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超脱俗世,拿的起放的下,我愿称之为大清皇帝中的天花板

2022年07月02日13:20:12 历史 1777

顺治:超脱俗世,拿的起放的下,我愿称之为大清皇帝中的天花板 - 天天要闻

(爱新觉罗·皇太极 画像)

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

清王朝的第二领领导人,爱新觉罗·皇太极驾崩了。

由于皇太极同志死得十分仓促,来不及留下遗嘱,那么皇位继承人的位置就充满了不确定性。

先帝没指定谁来接班,所以接下来的皇位争夺赛,人人都有机会参与。

在诸多参赛选手中,最有获胜希望的,有两位,一位是皇太极的长子爱新觉罗·豪格,一位是皇太极的十四弟爱新觉罗·多尔衮

两位仁兄势力相均,旗鼓相当,在皇位争夺赛中相持不下,谁也无法击败对方。

按照历史的规律,出现这种势均力敌的情况,往往一定要死一个才能收场,但本着我难受你也别想舒服的心态,俩人最终决定,谁也别争,谁也别抢,这个皇位,咱们让给别人。

拱手相让的动机十分简单,我当不上皇帝,你也别痴心妄想。

于是,豪格和多尔衮清朝皇室子弟里挑来挑去,最终选中了皇太极的第九子,爱新觉罗·福临

顺治:超脱俗世,拿的起放的下,我愿称之为大清皇帝中的天花板 - 天天要闻

(爱新觉罗·豪格 形象)

福临,也就是顺治,初登帝位的时候,只有六岁。

现在,我们能看出豪格和多尔衮的居心了。

他们当然不会大发善心,能心甘情愿把皇位让给顺治,而是因为顺治年幼,即便是成为皇帝,他们照样手握大权,视小皇帝为傀儡。

所以,年少登基的顺治皇帝,从登上皇位的第一天开始,就生活在一种被控制,被架空的氛围里。

大哥豪格稳坐朝堂,当自己的家,做自己的主,在国家内政方面替自己发号施令,而叔父多尔衮则手握兵权,驰骋在外,朝廷几乎所有的军事行动,都由多尔衮独自决定,自己一句话也掺和不上。

如果只是国家政务自己插不上手的话,顺治也许还可以接受,毕竟自己实在是太小了,别说翻越“主少国疑”的这一座大山,他矮小的身形就连紫禁城太和殿的门槛都无法独自跨过。

但小顺治一旦跨过门槛,由朝堂返回后宫之中,他就会发现还有他的母亲孝庄太后等着他,让他学习皇家礼仪,让他注意帝王体统,教育他为君要有为君的样子,批评他能力不够,难以服众。

这个皇帝当的,实在是太憋屈了。

顺治:超脱俗世,拿的起放的下,我愿称之为大清皇帝中的天花板 - 天天要闻

(孝庄太后 画像)

不过憋屈一直是皇帝的基本特征,这和人们通常所想象的当皇帝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儿截然不同。

在固有的观念里,似乎只要成为皇帝,就可以冲破有关道德和法律的一切约束,简单来说,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

有吃不完的大馒头,想蘸红糖蘸红糖,想蘸白糖蘸白糖。

人们天真地以为,皇帝最为基本的特权,就是可以做任何事情而不用承担任何后果。

人们想象中的皇帝是自由的,但中国历史上大约五百位皇帝,他们其中能达到自由的,只有寥寥几人而已。

西汉武帝刘彻在登基后的前五年时间里,是一个实打实的傀儡皇帝,权力被皇太后王氏和太皇太后窦氏所把持,大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因为朝堂上有诸多如魏徵这样的言官和大臣,导致皇帝不得不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免得被臣公们教育。

明朝的帝王,如高皇帝朱元璋,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孝宗朱佑樘,他们每一个都深陷文官政治的泥潭,被御史批评,被文官制约,被强大的政治教条压的喘不过气来。

这些历史上著名的雄主和贤君尚且过得这么糟心,又何况是顺治这种少年天子。

所以总结下来,我们可以发现,当皇帝不仅不是一件大好事儿,反而是一件苦差事儿。

皇帝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皇帝要时刻保持神圣的威仪,皇帝不能有个人爱好,皇帝更不能有个人情感,皇帝有气要忍着,皇帝有话要憋着,皇帝唯一要做的,就是为国家机器的运转而奉献。

不过假使这一切顺治皇帝都可以忍受,他唯一所不能忍受的,就是失去权力。

因为皇帝在失去权力的同时,就意味着失去尊严。

不过,对于顺治来说,这样糟心的日子很快就要结束了。

顺治:超脱俗世,拿的起放的下,我愿称之为大清皇帝中的天花板 - 天天要闻

(爱新觉罗·多尔衮 画像)

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豪格获罪被处死。

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多尔衮外出狩猎,骑马超速结果出了交通事故,从马上跌了下来,患了重病,不久后病逝。

两位辅政大臣先后领了便当,多年来一直被桎梏的顺治皇帝终于得以亲政。

年轻的顺治皇帝初登帝位,立刻展示出了他作为英明君主的一面,他重用过汉族官员,打破了重要官职都被满清贵族垄断的情况,他施行过招抚政策,对于清王朝境内所残存的农民起义军势力不一味打压,而是尽可能的进行招安,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结束战争。

皇帝澄清过吏治,发展过经济,复兴过文化,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好事儿,实在不失为一代有为之君。

不过,在做完这一切后,顺治皇帝忽然横生出了深深的倦意。

一来,刚刚入主中原的大清王朝尚未站稳脚跟,根基不稳,国家百废待兴,朝政繁忙,奏折一封接一封,国事一件接一件,尽管顺治皇帝十分勤政,但似乎这种高强度的工作永无尽头,总有铺天盖地的事情需要皇帝来处理。

二来,童年和少年时代饱尝擅权之痛的顺治对政治的态度原本就是消极的,而自亲政之后,皇帝的勤政,对工作的负责,只不过是出于他本人的责任心,而非兴趣和自愿。

顺,为顺利,治,为治国,连起来的意思,就是顺利治国,一统华夏。

顺治:超脱俗世,拿的起放的下,我愿称之为大清皇帝中的天花板 - 天天要闻

(爱新觉罗·福临 画像)

他的名字福临,更有幸福美满降临人间的寓意。

可人世间的事,总是幻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在表面的光鲜亮丽背后,是顺治皇帝无尽的惆怅和失落。

当然,在繁杂无聊的执政生涯中,皇帝也遇到过属于他的生命的曙光,这道曙光就是董鄂妃。

作为皇帝最喜欢的妃子,皇帝视其为知己,而董鄂妃知书达理,善解人意,同样在穷极无聊的岁月里抚慰了皇帝的内心。

不过,这样的日子总归是短暂的,在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董鄂妃病逝后,顺治皇帝可以说是彻底绝望了。

幼时的失权,成年后无聊的工作,以及爱情世界的崩塌,致使顺治皇帝开始对这个残酷又无情的世界绝望。

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战几时休?

顺治:超脱俗世,拿的起放的下,我愿称之为大清皇帝中的天花板 - 天天要闻

(赫舍里·索尼 形象)

在顺治皇帝最后的岁月里,他接受到了佛学文化的熏陶,曾经一度想要出家为僧,但在孝庄太后和一众大臣们的规劝下只好作罢,作者小时候看《康熙王朝》,仍对当时影视剧中赫舍里·索尼死谏皇帝时说过的话历历在目:

福临!福临!爱新觉罗·福临!你是爱新觉罗的子孙呐,大清的开国之君呐!(入主中原后),你身系天下安危,岂能让那和尚妖言惑众啊(指顺治要出家),你六岁登基,少年亲政,刀劈御座,剿灭前明叛军,光照列祖列宗啊!

这是大臣们对顺治一心向佛的惋惜,也是封建帝制时代对皇帝的控制。

顺治,冥冥之中,从你出生到你死亡,你就是一个什么都无法决定的人。

自由,是这位帝王,一生之中最大的奢侈。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正月初七,中国传统新年的第七天。

这一天的夜里,紫禁城爆竹声声,烟花盛放,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人们仍然沉浸在除旧迎新的欢乐之中。

当夜,顺治皇帝因病暴毙,时年只有二十四岁。

顺治:超脱俗世,拿的起放的下,我愿称之为大清皇帝中的天花板 - 天天要闻

(爱新觉罗·玄烨 画像)

皇帝死后,朝廷颁布了皇帝生前留下的遗诏,遗诏中除了指定儿子玄烨(即康熙皇帝)即位后,还罗列了自己短短在位的这些年所犯下的罪过,如不尊祖制,重用汉官,尚儒尚佛等等。

遗诏中的内容,几乎是把顺治皇帝一生中最为光彩的成就全盘否定了。

这样的前后矛盾,使得作者很难相信这封遗诏是出自皇帝本人,倒像是他的母亲孝庄太后对他的责备。

站在统治者的角度,或许孝庄太后并不能理解顺治皇帝向化汉族的行为,然而一生曲折的顺治皇帝却能理解当时世界的运转规律。

他知道,满清入关后曾经实施过野蛮的征服活动,而这种征服活动从本质上来讲,对清王朝的统治是收效甚微的,动辄数以万计的农民起义时有发生,各地的不安定因素一直不能绝除,这无疑是大清王朝在这片土地上的切肤之痛。

所以,这个年轻的少年天子的身上,时不时地就会流露出征服者的失落,而他个人的孤单寂寥,何尝不是大清定鼎中原后所付出的历史代价呢?

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顺治皇帝在这样的孤单和寂寥中走完了他自己的一生,而从这种角度来说,他无疑是一个,可怜的人。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我的家乡(十五)兴县红色革命史之:兴县农民银行创办人刘少白 - 天天要闻

我的家乡(十五)兴县红色革命史之:兴县农民银行创办人刘少白

一九三七年九月,太原形势危急,刘少白同志奉党之命,返回兴县,协助八路军一二〇师,参加了创建晋西北根据地的伟大斗争。刘少白出生在兴县黑峪口一个破落地主家庭中,他是清朝末年的贡生。从小追求新学,毕业于山西大学法律预科。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曾任第一
施洋:建校百年,黄埔军校“正统”在哪里? - 天天要闻

施洋:建校百年,黄埔军校“正统”在哪里?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施洋】6月16日是黄埔军校建校百年纪念日。作为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继承者,中国大陆自然举行了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并邀请了与黄埔军校关系密切的两岸各界人士参与。偏偏在这个时候,中国台湾地区却出现了一番自相矛盾的景象:一方面,台方在岛内也搞了不少“黄埔百年”的纪念活动,另一方面,台湾防务...
“左宗棠与新疆”学术研讨会在新疆哈密市举办 - 天天要闻

“左宗棠与新疆”学术研讨会在新疆哈密市举办

中新网新疆哈密6月15日电 (陶拴科)15日,“左宗棠与新疆”学术研讨会在新疆哈密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历史学者、文化专家5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左宗棠的精神价值、历史贡献展开深入探讨。15日,“左宗棠与新疆”学术研讨会在新疆哈密市举办。
韩国:朝鲜“修墙”! - 天天要闻

韩国:朝鲜“修墙”!

点击上方“CCTV4” 关注我们!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政府发现,朝鲜正在军事分界线上修建隔离墙。韩国政府认为,上周朝鲜军人越界事件可能与此有关。韩媒:朝方正在军事分界线东侧、西侧和中间地段同时施工据KBS电视台15日报道,韩国政府发现,朝鲜正在军事分界线的东侧、西侧和中间地段同时施工,建造隔离墙。韩方此前曾通...
我国有座城市,是被侵略者命名的,为何新中国成立后也没改呢? - 天天要闻

我国有座城市,是被侵略者命名的,为何新中国成立后也没改呢?

在东北城市里,大连无疑是一个别样的存在。这里位于东北的最南边,是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也是中国内地唯一一个有轨电车未曾中断过的城市,有数不清的广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大连是著名的浪漫海滨之城、无拥堵城市、时尚之都、足球之城,以及海鲜之城。其实,大连的历史并不长,确切地说,大连实际上是被近代史上那...
南都现场直击:大鹏所城城墙坍塌部分为1984年重建 - 天天要闻

南都现场直击:大鹏所城城墙坍塌部分为1984年重建

南都讯 记者曾海城 谢宇野6月15日下午,深圳大鹏新区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受连续强降雨影响,深圳知名古城——大鹏所城南门东侧城墙发生小范围坍塌,目前景区已临时关闭,文物专家正评估坍塌情况,南都记者从大鹏新区古城博物馆了解到,坍塌部分为城墙
邵雍晚来得子,写诗寄予厚望,语重心长,感人至深 - 天天要闻

邵雍晚来得子,写诗寄予厚望,语重心长,感人至深

品经典诗词,讲历史故事,玲子欢迎您的光临。前言:“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苏轼仕途坎坷,所以他希望儿子大智若愚,人生顺遂。“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父爱如山,陆游勉励儿子刻苦攻读,将来能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