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说历史之商汤灭夏(二):不想当政治家的厨师不是好间谍

2022年06月28日19:23:03 历史 1509

传说夏王朝末年,人们在黄河边上看到,同时出现了两个太阳,东边的太阳光芒四射,正在升起;西边的太阳黯淡无光,正在没落。东边的是殷商,西边的是夏。

奇特的天象成为预测着商兴旺史诗的序曲,但是书写历史的却绝不是这一简单的天象。

在夏王朝统治的最后几年。商国首领成汤早已经野心勃勃,对于夏王朝的统治欲取而代之,新旧王朝的交替将经历一场生死决战。

酸、甜、苦、辛、咸,在中国人的厨房里,某种单一味道很难独自呈现。五味最佳的存在方式是调和以及平衡,这使得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也成为了中国历代厨师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

在三千六百多年前,五味调和的理论诞生在商国都城,一个在小厨房里忙碌的年轻人心中。

被誉为中华厨祖的伊尹,他的出身却并不光彩,在年轻的时候他只不过是商汤的夫人有莘氏的陪嫁奴隶,终日在厨房里做着与蔬菜粮食作伴的活计。

重说历史之商汤灭夏(二):不想当政治家的厨师不是好间谍 - 天天要闻

在作为嫁妆随有莘氏女儿来到了商汤的身边之后,伊尹负责起了商王成汤的饮食。然而这个围着灶台转的年轻人,虽为奴隶,却怀抱着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苦苦等待着一个可以指点江山的机会。

但一个做饭的奴隶该怎样才能引起商王的注意,证明自己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呢?伊尹把目光放在了商汤的饮食上。

一天,伊尹精心制作了一道佳肴,商汤品尝后果然非常高兴,便叫来伊尹,向他询问烹饪之术。

崭露头角的机会近在眼前,伊尹就这样以烹调、五味为引子,告诫商汤不仅烹饪要有耐心,掌握火候,若要想夺取整个天下,也需要将各个诸侯部落之间的利益相调和,用同样的耐心等待战争的最佳时机。

五味调和,看似简单的道理却蕴涵着深刻的辨证思想。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治国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办好。

重说历史之商汤灭夏(二):不想当政治家的厨师不是好间谍 - 天天要闻

“负鼎俎,伊尹以滋味说汤”——《史记·殷本记》

五味调和的理论从此流传开来,成为后世中华美食数千年不变的指导思想。

而发现伊尹怀有着经天纬地之才的商汤也为之震惊,连菜肴也顾不上吃了,只觉深受启发,相见恨晚。

伊尹的才气,商汤的宏图,很快使得这两个身份悬殊的年轻人不谋而合。但在有着极为森严的等级制度的奴隶社会,想要提拔一个奴隶,却也不是一件易事。

在安阳殷墟王陵区中发现的上千个祭祀坑,向人们展现了这个古老的部落对鬼神特殊的崇敬之心。

汤得伊尹,祓之于庙,爝以爟火,衅以牺——《吕氏春秋

重说历史之商汤灭夏(二):不想当政治家的厨师不是好间谍 - 天天要闻

商国首领商汤煞费苦心,借助祈祷神鬼,在宗庙中为伊尹举行了除灾去邪的仪式,去除了伊尹的奴隶身份,随后顺理成章地将伊尹封为右相,并尊为帝师。

从此,这个曾经每日忙碌在厨房里的奴隶,摇身一变,成为了商部落贵族大臣的一员,与商汤以“伐夏救民“为己任,决心铲灭夏桀的统治 。

有了伊尹的助力,商汤灭夏的脚步又向前进了一步。

在夏王朝统治危机中,伊尹认识到民心向背对一个王朝统治的重要性。针对夏桀崇尚武力、轻视德治,使得夏朝子民不堪忍受的现实状况,伊尹上任后,对内清政和民,争取广大民众支持,对外施仁伐暴,促使各国、各部落归心于商。

此时,夏桀的武力统治,正好成为了商汤施行仁义之举的参照系。

重说历史之商汤灭夏(二):不想当政治家的厨师不是好间谍 - 天天要闻


尽管如此,商国作为只占有方圆70里大小土地的夏的属国,仍然不占上风,在政治上,军事上均处于不利地位。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为了让灭夏的梦想变为现实,商汤决定派一个人进入夏王朝,刺探夏的情报,寻找夏的突破口。

“兵者,诡道也。”孙武曾提出,进行间谍活动要任用具有高智商的亲信,如果高明的君主可以做到这一点,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而忠心耿耿、头脑清楚、善于随机应变的伊尹,正是打进夏朝内部的不二人选。

不久,关于商汤和伊尹君臣不和的消息开始被到处传扬,甚至散播到了夏都斟鄩[zhēn xún]。为了增加伊尹背叛商朝的可信性,商汤用弓箭将伊尹射伤,还派商的众多士兵到处缉拿他。

带着箭伤的伊尹逃到夏朝都城斟鄩,向夏桀诉说商汤的暴虐,并表示他已经和商汤决裂,愿意竭诚为夏王朝服务。

重说历史之商汤灭夏(二):不想当政治家的厨师不是好间谍 - 天天要闻

有了伊尹所负的箭伤为证,这场苦肉计很成功地就让夏桀信以为真。夏桀也听说过这个会做饭的奴隶的传奇故事,想到伊尹应该确实有些才能,就任命他做了夏朝政府的一个官员。

此刻的夏桀根本没有想到,这个人的来到,让他的王朝变得千疮百孔,也正是他的到来,成为了灭夏的开端。

伊尹在夏朝详细地考察了夏朝的民情和人心向背。为了进一步了解夏王朝内部的机密信息,伊尹还用重金收买夏朝重臣。

然而,收买重臣只能了解一些政情,想要得到关于最高统治者夏王桀的信息,伊尹还需要在王的身边钉下一颗最为亲近的钉子——妺喜

但整日与夏桀饮酒作乐的妺喜,怎么会为伊尹、为商国投送情报呢?

“在今本《竹书纪年》上有记载,有个山民进献了两个美女,一个叫琬,一个叫琰,这两个美女就非常得到夏桀的宠爱。于是这个时候他就冷落了他的元妃,就是他原来的夫人,妺喜。”

曾经尽享宠爱的妺喜,如今被夏桀冷落一旁,在洛水边的倾宫瑶台里独守青灯。在冷清的宫殿里,始终没有盼来夏桀的她,却盼来了另一个人——伊尹。

在《竹书纪年》中这样记载道:末(妺)喜氏以与伊尹交,遂以间( jiàn )夏。

伊尹设法接近妺喜,趁着妺喜沉浸在被冷落和抛弃之后的怒火中,开始对她宣扬着商汤的贤德,并说出了自己佐商亡夏的计划。

重说历史之商汤灭夏(二):不想当政治家的厨师不是好间谍 - 天天要闻

也许是为了给无情的男人一个报复,也许是希望夏桀回心转意,也许……伊尹究竟对妺喜说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间夏”这个词语让人们肯定,伊尹和妺喜——这两个抱有不同目的的人,最终达成了一个协议,一个让夏桀一无所有的协议,一个将妺喜推上了红颜祸水排行榜榜首的协议:妺喜成为了伊尹在夏朝间谍网络中最为重要的一员。

伊尹出色的完成了他的使命——在夏桀的身边安插了无数的钉子和眼线,通过他们提供的情报,坐镇亳都(今河南商丘)的商汤逐渐对于远在斟鄩的夏朝宫廷和国内的情况了如指掌,这也成为了商汤出兵伐夏的重要情报依据。

伊尹在夏朝卧底三年后,又毫发无伤地回到了商国,给商汤带来了一切具备,只欠行动的好消息。

“现在夏国什么样呢?夏桀经常发动战争,经常建造很多大型的宫殿,老百姓民力调尽,所以现在确实是伐夏国的好时候。”

而得到好消息的商汤,并没有直接公开与夏朝对立。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兼弱攻昧,取乱侮亡”,也就是说,对于那些还忠于夏桀的部落盟国,其中实力弱小的部族则兼并之,昏昧的不听话的部族则攻打之,而衰败混乱的部族则直接消灭之。

而第一个被盯上的诸侯部落,叫做葛。

商汤从葛国切入,来势汹汹,夏桀该如何稳住局势?

大王召见,作为商族首领他进退两难,又该如何化险为夷?

未完,待续……

【本文授权转自“重说近代史”公众号,请勿转载!】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沈从文婚外情长达8年,期间找林徽因求助,林:去找金岳霖谈谈 - 天天要闻

沈从文婚外情长达8年,期间找林徽因求助,林:去找金岳霖谈谈

1936年北平一个冬夜,大作家沈从文失魂落魄地敲响了总布胡同三号的大门。开门的是女主人林徽因,她看着门外这位文坛好友,只见他一米六几的个子在寒风中微微发抖,脸上满是泪痕。能让写出《边城》这般纯净文字的男人,哭成这样,一定是天塌下来了。林徽因
外国船只插五星红旗避祸,国防部:公道自在人心 - 天天要闻

外国船只插五星红旗避祸,国防部:公道自在人心

最近中东海域上演了一出"换旗求生"的戏码,在霍尔木兹海峡这片火药桶般的水域,外国商船们突然集体玩起了"变装秀"——清一色挂上中国五星红旗。 (在霍尔木兹海峡,大量外国船只悬挂五星红旗以避免....
郭永红任天津市委组织部部长 - 天天要闻

郭永红任天津市委组织部部长

7月9日,天津市委组织部领导干部会议召开。市委书记陈敏尔主持会议,宣布中央有关任职通知和市委关于市委组织部主要负责同志任职的决定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严的标...
以法之名:直到李人骏去救王彧,才知,洪亮被拍视频的真相 - 天天要闻

以法之名:直到李人骏去救王彧,才知,洪亮被拍视频的真相

李人骏把万海定为黑社会,是因为王彧的指证。王彧在幕后老板陈胜龙和程子健的一番操作下,对万海做伪证,陈胜龙告诉他说是零成本,只需要诬告万海,就可以把万海手里的万川集散中心搞到手。但事实上却并不是这样。随着姜红军和孙飞被抓,李人骏被约谈,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