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锦路:迎七一,参观革命旧址

2022年06月30日19:34:08 历史 1741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的生命密码,蕴含着我们党的信仰、宗旨和追求,永不过时。为传承红色基因,接受精神洗礼,缅怀英雄先烈,浇筑信仰基石,赓续精神基因,汲取前行力量,开启新的伟大征程,6月26日,河南锦路党总支组织公司党员、入党积极分子43人赴渑池县革命旧址开展迎“七一”主题党日活动,走进马跑泉渑池县委、县政府旧址和刘少奇旧居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再教育,以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河南锦路党总支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毛万里,总部职能中心总监韩红娟,工程联营中心总监毛喜玲参加活动。

河南锦路:迎七一,参观革命旧址 - 天天要闻

第一站,来到渑池县委和县政府驻地旧址的仁村乡马跑泉。解放前夕,马跑泉曾经是豫西五地委、渑池县委和豫西五专署渑池县政府驻地。驻地生活条件简陋,房屋墙面用石头垒砌而成。1948年2月,国民党胡宗南整编第一师七十八旅,联合地方土顽和庙道会等反动武装偷袭马跑泉,致使渑池县党政军干部和战士牺牲42人,制造了马跑泉事件。1948年2月,这里发生了一场战斗,20余名烈士长眠于此。马跑泉事件是渑池县党史上的又一次流血事件,革命力量损失惨重。渑池党政军21人在战斗中牺牲,时任渑池县委书记李仲敏等81人被捕。在义务讲解老师秦万绪的深情、生动的讲述中,续海露、傅子章、韩志华等革命烈士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事迹深深震撼了现场同志,有的默默流下眼泪,有的暗暗攥紧拳头...对先烈的追思、对时代的召唤、对初心的思考,全都转化为立志拼搏、兴企兴业的激情之力。大家表示,对革命战士在战斗中表现出来的英勇奋斗、不怕牺牲、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一定铭记幸福生活来自于革命先烈的鲜血和生命,珍惜当下,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以出色的成绩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最大力量!

河南锦路:迎七一,参观革命旧址 - 天天要闻

第二站,来到《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诞生的地方——渑池县刘少奇旧居。1938年,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以后,调任中原局书记的刘少奇(当时化名胡服),在前往中原局(驻地确山县竹沟)途中来到河南省渑池县,在“刘少奇旧居”住了两个月左右,期间曾召开中共豫西特委会议、起草了彪炳史册的政治名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在这期间,他主持召开了豫西特委扩大干部会议,传达了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并在党培训班上首次宣讲了《论共产党的修养》。1963年6月20日,刘少奇旧居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6月17日,刘少奇旧居被命名为“全省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基地”。刘少奇旧居先后被授予济南军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河南省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基地、河南省红领巾体验教育基地、三门峡市国防教育基地、三门峡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河南锦路:迎七一,参观革命旧址 - 天天要闻

刘少奇旧居纪念馆共分为党性考验、党性修养、党性展观、党性锻炼四个展室和刘少奇住室、秘书副官粟在山、李拓住室、兵站创立人刘向三住室三个复原展览。陈展版面33块,展柜18个,照片190余幅,实物90余件。整体布展以红色为基调,突出红色修养的主题,采用照片、文字、实物相结合的陈展方式,使不同的参观人员都能切身感受到红色革命教育的精髓,接受党性教育,从而使刘少奇旧居成为“讲修养、学修养、用修养”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的基地。

河南锦路:迎七一,参观革命旧址 - 天天要闻



河南锦路:迎七一,参观革命旧址 - 天天要闻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在刘少奇旧居的刘少奇塑像前,毛万里带领河南锦路共产党员面对党旗庄严宣誓。(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崔军廷 特约记者张郑林 通讯员薛云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中亚五国能成为苏联加盟国,为何远东共和国不行?这里紧挨着东北 - 天天要闻

中亚五国能成为苏联加盟国,为何远东共和国不行?这里紧挨着东北

苏联的众多加盟国中,中亚五国绝对是非常特殊的。因为这里在沙俄覆灭以后,并没有从俄国的基本盘中独立出来,而是依旧留在俄国境内。反观苏联的其他加盟国,基本都是在1917年沙俄覆灭以后,分出来单干的。苏联既想要恢复沙俄时期的版图,又想要体现对民族的尊重,因此才有了用加盟国的形式组建苏联的想法。比如说乌克兰、白...
我的权力是花钱买来的,不是人民给的。 - 天天要闻

我的权力是花钱买来的,不是人民给的。

有一位傲慢无礼的女司长兼秘书长大人,在星期天驾驶单位的黑牌公车,车上还载着她的老公和宠物大花狗,长时间停放在小区单行道出口处,严重阻碍了小区的正常通行和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