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张默君将我堵住,要我娶她妹妹,我看她挺好的,就答应了

2022年07月16日11:59:22 历史 1641

有许多大师级的人物平时看似严肃,但私底下非常风趣幽默,用当下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喜剧人。比如作家余华,他经常讲各种段子,娱乐效果非常棒,有人调侃他如果去做脱口秀演员,一定比写书更成功。还有著名的地质学泰斗竺可桢,他的婚姻像小品节目一样令人忍俊不禁。

竺可桢:张默君将我堵住,要我娶她妹妹,我看她挺好的,就答应了 - 天天要闻

竺可桢1890年生于浙江绍兴,2岁时即开蒙,7岁时进入西式学堂读书,1908年转入复旦大学的前身复旦公学学习。1910年,他远渡重洋前往美国潜心攻读气象学,在此期间,他加入了一个科学团体,并在团体创办的刊物上发表了数篇文章,由此声名鹊起,成为留美学生群体中的领军人物。

1918年,竺可桢正准备收拾行囊回国施展抱负,一个名叫张默君的女人突然找上门来。张默君是湖南人,父亲是前清的高官,家世显赫。张默君自幼接受西式教育,才学出众,她曾对好友蒋作宾一见钟情,可对方却爱上了张默君的三妹。这让张默君备受打击,立誓再也不谈男女之情,一心钻研学术。

竺可桢:张默君将我堵住,要我娶她妹妹,我看她挺好的,就答应了 - 天天要闻

1918年,张默君前往美国留学,在与家人的通信中,得知八妹张侠魂还未婚嫁,她便决定为其挑选一位良婿。一个偶然的机会,张默君从旁人口中了解到了竺可桢,她觉得竺可桢年少有为,是个值得托付的对象,于是便风尘仆仆赶到竺可桢的住处,张默君将竺可桢堵在屋子里,要其迎娶张侠魂为妻。

竺可桢根本不认识张侠魂,但他并没有立即拒绝张默君,在仔细观察了张默君一会儿后,他觉得对方谈吐得体,学识出众,妹妹肯定也是知书达理之人,与自己相配,于是便答应了这个看似荒诞的要求。当年夏天,竺可桢启程回国,他专程前往张家履约,张家人热情地接待了他,并与他一起敲定了婚期。

不得不说,竺可桢是非常有眼光的,张侠魂确实很优秀,她自幼跟随大师学习,文学与绘画造诣非常高,14岁时便在报社工作了。另外,张侠魂还是一位妇女解放运动的领导人,16岁时她就多次在左派报刊上发表有关女性的文章,抨击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倡导男女平等

竺可桢:张默君将我堵住,要我娶她妹妹,我看她挺好的,就答应了 - 天天要闻

19岁时,张侠魂跟着在北洋政府任军职的姐夫一起参观了飞机飞行表演,中途,她突然来了兴致,居然登上了飞机副驾驶位置,在众人的注视下“飞上了天”。不幸的是,飞机没过多久便出了故障,坠落在地,张侠魂被摔成了重伤。在被送到医院治疗时,即便再疼,她也没有抱怨过一个字。媒体闻讯后,纷纷盛赞张侠魂豪气干云,称她是:“女中豪杰,与男儿无异”。

1919年,竺可桢与张侠魂成婚,婚后两人结伴来到武汉,竺可桢在大学教书,张侠魂主理家务,小两口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1936年,竺可桢被浙江大学聘为校长,张侠魂跟随丈夫远赴东南,一边照顾5个子女,一边还要协助丈夫处理学校事务,遇到经济拮据的学生,她会毫不犹豫的伸出援助之手,对于远乡的女学生,她更是会格外关照。

竺可桢:张默君将我堵住,要我娶她妹妹,我看她挺好的,就答应了 - 天天要闻

1938年,日寇进犯浙江,竺可桢为了保护学生们不受伤害,决定将学校迁往相对安全的西南。他先一步前往桂林考察,将张侠魂与孩子们留在江西泰安暂住。当年7月,竺可桢突然收到电报,称张侠魂患上了疟疾,情况非常糟糕。

等到竺可桢赶到张侠魂的身边时,她已经被疾病折磨得奄奄一息。竺可桢想尽一切办法想将妻子从鬼门关救回来,可当时兵荒马乱,中国的医疗系统濒临崩溃,竺可桢奔走许久,也没找到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只能眼睁睁看着张侠魂一天天衰弱。一个月后,张侠魂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竺可桢悲痛万分,他将妻子安葬在玉华山上,而后挥泪继续带领师生们西迁。1939年,竺可桢特地在浙大设立了“张侠魂奖”,以纪念这位温柔且伟大的女性。

竺可桢:张默君将我堵住,要我娶她妹妹,我看她挺好的,就答应了 - 天天要闻

竺可桢与张侠魂的婚姻令人艳羡,他们的缘分始于一场“豪赌”,他们的感情始于一代乱世,他们的婚姻融于一所高校,只可惜天不遂人愿,一次动荡将两人的幸福生活打破,张侠魂的离世应当是竺可桢这一辈子最痛心的事!如果有来生,相信竺可桢还是会坚定不移地选择张侠魂,与她再续前缘,行未竟之大业!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对甘棠箐遗址发掘出土的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约为距今30万年的木器,与木器伴生的文化遗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1942年,新四军指挥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烟盒,脸色平静,接连下达了多道重要命令:全军保持无线电静默,派骑兵,火速追上高级干部,让他们紧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个新四军的指挥体系,可能就被日军给一锅端了。粟裕将军究竟在香烟盒上看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 天天要闻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资区普查队发现两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桥——梅岭惠安桥和上仑石塔及水尾桥。它们不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节点,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有趣的民间传说。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 天天要闻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7月3日,一场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家国情怀的捐赠仪式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举行。捐赠人王晓思先生将其父亲——老战士、老党员、著名文艺工作者王云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贵抗战文物及史料,无偿捐赠给该馆永久收藏。把个人记忆、家庭记忆变为社会记忆王云同志(1920-1980)是一位经历丰富、贡献卓著的老战士和文艺工作者。...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 天天要闻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7月4日,香港培侨中学在校内举行活动,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据了解,培侨中学在2025年7月1日组织60名师生代表团到北京参加天安门升旗仪式,并获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赠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编号2023-0205号)。图为迎国旗仪式。中新社记者 陈永诺 摄7月4日,香...
宝成铁路电气化50年:铁轨上的传承 - 天天要闻

宝成铁路电气化50年:铁轨上的传承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龙门阵工作室】2025年7月1日,宝成铁路电气化迎来开通50周年。这条穿越秦巴山脉的钢铁巨龙,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几代人的梦想。在这个特殊的年份,一个关于父女与宝成线的故事,也在这蜿蜒的铁轨上,清晰回响。
讲述抗战故事 弘扬抗战精神 | 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梳理 - 天天要闻

讲述抗战故事 弘扬抗战精神 | 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梳理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3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和推出优秀文艺作品、文艺活动有关情况。9月3日晚将举行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晚会根据中央安排,中央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