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去世后,华国锋为什么能继任总理

2022年06月26日12:59:02 历史 1560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与世长辞,全国人民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十里长街送总理。

因为周总理的巨大威望,在他去世后,谁来继任总理,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当时,毛主席也非常悲痛,为周总理的去世而伤心,也为这么大的国家如何治理而担忧,急需找到一位新的总理,来挑起这副重担。

在毛主席的提议下,并经政治局讨论通过,由华国锋担任代总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并在三个月后成为正式的总理。

周总理去世后,华国锋为什么能继任总理 - 天天要闻

不过,在毛主席提议由华国锋担任总理时,引起了不少人的质疑,因为当时还有很多老同志健在,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都要比华国锋更能胜任总理职务,那么,毛主席为什么要选年轻的华国锋担任总理呢?

对于这些质疑,毛主席早就料到了,于是,就借着一次开会的机会,向大家阐述了重用华国锋的几个理由。

第一,华国锋是一位年轻干部,年富力强。

考虑到从革命战争年代走出来的开国功勋,当时的年龄大都在60岁以上了,而总理的工作又是千头万绪、纷繁复杂,非常消耗体力和精力,年纪太大是很难胜任的。

而华国锋当时刚刚55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又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是非常合适的。

另外,从新中国未来建设的角度出发,也需要年轻的干部顶上来,所以,毛主席选择华国锋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

周总理去世后,华国锋为什么能继任总理 - 天天要闻

第二,华国锋的革命经历很丰富。

华国锋1921年出生于山西交城,在求学期间接触到了马列主义,很早就是各种抗日活动的组织者,能力非常突出。

后来,华国锋加入了抗日游击队,还担任交城县牺盟会秘书,加入了共产党,在非常艰苦的抗日条件下,大力发动敌后抗战,巩固抗日根据地。

毛主席还重点讲了华国锋的一个功绩。在这期间,华国锋一边指挥游击队作战,一边发动群众参军报国,据资料统计,华国锋在抗日战争期间,一共发动了一万多名青年参加八路军,他指挥过的百人以上规模的战斗也是数不胜数,而且都是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大胜。

大家都知道《吕梁英雄传》,实际上,作者在深入吕梁地区采访一些民兵英雄的时候,大家都推荐他写写华国锋,因为他才是组织民兵的高手。

但是,华国锋为人很低调,不允许宣传自己,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这些贡献。

在解放战争中,华国锋继续发动群众,保障一线部队作战,每次都是超额完成任务。

周总理去世后,华国锋为什么能继任总理 - 天天要闻

第三,华国锋的基层工作经历很丰富。

新中国成立后,华国锋主要主持地方工作,担任过湖南湘阴县委书记、湘潭县委书记,一边推进土改,一边剿匪,还要指挥广大群众与天灾、贫穷作斗争。

在这期间,华国锋最大的功绩就是抓农业生产。新中国的建设任务很重,但是,如果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力气搞建设,因此,华国锋要求各级干部,必须经常走基层,体验基层民众的真实生活,老百姓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必须全力解决好。

华国锋还积极推进农业合作化,湖南第一个农村合作社就是由他创立的,并在1955年的全国大会上介绍了经验。

华国锋在湖南工作了22年,从县委书记到地委书记、省委书记,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基层工作经验非常丰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华国锋主政湖南期间,高度重视袁隆平的杂交水稻项目,是这个项目的坚定支持者,如果没有华国锋当年的支持,杂交水稻可能就不会发展得这么快了。

周总理去世后,华国锋为什么能继任总理 - 天天要闻

第四,华国锋人品好,忠厚诚实。

华国锋虽然年轻,但并不像其他年轻干部那样浮躁、好大喜功,而是能埋下头来干实事,兢兢业业,非常务实,取得了成绩也从来不邀功,不允许宣传自己。

而且,华国锋的原则性极强,遇事敢于斗争,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这一点,与毛主席的思想是高度一致的。

正是这些因素,让毛主席对华国锋非常欣赏,从1971年就把他调到中央,协助周总理工作,1975年又提拔为副总理。

周总理去世后,华国锋继任总理,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参考资料:《炎黄春秋》《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以色列学者发出警示:下一个屠杀犹太人的,极有可能是美国 - 天天要闻

以色列学者发出警示:下一个屠杀犹太人的,极有可能是美国

前言说到犹太人,相信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二战时期德国纳粹的暴行,以及现在正在中东到处点燃战火的犹太人国家,以色列。而就在2025年初,以色列的学者在电视访谈中,谈起了犹太人被屠杀一事。只不过他所说的并非是二战时期德国对犹太人的屠杀,而是
史记.丁继超传 - 天天要闻

史记.丁继超传

《史记.丁继超传》文/卷风丁继超生前戎装照丁公继超,字冠群,生于民国十六年,山东峄县六区丁庄村人,乃运河支队之英勇战士也。少时家贫,祖父丁文庭父亲丁广友皆目不识丁,生计维艰。年六岁,常随祖母母亲放牛割草拾柴,时有荒年,掘野菜以充饥。
专访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韩鼎:解码商代“龙图腾” - 天天要闻

专访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韩鼎:解码商代“龙图腾”

6月28日,一场关于“龙腾大邑商”的学术沙龙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举办。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韩鼎以考古学家的严谨与美术史家的敏锐,带领观众穿越时空,解码青铜器与玉器上的龙纹密码,揭开商代龙形象的神秘面纱。活动间隙,韩鼎教授接受了正观新闻记者专访,从龙与饕餮共存的礼制密码,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遂宁市船山区委书记段勇被查 - 天天要闻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遂宁市船山区委书记段勇被查

遂宁市船山区委书记段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段勇简历段勇,男,汉族,1976年12月生,四川蓬溪人,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1996年9月参加工作,199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9月至2001年12月,先后在蓬溪县蓬南镇政府、遂宁市纪委监察局工作;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历任...
中国东极“鱼经济” - 天天要闻

中国东极“鱼经济”

新华社哈尔滨7月2日电 题:中国东极“鱼经济”新华社记者 戴锦镕在中国大陆最东端的抚远市,东极鱼市里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唤醒了城市的清晨。抚远原名“伊力噶”,赫哲语意为“金色的鱼滩”,这里地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两大水系交汇处。这座被誉为“华夏东极”的边境小城,正书写着中国“鱼经济”的生动样本。绿色无污染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