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去世之后,齐国进入了比较平稳的发展阶段。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富足,到了春秋时期,齐国依然还是东周的大国。
但是,在齐桓公称霸之前,齐国却有过一段不光彩的历史,把齐国和齐桓公的脸都丢尽了。
而造出这一段历史的,也不是别人,而是齐桓公的哥哥——齐襄公。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齐襄公这个人,本身人品就有很大的问题。他有一个妹妹,未出嫁的时候,他们就经常私通,也就是乱伦。后来自己的妹妹嫁给了隔壁鲁国的鲁桓公,这应该是一场政治联姻,目的是为了增进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毕竟就在隔壁,要是关系不好,天天要打仗,也挺闹腾的。
一般情况下,政治联姻下的婚姻都是不幸福的,尤其是嫁给鲁国的这个公主,她已经心有所属了。不管鲁桓公对她有多好,她心里始终记挂的是自己的哥哥。
有一次,鲁桓公带着夫人回她娘家探亲,原本以为这只是一次正常的探亲活动而已。让他没想到的是,到了齐国后,自己的头顶一片绿油油的。他的夫人竟然和大舅子天天私会,这大舅子可是齐国国君啊,这么不要脸的吗?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为了维护脸面,他没有当场戳穿,而是等她夫人回去之后,对夫人进行了道德教育。他夫人受了委屈,转头就告诉了齐襄公。
接下来,事情的发展,跟我们平时看的电视剧差不多。齐襄公不但没有悔过之心,反而有了害人之意。
他假装什么都不知道,然后邀请鲁桓公喝酒。在酒宴上,他使出浑身解数,终于把鲁桓公灌醉了。然后就让一个叫彭生的人把鲁桓公送回去。
彭生在把鲁桓公抱上马车的时候,趁机打断了鲁桓公的肋骨。马车在路上颠簸,被打断的肋骨刺入了鲁桓公的内脏,等到下车的时候,鲁桓公已经死了,而且身上连个伤口都没有。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自己的国君不清不楚、不明不白地死在了别的国家,这让鲁国人怎么受得了。于是,他们就派人来讨个说法。
齐襄公表示,这是个意外,他是因为喝多了才死的。
鲁国人说,不可能,这明显不是醉死的。
齐襄公说,那有可能是我的人在把他送上车的时候,不小心磕碰到了。这样吧,既然是我的人的过错,那我就把他杀了,算是给妹夫报了这个仇,你看可以吧!
鲁国人虽然知道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但是他们又没有证据,而且人家连背锅侠都准备好了,那还能说什么呢?只能把鲁桓公带回去安葬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当然,对于鲁国来说,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实力问题,齐国比较强大,双方如果撕破脸,对鲁国来说这可能是一场灾难;另一个是面子问题,周公建立了一整套的礼乐制度,最讲究的就是社会关系的和谐,而鲁国是周公的封国,是最维护这套制度的国家,如果让外人知道鲁国国君的夫人和别人私通,那鲁国这个卫道者的面子往哪儿搁?
所以,当齐襄公给了台阶下的时候,鲁国也很给面子地接了下来。当然,心里肯定是非常不乐意的。可惜的是,这件事情最后还是被传开了。鲁国依然成为了天下的笑柄。
鲁桓公被谋杀之后,他的夫人留在了齐国,和自己的大哥继续鬼混,这个时候的她没有了丈夫,自然也就无所顾忌了,鲁桓公被杀的事可能就是因为这样才传出来的。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继任的鲁国国君就是鲁桓公及其夫人的儿子——鲁庄公。
对于自己的母亲和大舅舅,鲁庄公不怨恨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拳头硬不过人家,想打也打不过啊!更何况,他们还是有血缘的长辈,按照礼法制度,他也不能行报仇之事。
但是,后来发生的事情,让他有了出气的机会。
当时,因为齐襄公的瞎搞,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害怕被哥哥所杀,都逃离了齐国。公子纠来到了鲁国避难,因为他的母亲是鲁国人。后来,齐襄公被杀,齐国大臣想立公子小白为国君。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鲁庄公听说后,就赶紧派人护送公子纠回国,想抢先一步让公子纠当上齐国国君。公子纠是自己扶持上去的,即便将来不能让齐国对鲁国俯首听命,至少也可以为鲁国争取到更大的利益。
公子纠出发的同时,管仲也带人去半路上截杀公子小白。可惜的是,管仲只射中了公子小白的衣带钩,却误以为刺杀成功。回去报告之后,他们就慢慢悠悠地回齐国去了。
等他们到了齐国,公子小白已经登基成为了齐桓公。这让鲁庄公的谋划打了水漂,不但没能出口气,反而憋出了内伤。
在齐桓公的逼迫下,他只能杀了公子纠去赔罪。而齐鲁两国的关系也就由此破裂,最终导致双方兵戎相见,为第二年的长勺之战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