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丨晏永峰:向父亲致敬

2022年07月15日14:13:33 历史 1155
夜雨丨晏永峰:向父亲致敬 - 天天要闻

向父亲致敬

晏永峰

最近,正在看长篇电视剧《潜伏在黎明之前》,道出了中共地下党情报工作者不为人知的凶险与艰辛。为了党的事业,他们不仅随时面临着牺牲的危险,更难堪的是,由于其工作单线联系的特殊性,信息链条中联系人一旦出了问题,就可能意味着自己永远失去与组织的联系。但是,即便如此,地下工作者们还是凭着一腔热血,坚持奋斗在生死线上。

这惊心动魄的戏码,同样也上演在我的父亲身上。父亲出于变革社会的热望,在年轻时毅然选择了投身革命事业。1939年3月,父亲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从事地下工作。1941年初,国民党特务的大肆清查使父亲活动一带的联络点被破坏殆尽。被迫与组织断开联系后,父亲虽顿失依靠,但父亲在自己电信局工作人员身份的掩护下,仍积极寻找党、联系党组织。但因地下工作的特殊性及当时地下工作执行“长期潜伏”的工作方针,失联者除特别情况,一般都不容易恢复组织关系。父亲未能例外,回归组织怀抱的心愿虽没有实现,但父亲却一直与《新华日报》的同志保持工作联系。

1946年10月4日,风波悄然来临。父亲和杨吉甫先生在万县聚鱼沱开会时被捕,在法庭上受审时,杨吉甫先生和父亲与敌人展开了英勇的抗争。所幸,在社会知名人士的营救下,杨吉甫先生和父亲最终获释。被释放后,父亲在万县电信局复职,更在其内部刊物《话友月刊》上发表《狱中日记》以反映自己狱中生活,揭露和控诉反动派的罪行。1947年7月,父亲终于与组织联系上,随后父亲把家作为党的活动及联系点,继续从事革命工作,不断向中共川东游击队提供情报和物质。

1948年夏初,由于叛徒出卖,国民党特务再次包围父亲工作的联络点。当时父亲经过,发现联络点未按约定要求在二楼窗口挂衣物,且附近有许多生面孔,这让父亲产生了警觉,父亲马上离开,得以逃过一劫。事后,父亲得知,在国民党特务冲击联络点时,是交通员迅速上楼取下约定报平安的衣服,让他发现,才因此脱险。然而,当时年仅20岁的交通员却不幸落入敌手,在1949年初,这名交通员惨遭杀害。

解放后,父亲任西南邮电疗养院办公室主任,后屡有调动。漫长潜伏岁月里,1939年至1949年7月失联期间组织关系的认定一直为父亲所挂心,材料收集的困难、证明人寻访的艰辛都曾一度使申诉工作受到影响,然而父亲对党的忠诚始终如一。几经周折,1985年7月11日,中共重庆市委最终正式发文,认定并恢复了父亲1939年3月以后的党籍。

得到通知时,父亲早已离休,捧着文件,他老泪纵横。没有任何怨言的父亲,向我们讲述了他所了解的川东地下党组织的故事。岁月沧桑,如今的父亲已是98岁高龄,但对自己半个多世纪前的人生经历,那一段艰苦而崇高的潜伏岁月,仍然记忆犹新。

向父亲致敬,向许许多多不能留下名字,却为党的地下工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们致敬!

(作者单位: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渝北片区分公司)

夜雨丨晏永峰:向父亲致敬 - 天天要闻

版面欣赏

夜雨丨晏永峰:向父亲致敬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以色列学者发出警示:下一个屠杀犹太人的,极有可能是美国 - 天天要闻

以色列学者发出警示:下一个屠杀犹太人的,极有可能是美国

前言说到犹太人,相信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二战时期德国纳粹的暴行,以及现在正在中东到处点燃战火的犹太人国家,以色列。而就在2025年初,以色列的学者在电视访谈中,谈起了犹太人被屠杀一事。只不过他所说的并非是二战时期德国对犹太人的屠杀,而是
史记.丁继超传 - 天天要闻

史记.丁继超传

《史记.丁继超传》文/卷风丁继超生前戎装照丁公继超,字冠群,生于民国十六年,山东峄县六区丁庄村人,乃运河支队之英勇战士也。少时家贫,祖父丁文庭父亲丁广友皆目不识丁,生计维艰。年六岁,常随祖母母亲放牛割草拾柴,时有荒年,掘野菜以充饥。
专访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韩鼎:解码商代“龙图腾” - 天天要闻

专访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韩鼎:解码商代“龙图腾”

6月28日,一场关于“龙腾大邑商”的学术沙龙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举办。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韩鼎以考古学家的严谨与美术史家的敏锐,带领观众穿越时空,解码青铜器与玉器上的龙纹密码,揭开商代龙形象的神秘面纱。活动间隙,韩鼎教授接受了正观新闻记者专访,从龙与饕餮共存的礼制密码,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遂宁市船山区委书记段勇被查 - 天天要闻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遂宁市船山区委书记段勇被查

遂宁市船山区委书记段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段勇简历段勇,男,汉族,1976年12月生,四川蓬溪人,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1996年9月参加工作,199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9月至2001年12月,先后在蓬溪县蓬南镇政府、遂宁市纪委监察局工作;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历任...
中国东极“鱼经济” - 天天要闻

中国东极“鱼经济”

新华社哈尔滨7月2日电 题:中国东极“鱼经济”新华社记者 戴锦镕在中国大陆最东端的抚远市,东极鱼市里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唤醒了城市的清晨。抚远原名“伊力噶”,赫哲语意为“金色的鱼滩”,这里地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两大水系交汇处。这座被誉为“华夏东极”的边境小城,正书写着中国“鱼经济”的生动样本。绿色无污染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