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最后一任北平站长1983年在京被抓,他潜伏多年,16岁参加军统

2022年07月01日19:56:02 历史 1798

1983年2月1日上午9时许,北京市宣武区大耳胡同39号大院,两辆警车呼啸而至,随着“吱嘎”一声刺耳的刹车声,警车骤然停在大院门口。

街坊们还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十几名全副武装的公安战士,已经从警车上跳下,迅速向院内跑去。

军统最后一任北平站长1983年在京被抓,他潜伏多年,16岁参加军统 - 天天要闻

这时候,过往行人纷纷驻足观看,左邻右舍也围拢过来,一边张望,一边相互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只见公安战士们冲向右厢房的一间小屋,不一会,押着一个老头出来了。

老头表现得很不服气的样子,嘴里嘟嘟囔囔:“你们怎么能平白无故抓人,还有没有王法?”

公安战士正色说道:“放老实点, 不许乱喊乱叫,到里面你就知道了!”

军统最后一任北平站长1983年在京被抓,他潜伏多年,16岁参加军统 - 天天要闻

看着老头被押上警车,围观的街坊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一个大妈惊讶地说:“这不是老李头吗,他可是个老实本分的人呐!”

“对呀,李叔可是个热心人啊”,旁边的一个少妇随声附和道。

一个大叔摇摇头:“你们也真是的,公安局能随便抓人吗?”
“对对,公安肯定掌握了啥证据”,几位街坊表示赞同。

“唉,知人知面不知心呀!”门卫老张叹息说。

被带上警车的老头,真名叫李家琪,在此处院里已经落户四年。

军统最后一任北平站长1983年在京被抓,他潜伏多年,16岁参加军统 - 天天要闻

在大家的印象里,他是个很有修养,又乐于助人的老头。

李老头上街看到邻居,无论是大人小孩他都热情打招呼,不笑不开口。谁家嫁姑娘娶媳妇,他不但上前帮忙,跑前跑后,还慷慨随礼。谁家小孩发烧,老人生病,他都非常关心,不厌其烦地问候。

然而,正像那句俗话所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这个李家琪可不是泛泛之辈,他曾经是让无数人闻之色变,让共产党人恨之入骨的军统老牌特务,代号“7271”。

确切地说,他是军统最后一任北平站站长。

说起军统,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是国民党情报机关之一,也是蒋介石的专政工具,跟希特勒盖世太保性质有点相似。

它成立于1938年,首任领导人叫戴笠,继任者叫毛人凤。

军统成员无孔不入,渗透到政府、军队、工厂、学校、驻外使领馆甚至寺庙、道观。

军统最后一任北平站长1983年在京被抓,他潜伏多年,16岁参加军统 - 天天要闻


军统特工人员最多时近5万名,如果算上外围人员,人数不低于十万。他们跟盖世太保一样,专门干见不得人的事,比如绕过法律机关,进行监视、绑架、逮捕和暗杀等活动。

由于死心塌地为国民党卖命,军统的经费颇为殷实,因此也从全国各地搜罗了大量能文能武的人才。

李家琪的能耐在军统不算出类拔萃,但是他对国民党的忠心,无人能比。

之所以如此,跟他的经历有关。

李家琪是北京人,1927年出生。他家庭条件优越,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因此,他们对儿子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学业有成,将来能当个大官,光宗耀祖。

然而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枪声,击碎了他们的梦想,国难当头,谁也无法独善其身,书香门第出生的李家琪热血沸腾,投笔从戎,立志报国。

15岁还在读中学的他被军统看中,成为军统地下组织华北铁血锄奸团一名成员。

该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为军统天津站站长陈恭澍、北平站站长王天木保定站站长宗周发。

他们个个身怀绝技,身穿便衣,活动在华北的保定北平、天津、石家庄等地。

军统最后一任北平站长1983年在京被抓,他潜伏多年,16岁参加军统 - 天天要闻


他们的主要目标是日本人,任务是破坏敌人的后勤保障,如袭击日军的运输车队,炸毁敌人的军火仓库,破坏敌人的公路和铁路,袭击敌人的运兵列车,暗杀死心塌地、气焰嚣张的汉奸等等。

抗战时期的军统,确实也做出了一些值得称道之举。但是,他们反抗日本入侵的行动,主要是为了效忠蒋介石。在抗日锄奸的同时,还肩负一项重要“使命”,那就是镇压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共产党人、进步学生和民主人士

干得好事不多,干的坏事可不少。

军统最后一任北平站长1983年在京被抓,他潜伏多年,16岁参加军统 - 天天要闻

凡是进入军统的有志青年,都要进行洗脑,让他们是非不分。只有经过彻底洗脑,才能成为军统一员。

加入军统之前,都要进行三个月的思想教育,被灌输共产党是国民党主要敌人的概念。

年龄越小,越容易被洗脑。李家琪进入军统培训班的时候才15岁,大脑就是一张白纸,任凭勾画,因此,李家琪的心已经被污染,心里埋下了对红色势力仇恨的种子,让他变成了花岗岩脑袋,为他的死不改悔埋下伏笔。

由于表现突出,李家琪18岁就进了军统训练班。

抗日战争胜利后,李家琪升任保密局“沂蒙特别组”上校副组长。这时候的他,才刚刚19岁。

这时候的军统,主要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共产党人。军统的主要任务就是破坏共产党地下组织,镇压反战的民主人士和爱国学生。

解放战争中,李家琪积极充当蒋介石的马前卒,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罪恶累累。

1947年,失去民心的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国统区的反战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识时务者为俊杰,很多爱国的国民党将领看透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都在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做了弃暗投明的准备。

李家琪却逆历史潮流而动,担任了军统北平站站长,更加疯狂地抓捕共产党人,镇压国民党统治区的反独裁、反内战和反饥饿运动。

军统最后一任北平站长1983年在京被抓,他潜伏多年,16岁参加军统 - 天天要闻

在此背景下,无数进步学生和工人被抓,不少中共地下党组织被破坏。

据统计,李家琪控制下的军统,曾经在一天之内,逮捕了20多名工人,40多名进步学生,20多名党员。导致一时间北平的监狱人满为患,不得不建立临时监狱。

抓进去的人如何处置,李家琪全凭一个人说了算,根本不需要经过法庭和法官,典型的草菅人命。

有一次,李家琪的手下抓来了两名乞丐,他下令对二人动用酷刑,硬是把人打成了“共产党”,二人稀里糊涂地被枪毙。

在军统北平站,被无辜杀害的平民不计其数,共产党人、民主人士和进步学生更是无法统计。

凭此表现,李家琪受到了军统(已改为国防部保密局)新任局长毛人凤的嘉奖。

军统最后一任北平站长1983年在京被抓,他潜伏多年,16岁参加军统 - 天天要闻

李家琪也因此有了一个外号——“李阎王”。

然而好景不长,不久之后李家琪就栽了。

1947年,李家琪到山东视察工作,顺便打算带走被关押在济南监狱的共产党要犯。

我军鲁中军区第二(沂蒙)军分区得到情报后,对其进行伏击,决心要将李家琪活捉。为此,我军出动了比敌人多三倍的兵力,其中不少狙击手和机枪手。

这次伏击战的战果毫无悬念,李家琪率领的军统特务被全歼,李家琪本人化装成农民,藏在一个老乡的猪圈里,但最后还是被活捉。

起初,李家琪咬紧牙关,就是不说自己的真实身份。恰好有一位曾经从国民党监狱中脱险的共产党员,还是把他认了出来。

李家琪的身份很快被确定,早就对军统恨得咬牙切齿的战士们纷纷要求将其处决。

上级领导只好耐心劝说,这才保住了他的性命。

军统最后一任北平站长1983年在京被抓,他潜伏多年,16岁参加军统 - 天天要闻

按照李家琪所犯的罪行,这个双手沾满共产党人鲜血的刽子手,就是被枪毙一百回也是罪有应得。但是我党的政策一向是宽大为主,能改造的尽量改造,可杀可不杀的尽量不杀。

号称军统四大杀手之一的沈醉,也是恶贯满盈,罪恶累累,几乎无人能比。

1949年,这个作恶多端的军统特务头子在云南被起义的云南省主席卢汉扣押,落入法网。

他自己就觉得手上沾染过共产党人的鲜血,共产党不会放过他,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共产党没有杀他,将他送进功德林改造。属于军统小字辈的李家琪,也受到了人民政府的宽大处理,被送去青海农场改造。

军统最后一任北平站长1983年在京被抓,他潜伏多年,16岁参加军统 - 天天要闻

相比沈醉,李家琪的待遇要好多了。按说,李家琪应该积极改造,脱胎换骨,争取宽大处理,早日恢复自由,开始新生活。

但是李家琪却死心塌地,拒不接受改造,要对蒋介石效忠到底。尤其是在青海劳改农场遇到陈之斌之后,他已经沉寂的心开始蠢蠢欲动。

陈之斌是国民党国防部第2厅的高级参谋,2厅也是个情报组织,但它是专业的情报组织,不负责绑架暗杀,而且它的成员级别非常高,都是军事参谋。

1958年,这个高级军事参谋在上峰的派遣下,来到大陆搜集军事情报,主要是刺探我福建驻军的军事情报。

军统最后一任北平站长1983年在京被抓,他潜伏多年,16岁参加军统 - 天天要闻

结果刚来到大陆不久后,就被公安机关逮捕,也送到了青海劳改农场。

国民党国防部第2厅和军统虽然不是一个系统,但两个部门有交集,李家琪和陈之斌曾经打过交道。

看到陈之斌入狱,李家琪非常吃惊。

“陈兄,你不是到台湾了吗?”李家琪诧异地问。

“别提了,到福建去执行任务,刚上岸就被抓了。”陈之斌垂头丧气地说。

“不要急,咬紧牙关,关键是机密不要交代”。李家琪说,“我在军统的化名'郑辰'和军统代号'1087'就从来没有交代过”。

“你真是好样的”,陈之斌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李家琪确实是个难得的死硬分子,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曾经分几批释放了战犯,那些表现好的,积极改造的人早就被释放了。

然而李家琪直到1975年,最后一批才被释放。

军统最后一任北平站长1983年在京被抓,他潜伏多年,16岁参加军统 - 天天要闻

当然,陈之斌也是如此。

1975年3月中旬,这对难兄难弟被释放了。这时候的李家琪,已经48岁,应该过两天安稳日子了。但是他贼心不死,还想继续作恶。

他告诉即将往荷兰找妹妹的陈之斌:“老弟到香港以后,到红棉酒楼替我向妹妹李家宝问好。”

其实,李家琪是在撒谎,她根本没有一个叫李家宝的妹妹,这只是国民党在四十年代在香港设立的联络站,该联络站是李家琪亲自建立的,他被俘后没有交代,因此这个联络站一直都在,连暗号都没有改。

军统最后一任北平站长1983年在京被抓,他潜伏多年,16岁参加军统 - 天天要闻

陈之斌通过这个秘密接头点重新与军统组织联系上,李家琪重新走上犯罪道路,被上峰任命为北平站站长,以7271的代号,开始为台湾军情局搜集情报,其中包括中央机密文件。

为了让李家琪死心塌地工作和建立情报组织,拉拢腐蚀机关工作人员,台湾方面给了李家琪大量经费,平均每月在万元左右,这在80年代,可谓是一笔巨款了。

1980年,李家琪在宣武区(今西城区)大耳胡同39号大院以3000元购买了两间房子,还与一名长相姣好的女子结婚。

有了家之后,李家琪开始不遗余力到处收集情报,甚至把妻子的养女、农业银行总行监察司干部仇云妹也拉下了水,1年时间就送给她1200多元,作为收集情报的酬劳。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当时著名歌唱演员李谷一的月工资不过四十多元。

有了李家琪这个联络点,特务们以外甥的名义,源源不断从香港到这里来,进行违法活动。为了奖励李家琪的出色工作,他们在给其奖金的同时,还带来了彩电,录音机和照相机等礼物。

这样一来,反而暴露了自己。

军统最后一任北平站长1983年在京被抓,他潜伏多年,16岁参加军统 - 天天要闻

80年代初,彩电比法拉利都稀罕,一个乡都难得见到一台彩电,相机更是非常稀缺,一个不工作的老头子哪来的奢华家电?

于是,一封封举报信寄到了北京市公安局。

公安机关非常警觉,开始对其进行暗中调查。不查不知道,一查,果然发现问题。李家琪村里人反映说,他是家里的独苗,没有兄弟姐妹。

既然如此,李家琪哪来的妹妹和外甥?

真相大白,李家琪分明是继续在为国民党搜集情报。

随即,一张大网悄悄撒下。而李家琪对此全然不知,继续肆无忌惮地活动。

1983年1月中旬,军情局特务蔡萍从香港启德机场飞往北京。结果,被抓个正着。

军统最后一任北平站长1983年在京被抓,他潜伏多年,16岁参加军统 - 天天要闻

蔡萍非常爽快,交代自己的使命是给李家琪送经费,顺便收集情报。最终出现了文章开头一幕,李家琪这个死不改悔的老牌特务落入法网。

最后,李家琪被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仇云妹被判有期徒刑

从香港来接头的蔡萍被判刑三年,后遣返香港。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军统大特务沈醉都迷途知返,悔过自新,为国家民族发挥余热;然而李家琪却一意孤行,一头撞在南墙上,撞得头破血流。余生,他将在高墙内度过。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新书情报局|高层次的人,善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 天天要闻

新书情报局|高层次的人,善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书名:《九宫格思维:四条线破解认知困局》作者:[日]高木芳德译者:黄洪涛 内容简介找工作,如何修饰简历凸显自己的优势?跨行业跳槽,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想要创业,如何规划自己的发展路径和核心优势?企业发展,如何分析行业趋势进行战略规划?有了好想法和新创意,不知道该怎么展示?学习到了复杂的新知识,如何...
不杀功臣的刘秀 - 天天要闻

不杀功臣的刘秀

有一次汉景帝刘启(当时还是太子)喝醉了,来到一程姓宠姬的寝宫就寝。然而那天程姬正好是生理期,不能接待,但又不敢拒绝。于是心生一计,便让自己的贴身侍女假扮自己,接待了刘启。不料一夜云雨之后,这位侍女便怀孕了。程姬只好如实禀报,刘启得知后给了这
世界的稻作文明源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 天天要闻

世界的稻作文明源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你知道吗?世界的稻作文明其实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但背后的故事更加引人入胜。稻作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篇章,而长江中下游地区正是这一文明的发源地。这里气候适宜、水资源丰富,为稻谷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春秋篇—论生死管鲍之交30 - 天天要闻

春秋篇—论生死管鲍之交30

王室衰落,诸侯征伐,英雄五霸闹春秋。三家分晋,列国争强,战国七雄分天下。今日我们说齐国。主要人物:管仲、鲍叔牙先前管至父为收买人心,向公孙无知推荐了管仲。此人生得相貌伟岸,精神俊爽,有经天纬地之才。管仲有一挚友名鲍叔牙,二人同去行商,到分金
老债王格罗斯本周冲击美国邮票拍卖纪录 原因:年轻人不玩了 - 天天要闻

老债王格罗斯本周冲击美国邮票拍卖纪录 原因:年轻人不玩了

财联社6月11日讯(编辑 史正丞)曾被喻为美国“债券之王”的知名基金经理比尔·格罗斯(本名叫威廉·韩特·格罗斯)将在本周举行一场盛大的邮票收藏拍卖,有望将美国的邮票拍卖价格纪录翻一倍有余。在被问及为何要把珍贵的收藏投入拍卖市场时,老债王直言不讳地表示:现在的小孩已经不玩邮票了。冲击美国邮票价格纪录受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