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和“四大寇”——革命的迷茫时期

2022年07月14日09:13:34 历史 1955

孙中山能够成功,第一个要感谢他的亲哥哥——孙眉

孙中山祖上并不富裕,标准的广东农民家庭。

赶上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生活更穷困。

哥哥孙眉年仅17岁,背井离乡跑到檀香山去打工。

这是广东地区当时的常态,在家乡吃不上饭了,只能远渡大洋,要么去南洋、要么去檀香山,甚至去南美洲等地讨口饭吃。

好在孙眉不仅能吃苦,头脑还灵活,在檀香山打下了一片江山,成了一方土豪。

孙中山一大家人的生活这才得到改善。

孙中山12岁时,便去檀香山投奔哥哥孙眉,依附孙眉生活、求学。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檀香山当时还不是漂亮国的土地,但也快了。

檀香山人民正在和漂亮国进行最后的斗争。

孙中山耳濡目染,知道了什么是政治、什么是民主、什么是奋斗的方向。

孙眉就惨了,从此只能一直用金钱支持这个“不务正业”的弟弟去实现理想。

漂亮国占领檀香山,孙眉破产,返回广东祖籍地。

孙中山却成了革命领袖,成了民国的临时大总统。

胡汉民等人推举孙眉任广东都督,被孙中山拒绝。

孙中山认为,胡汉民等人推荐孙眉是因为自己的原因,孙眉本人并无担任这一重要职务的能力。

孙中山有点太过于爱惜自己的羽毛。

孙眉在檀香山尚能闯下一片天地,胡汉民等人的推举绝不仅仅因为孙眉是孙中山的哥哥。

1915年,年仅61岁的孙眉便郁郁而终。

1883年,17岁的孙中山从檀香山返回广东,继续学业。

1887年,21岁的孙中山转入香港西医学院(香港大学)学医。

1892年,26岁的孙中山获得医学硕士学位

在这期间,孙中山的救国思想、救国行动,未曾停止过。

他写文呈请香山县令,要求在香山改革县政,特别是普及现代教育。

他经常在港澳粤的报纸上发表文章,比如名篇《农工》。

不过,压根没人理他。

但孙中山在这时期遇到了三位志同道合的同乡:
杨鹤龄陈少白尢列,加上孙中山自己,成了一个小团伙。

这四个人整日泡在一起高谈阔论,主要内容只有一个:

造反、推翻满清政府!

这在当时是很不可思议的,所以这四人被称为“四大寇”

陆浩东郑士良等人后来也加入了这个团队。

孙中山表现了自己对洪秀全的敬仰,经常自诩“反清英雄第一人”!

要做第二个洪秀全!

可能觉得这几个文弱是书生只是吹吹牛,官府也没当真。

否则定其一个谋反的罪名,这几人可能就性命就不保了。

反清就好好反清、造反就好好造反,但当时的孙中山还是个改良主义者。

康有为出生在1858年,只比孙中山大8岁,但出名比较早。

当时在广州办万木草堂,广收学徒,宣传西学,要“经世致用”。

孙中山想结交康有为,就去拜见。

康有为看不上尚且默默无闻的孙中山,只愿意收孙中山为学生。

以孙中山的志向和清高,怎么会拜在康有为门下,非常之气愤。

从此,这二人成为一生之敌。

孙中山甚至一度找关系,准备上书李鸿章,阐述自己的治国理想。

为了见李鸿章,孙中山不惜把李鸿章猛夸一通,并表示自己愿意到清廷做官,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孙中山本来是有机会见到李鸿章的,毕竟孙中山托的人是盛宣怀,盛宣怀可是李鸿章面前的红人。

可惜,恰逢甲午战争爆发,李鸿章忙的焦头烂额,压根没空接见孙中山。

孙中山和陆浩东既来之则安之,索性在天津和北京兜兜转转了好一大圈。

这是清朝的腹心之地、心脏地带。

转了这一圈,也让孙中山看透了清朝的没落和腐朽。

孙中山最后感叹一句:“和平之法,无可实施。”

从此,孙中山坚持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再无改变过。

孙中山称“四大寇”时期为“革命的言论时期。”

其实不然,那应该是孙中山“革命的迷茫时期。”

本文由寂寞火炉原创,欢迎关注、点赞、评论。

孙中山和“四大寇”——革命的迷茫时期 - 天天要闻

孙中山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多尔衮的人生很失败吗? - 天天要闻

多尔衮的人生很失败吗?

在某乎上看到一个答案,说的是为什么多尔衮被后人捧得那么高?这答案给我看乐了!说多尔衮有一项功劳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做了一个伟大的实验。他以开国皇帝之实力,挫骨扬灰的悲惨结果,告诉了后世:带着孩子的盘不能接,别人的儿子养
逝者 | 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在沪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 天天要闻

逝者 | 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在沪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新四军老战士、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施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6月2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13岁。施平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的祖父。今重刊旧文《施平:一只理想主义的“土拨鼠”》(原载于2015年4月11日《文汇报》),以飨读者。百岁施平,摄于2010年9月。“我是一只土拨鼠。”施平在自传里这样写...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这些罕见留影,平时很难见到,极其珍贵! - 天天要闻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这些罕见留影,平时很难见到,极其珍贵!

一张老照片,珍贵的镜头,温馨的画面,永恒的记忆。拍摄于1947年,拍摄地点在陕北小河村,这是毛主席与机要科人员留下的弥足珍贵的合影和罕见的镜头,温馨的画面,永恒的记忆,此时的毛主席和其他同志一样蹲在地上,也没有站在核心位置,但是并不影响他的
遭遇地头蛇,凶悍的土司、拼命的阻击,彻底断了石达开的生门! - 天天要闻

遭遇地头蛇,凶悍的土司、拼命的阻击,彻底断了石达开的生门!

哥走的是怀念,还有伤感兵驻庆远期间爆发的“万里回朝”事件,对石达开的打击是致命的,除了太平军精锐损失惨重,更严重的是此事带来的感情伤害。石达开没有料到自己竟然会落得个众叛亲离下场,那些曾经无限拥戴自己的兄弟们,为什么都会选择离我而去,难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