名卫士。
两年前,李银桥在中央机要通信排工作。由于工作认真、沉稳干练,早早加入八路军的他又拥有一身好功夫,不久便被选中担任周恩来警卫员。
对别人来说不可多得的好工作,李银桥却并不满意。因为上战场杀敌才是他的夙愿,他渴望到部队去,从基层做起,历练自己。
第一次和周恩来见面,李银桥就坦率表示自己想到基层部队去。周恩来听后没有立马同意,但又不忍心拒绝,于是对李银桥表示:“你有这个想法是好事,不过介于你的工作能力突出,我身边的卫士岗位又一时缺人手,还是欢迎你来工作。过个几年,可以送你去学校学习。”
李银桥当即答应了下来。
几个月后,由于他卫士工作做得出色,李银桥又接到去毛主席身边当卫士的调令。中央纵队叶子龙和汪东兴找他谈话,想听听他的意见,李银桥直言不讳说:“不行啊,昨天毛主席的卫士刚被打发走,我担心自己也干不好。当然,我会服从组织的决定。”
李银桥不知道的是,自己这一番话反而促成毛主席要他当卫士的决定。缘由是叶子龙、汪东兴把工作调动情况和李银桥的想法,一并汇报给毛主席。毛主席听后只说了一句:“你们不要找其他人了,我就要他了。”
图|叶子龙
从此,李银桥正式成为毛主席身边的卫士。
这天,毛主席忙完工作后夜间散步,李银桥跟在后面。毛主席突然打趣道:“银桥啊,你为什么不叫金桥,金子不是更好吗?”李银桥第一次与主席说上话,有些紧张地说:“金子太贵重了,我爹娘觉得叫不起。”
毛主席成功被这句话逗笑,又问:“你为什么不愿意当我的卫士,能告诉我原因吗?”李银桥说:“我11岁参加八路军一直到现在,当过勤务员、通信员、卫生员,就是没有机会上战场。所以,我想要去部队,想当一名士兵上阵杀敌。”
毛主席点点头说:“那你为何在调任到周总理身边当卫士时不说,偏偏要调到我身边来才反映呢?”李银桥回答:“我担心到主席身边工作后,主席就不会放我离开去战场了。”毛主席一听这话觉得新奇:“此话怎讲?你为什么觉得我不会放你走呢?”
李银桥小声说道:“主席是个节省节约的人,什么东西用惯了就不舍得换新的,用过的毛巾,穿过的衣服,那保温瓶的年龄也是几十年起步。我怕主席用惯了我,舍不得放我走。”
毛主席听完笑了,看着李银桥说:“看来你对自己很有信心啊,你深知你工作能力好,为人细心,一定能胜任这份工作,在我身边呆长久是不是?银桥啊,从前不知你这么有趣,要知道我早把你调来了。你说得对,可如果我喜欢你呢?我们俩总要有一个人妥协怎么办?”
“那就只能是我妥协了,主席。”李银桥站得笔直,望着毛主席说。
毛主席哈哈大笑:“我身为领导,不能不成人之美,也不能强人所难。这样,你先在我身边工作半年,半年后如果你还想去战场,那你就去,如何?”李银桥一口答应了下来。
图|李银桥
让李银桥没有想到的是,约定到期时主席又要他留在身边半年。又一个半年后,当毛主席问他是否留下时,李银桥早已与主席建立起深厚感情,决心留在主席身边,庄重地对主席说:“主席,我想一辈子留在您身边工作,只要您不赶我走就行。”
工作期间,李银桥在毛主席的牵线搭桥下结识了韩桂馨,同为老乡的两人结为夫妇,成为一代佳话,幸福一辈子。李银桥在毛主席身边不仅得到一段姻缘,收获一个良人,还经历了许多事。让李银桥或受感动或受启发,被毛主席的人格魅力深深折服且学习到许多道理。
一次,李银桥陪主席散步,主席突然转过身问他:“银桥,你工作时有没有贪污过?”
李银桥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吓了一跳,但还是坚定有力地说:“没有。”
毛主席眺望河的尽头,微微点了点头,说:“嗯,你的为人和行事作风我最清楚,我相信你没有贪污过。”
话没说完,毛主席想了想继续说:“你从前、现在没有贪污,以后呢?假如有一天,你离开我身边去别处工作,你能做到一直不贪污吗?”这次李银桥想也没想说:“这辈子都不会!”
毛主席露出笑容,若有所思地说:“我对你是比较严格,所以你不敢贪也不能贪。革命胜利在望,身为共产党人要有深刻的自觉性和榜样性,坚决抵制贪污腐败。只有经受住这些低俗腐败的考验,我们才能巩固无产阶级堡垒,万无一失走向胜利,最终给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啊!”
李银桥“啪”的一身站直立正,给主席敬了个军礼,挺起胸脯说:“主席,我向您保证,不管在不在您身边,我绝对不会贪污。”毛主席听完非常满意,笑道:“不错,这样就好。”
图|李银桥与毛主席合影
说完,毛主席继续往前走,李银桥收回军礼准备跟上时,毛主席像是想起了什么,再次对李银桥说:“贪污没有,铺张浪费有吗?”李银桥这下反应得比较快,立马说:“主席,浪费也是绝对没有的。再说,有主席您给我们做榜样,我们也不忍心浪费一分一毫啊!”
毛主席听完笑了:“你个小滑头,不要消遣我,勤俭节约是咱们共产党人的本色。节约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应该是每一个共产党人要有的觉悟。”李银桥大着胆子说:“主席,放心好了,我就是想铺张浪费,也没有那个条件呀!”
一听这话,毛主席严肃地说道:“这么说,你以后有条件了,就要把勤俭节约丢到一边了?”李银桥急忙解释:“不不不,主席,我以我的人格担保,我绝不会贪污腐败、铺张浪费,不搞贪图享乐那一套。”
李银桥心里最明白毛主席勤俭节约、清廉高尚的思想作风,也是伟人平民生活的见证者。据李银桥回忆,战争年代毛主席对穿衣用度没有任何要求,有什么他穿什么,有的用他便没有一句挑剔,能用的他能一直用下去。
一天,李银桥盯着毛主席那块擦脸又擦脚像麻布般的毛巾,忍不住开口道:“主席,要不我给您领条新毛巾吧?”毛主席在书桌前头也不抬地说:“不用领啊,这条毛巾用得挺好的。”
李银桥其实早就想给毛主席领一条新毛巾,又怕毛主席批评,但既然开了口,就壮着胆子往下说说:“擦脸和擦脚应该分开用嘛!”
毛主席毫不在意地说:“我们现在每天行军,脚可比脸辛苦多了,分开用脚会有意见的,一条毛巾足矣。我的标准是,不露肉,不透风就行。”
李银桥拗不过毛主席,便没再说什么。
1949年,毛主席来到北平,要接待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各界代表、负责人,其中张澜是民主党派的重要人物。见张澜前,主席吩咐李银桥找件体面的衣服。
图|张澜
为难的是,李银桥在毛主席的衣柜翻了又翻,找了又找,竟没有挑出一件不破、没有补丁的衣服。李银桥替毛主席委屈:“主席,我们真是穷秀才进京赶考,一件好衣服都没有。”
可毛主席并不在意,反而宽慰李银桥:“安贫者能成事,嚼得菜根百事可做。张先生是贤达人士,相信他不会怪我们的。”就这样,毛主席穿着带补丁的衣服见了各民主党派知名人士,受到了各位民主人士的一致称赞。
李银桥在日后的生活中,时时刻刻体现毛主席勤俭节约的好作风,深受毛主席的影响。李银桥时常对妻子、子女说:“能省则省,绝不要铺张浪费。”十五年的相处中,毛主席很少对李银桥发脾气,有一次主席却动了气。
1960年,正是国家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几个卫士去看望毛主席女儿李讷,见她脸色非常不好,小尹便关切地问李讷是否生病了。李讷对小尹说:“尹叔叔,我很饿……”于是,小尹偷偷塞给了李讷一包饼干。
李银桥见李讷生怕别人看见而把饼干藏起来的举动,心里很不是滋味,温声对李讷说:“吃吧,孩子,叔叔还来给你送。”毛主席知道后大发雷霆,对李银桥说:“强调了多少遍,不要搞特殊化,为什么还要搞特殊化?”
李银桥自知理亏,小声解释:“小讷实在是太饿了,别的家长也给孩子送吃的……”
“别人是别人,别人可以送,我的小孩就算是饼干也不许送!谁让她是毛泽东的女儿!”毛主席打断李银桥的话,大力拍着桌子说道。
1962年4月,继叶子龙、高智等人陆续被调到其他地方工作后,李银桥也迟早要离开主席。
图|高智
这天,值班的工作人员找到李银桥,说主席有话要对他说。
李银桥不傻,猜到是什么事。尽管他早做好了心理准备,可当这天真正来临,心里还是难受。在这些年的朝夕相处中,毛主席早已如同父亲一般,关照他,教导他,爱护他……他与主席之间桩桩件件温情的往事,纵然许多年过去,依旧使李银桥想起一次,流泪一次。
李银桥见到毛主席后,没有说话,只是低着头,眼眶泛红。毛主席见李银桥这个样子,伤感地说:“银桥,昨天收到工作调令吧,什么时间启程啊?”李银桥一下子流下了眼泪,哭道:“主席,调令下来了,可是……我能不能继续留在您身边?我不想离开您。”
毛主席眼眶也泛红了:“银桥啊,我也舍不得让你离开我身边,这么多年,你是我身边最贴心,最得力的助手。可是,这个工作是个好机会,你把握住了,以后可以尽情发挥你的才能。但如果你继续留在我身边工作,只会影响你的前途啊!”
说完,毛主席握住李银桥的手,李银桥趴在毛主席怀里无声地流着泪。毛主席哽咽着说:“你们在我身边这么多年,日日夜夜,是你们照顾我,替我分忧。我和你们在一起的时间,比和自己的小孩都多,你们就如同我的小孩啊!”
李银桥情难自已,依旧没有说话,毛主席的话语在他耳边响起:“到了地方,记得要多去基层走走,多听取群众意见。记住我们是从群众中来,要到群众中去的,好好锻炼自己,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李银桥用力点头。
毛主席说完打开抽屉,拿出一个牛皮信封,递给李银桥,说:“这是八百块钱,不要嫌少。去天津安家用,到了那边好好工作,好好和桂馨过日子。”
此时此刻,言语已经表达不出李银桥的心情,他感动得稀里哗啦,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紧紧握住毛主席的手。这一幕,时常让李银桥回想起来,被李银桥永远记在心里。
4月20日,毛主席亲自送别李银桥夫妇,抄录一首《七律长征》送给李银桥留作纪念。分别时,毛主席对他说:“银桥啊,以后你们一定要常来看我,这里还是你们的家。要是我死了,你每年到我坟头看我一次,看一次我就满意了……”李银桥夫妇一边流泪一边答应了。
1964年夏天,李银桥从天津前往北京看望主席。交谈中,主席得知李银桥的老家受了旱灾,便立即吩咐秘书拿出一千元,说:“你拿着,可以解决一些困难。”
“这钱我不能要,主席,我不缺钱。”回想起曾经主席一次次的帮助,李银桥连连推辞。
可这一次,李银桥还是没能拗过主席。毛主席远远指着装钱的纸袋说:“怎么,要我亲手把钱递到你手上吗?”李银桥当然记得主席有忌讳摸钱的习惯,连忙开口:“不不,不用主席拿,我自己拿。”毛主席立马开怀大笑:“这就对了嘛!银桥啊,你还记得我不摸钱的习惯。”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在北京逝世。从广播中得知消息的李银桥,失声痛哭。当晚,几乎很少喝酒的他,独自一人喝了整整半夜,一边流泪一边回想起和主席的温情往事。回忆起转战陕北时的日子,主席累了,他给主席按摩;他睡了,主席给他披上衣服……
当天晚上,李银桥携全家赶往北京,瞻仰毛主席的遗容。望着那慈祥熟悉的面容,李银桥眼前闪过一幕幕与主席相处的片段,眼眶早已被泪水打湿。李银桥在回忆中称,毛主席去世时自己未能陪伴在身边,成为了他的一大憾事。
毛主席逝世后每一年的9月9日和12月26日,李银桥和妻子无论身在何处,都会前往毛主席纪念堂,看望主席。
时间来到二十一世纪,在医院病床上的李银桥,临终前抓着妻子的手说:“我走了,你一定要记住,每年替我去看望毛主席老人家,不要忘记啊!”韩桂馨含泪点头,回答道:“放心,我会去的。我走后,我们的孩子,子子孙孙也会每年去看望毛主席老人家。”
2009年9月22日,李银桥因肺部感染于北京去世,享年82岁。9月28日,李银桥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