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帝国军垦惆怅——黔地屯堡

2022年07月02日10:09:26 历史 1748


明朝帝国军垦惆怅——黔地屯堡 - 天天要闻

如果说居住风格是一种文化特性的最重要阐释,那么,最直观和最被大众所理解的可能是服饰。服饰是辨别文化差别的最容易接触的直接要素。 屯堡女人身着蓝青相间,饰有花边长袍大衣,丝绸系腰,绣花翘头布鞋,戴银耳环,头挽发髻,戴青色或白色头帕,一袭明朝江南汉族妇女装束。由于装束与本地人不同,就有学者胡乱指责有人说象“凤头苗”是缪误,如此说法显然是所谓学者为抬高自已而臆想出来的假想敌,到过贵州见过当地苗族的应知两者差别甚大,说象布依族之误倒还蒙得过去。无论如何,说什么也罢,这些服饰承袭史传六百年前的江南百姓衣着。欲了解明式布衣服饰,屯堡当之无愧的活博物馆。

与服饰一样,风格迥异的口音,也是被不明缘由的外人误认屯堡人为少数民族的原因。1据有关专家考证,屯堡人的口音源自明朝应天府一带,并非少数民族语言,写的自然是汉字了,用语少不了和时下南京地区的呼应。此想,专家的考据,会有被认可的方法和程序,暂且不去怀疑的话,要研究南京,恐怕到屯堡寻找有用之材也是捷径或不错的选择。

建筑、服饰、口音,贴着学者、小资们热衷的明朝、江南的时尚标签,其实,如前所说,这些都是华丽的外表,骨子里已突破大明王朝和烟雨江南的局限,而与一个字有关——汉。屯堡的文化精髓和汉族文化一脉相承,节日、祭祀方式、族规等级、祠堂宗庙,和汉地同样同源,就不一一赘述。

想说说名气较大的傩戏

傩戏,在当地的通俗叫法“地戏”,一些自视有文化者还创作新名“军傩”,认为只有屯堡才有战争色彩的傩戏,而且是屯堡傩戏和其它地方傩戏的区别。地方色彩语言把傩戏称地戏,无可厚非,都是指同一事物,叫法不同乃方言之别,并未牵强附会去沽名钓誉。后者却有画蛇添足之嫌,不解傩戏历史之错。傩,远比明朝历史久远,较早见载于《易经》,周朝礼祀已开始使用,由此可推,傩起源于比周更早的殷商时代,于一些遗址挖掘出土的面具已可作证,显然,作为中华文化的构成,有汉的定义之后,傩是汉文化的源头之一,同时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之发展而源远流长,唐宋兴起,明清日渐式微。翻了不少专家书籍均以为傩戏时至今日仅在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四川、贵州流传,其实,漏了甘肃和青海,青海隆务河谷的傩戏尤其精彩,那种奔放、热烈,甚至血腥的气氛,耳闻目睹之后就印上抹不去记忆。如果说黄河文化是华夏文明源泉,那么,可以想象黄河流域可能就是傩的老家,研究傩,却把老家遗忘,实属不该。傩戏,驱魔赶鬼、祈祥求福,漫长的时间里既祭神也自娱和娱人。时下流行的说法是经过长时间演变,才有了娱乐成分。此纯属谬论。傩的起源,毫无疑问来自民间,一定时期登上政府殿堂,后又仅存民间而已,即使作为国家祭祀仪式的年代,其在民间之传播一息未停。众所周知,大众自发的神圣,不会是单一的。傩戏,除斩鬼祈福,还有娱乐成分,甚至可能从原始娱乐游戏中产生,娱乐土壤里吸取养分,娱乐精神诉求又在看似隆重的仪式下得到满足,两者构成傩戏的整体,否则,傩戏不可能存至今日。举个极端的例子,为逗汉武帝开心,朝堂上东方朔演过一出傩戏,可以想象早期傩戏在朝廷的娱乐性,更别说普罗大众了。现在再说所谓“军傩”。如果说其傩戏里的故事很多与战争有关,讲“军傩”,还能沾点边,但仍不够自成一体或分类的条件,其采用的戏具和方式,除了演练的一些内容和其它地方傩戏有别之外,别无异处,打个可能不完全合适的比方,汉族,有湖南人、湖北人可说,还未听说湖南族、湖北族之说吧,更未听说湖南人下面还有汉族分支之说吧,之所以湖南、湖北人,都是汉族,不是分支,仅是地理概念意义的区分,同样说屯堡傩戏是黔傩倒是毋容置疑。给屯堡傩戏戴上“军傩”的帽子,其强调的是“军傩”是屯堡傩戏区别其它傩戏的最大特色,这恰恰是对傩戏的最大不解。可以这样讲,基本上所有的傩戏都和战争有关,驱魔斩鬼的战争,战胜自然灾害的战争,军队之间的战争……一切都是傩戏内容构成,故事不一样,性质都一样,都与“抗争”有关。有记载,秦军打仗间隙,军士会演与战事有关的傩戏,或祈祷胜利,或娱乐。就拿目前最具历史价值的赣傩来说,其表演的不少招式,也莫不与战争有关,再拿前面提到的青海隆务河谷的傩戏,他们的表演,难以分清是兴奋还是杀气,是庆祝丰收还是庆祝打了胜仗!与战争有关的内容是屯堡傩戏的特色,但并不是其所创,也不是它和其它傩戏的区别,只不过把傩戏其中部分特点继承而已。用了不少笔墨,并非说屯堡傩戏一无是处,而是非常难得,它保留和传承了研究汉族文化的活化石——傩戏。

喜变的年代,传承比创新难能可贵。


明朝帝国军垦惆怅——黔地屯堡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报中共中央批准,三人被开除党籍! - 天天要闻

报中共中央批准,三人被开除党籍!

中纪委打“虎”反腐不停歇。6月16日,中纪委周末“打虎”,正部级干部吴英杰落马。6月17日上午,中纪委同时官宣三名中管干部被“双开”消息:河北省纪委原副书记、省监委原副主任陈玉祥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黑龙江省委原常委,省政府原党组副书记、副省长王一新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
报中共中央批准:李鹏新、王一新、陈玉祥被“双开” - 天天要闻

报中共中央批准:李鹏新、王一新、陈玉祥被“双开”

新京报讯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官微6月17日消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原副书记李鹏新,黑龙江省委原常委、副省长王一新,河北省纪委原副书记陈玉祥,三人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李鹏新培植个人势力,大搞新型腐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官微6月17日消息,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
广东省地质局局长黄德发,任上落马! - 天天要闻

广东省地质局局长黄德发,任上落马!

据中纪委网站6月17日消息,广东省地质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德发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广东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黄德发是任上落马。“上官汇”查询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官方网站发现,黄德发的相关信息还在“领导之窗”栏目中。相关信息显示:黄德发,男,汉族,1964年11月生,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现任省自然...
“伫将文绮色,舒卷帝王宫”,浅谈南宋帝王历史教育的积极影响 - 天天要闻

“伫将文绮色,舒卷帝王宫”,浅谈南宋帝王历史教育的积极影响

引言南宋的帝王历史教育中,相当注重从历史上的明君德政与暴君弊政的对比,致力于人君君德的培养,致君尧舜是每一个臣子的愿景。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下,南宋一代的君主虽有不慧、不善治的,暴君之主几乎可以说是没有,而且人主往往也能从历史教训中汲取经验,以
台军官校办黄埔百年校庆,柯志恩叹民进党“去蒋”:希望尊重历史 - 天天要闻

台军官校办黄埔百年校庆,柯志恩叹民进党“去蒋”:希望尊重历史

台军陆军官校16日举行黄埔建校百年校庆活动,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也到高雄主持。同样出席的国民党民代柯志恩感叹,民进党要在台军中搞“去蒋”,等于掏空台军的基石。希望民进党“吃果子拜树头”,心存敬畏与感恩。柯志恩说,自己上午出席台军陆军官校一百周年校庆典礼,看到来自各方的毕业校友齐聚高雄凤山,现场展示从黄...
黄埔百年:以黄埔精神为旗反“独”促统,振兴中华 - 天天要闻

黄埔百年:以黄埔精神为旗反“独”促统,振兴中华

6月16日,黄埔军校迎来创办一百周年纪念。作为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所新型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走过百年历史云烟,书写下两岸中国人的共同历史记忆,其铸就的“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在当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大鹏所城南门东侧城墙小范围坍塌,坍塌部分为40年前重建 - 天天要闻

大鹏所城南门东侧城墙小范围坍塌,坍塌部分为40年前重建

坍塌现场。南都记者 曾海城 摄  大鹏所城。(资料图)  6月15日,深圳普降暴雨,平均雨量80.1毫米,相当于一天就下了4个深圳水库的水量(深圳水库库容4577万立方米)。  据气象部门统计,截至6月16日0时,今年深圳各区平均累计雨量均已突破1000毫米!其中,以深汕特别合作区最多(1426.6毫米),以南山区最少(1008.2毫米...
三国之中,死于刺杀的14位历史人物! - 天天要闻

三国之中,死于刺杀的14位历史人物!

三国之中要么将领战死沙场,要么俘虏被杀,要么国亡被屠,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死的很特别,死于刺杀,死于有谋划的刺杀,他们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都是有影响力的人物,所以才会受到刺杀的“眷顾”,他们的死足以改变历史的走向。1.何进何进何大将军手中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