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孤儿行》曾有言,汉无名氏孤儿生,孤子遇生,命独当苦。而在红军革命初期,有不少受到战争牵连的无辜孩子,甚至是毛主席的亲生女儿。毛金花自出生起就不知道她的父母是谁,童年坎坷,三次领养,两次抛弃。但她还是坚强地活了下来,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党员。年近四十五,她得知了父亲是毛主席的真相,然而认亲之路困难重重,蹉跎两年,父女一生终究是未能相见。
01
1929年3月,毛金花出生在红军第二次胜利攻下的龙岩,此前毛主席和第一任妻子杨开慧已经有了三个孩子,但都是调皮捣蛋的小男孩。
这一次,他喜得千金,不由得开怀大笑,这也是他和贺子珍的第一个孩子,她的出生让处在艰苦岁月中的两人十分高兴。然而变故突如其来的发生了,前线战事告急,反动派大举进攻,出于军事上的考虑,红军队伍需要立刻转移,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刚出生的婴儿根本无法随从,毕竟这一路上不仅危机四伏,多变的气候也随时都可能会害了婴儿的性命。
无奈之下,毛主席与贺子珍忍痛决定,把刚出生的女儿送到当地可靠的老乡家寄养。并且给了他们十五个银元,希望他们好好照顾毛金花。
令人心痛不已的事实是,在极其艰难的革命初期,不少红军的孩子其实都是战时出生,为了让孩子活下来,大多时候都是把他们寄养给了当地的老乡。有一些孩子,在战后被找了回来,而有一些孩子,却一生都颠沛流离、下落不明。毛金花就是那个命苦的孩子,不止是她,在父亲毛泽东与母亲贺子珍生下的六个孩子中,三个兄弟姐妹都曾下落不明、不知所踪。
02
在女儿长到三岁的那一年,随着战争情况稍微缓和,思女心切的贺子珍拜托在龙岩的战士寻找大女儿,然而不幸的消息很快传来,当初收养女儿的农户传来消息,女儿早已不幸夭折。
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贺子珍悲痛万分之下,当场晕厥,而毛主席得知后也久久地沉默不语。毛主席的弟弟多次出去寻找,始终没有找到,很多人也都说金花早就没了,可贺子珍却不肯相信,多年来寻寻觅觅,始终没有放弃寻找自己的大女儿。
毛金花并不知道父母在惦记着她,她甚至以为自己从小就是个孤儿。她的童年十分坎坷,曾先后被收养过三次,被抛弃过两次。
当初那户人家信誓旦旦保证了会照顾好孩子,却在红军前脚刚离开,他们后脚就把尚且在襁褓中的金花丢在了路边,因为他们害怕被报复,他们对反动派的恐惧之心打倒了心底仅存的善念。幸好路边的好心人捡起了婴儿,养了金花好几年,可惜好景不长,好心人自己家有了孩子,就再次把金花给抛弃了。直到遇到了养母杨氏,她这才终于安顿了下来。
毛金花就在杨母的养育下慢慢长大,成年后进入一家电影公司工作,因工作出色,且乐于助人,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后来和一个普通人结婚,生育了六个儿女。杨母去世前告诉她的并非自己亲生,此后她一直在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可惜由于多年战乱,当时的人或是在战争中失去生命,或是流离失所不知所综,一直没有可靠的线索。
在毛金花年近四十五岁的这一年,人们通过一名当初的老红军找到了她,她才知道这一个令她震惊、更难以置信的真相:她的母亲居然是革命女战士贺子珍,她的父亲竟然是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当她得知这一真相后,除了惊讶,感伤,但更多的是思念和期待。
03
她希望第一时间和父母相认,见一见她那伟大而神秘的父亲,看一看她那坚韧又无私的母亲。但认亲之路困难重重,毛金花见到的第一个亲人是她素未谋面的亲生舅舅贺敏学。
贺敏学看到毛金花的时候,也几乎也以为看见了姐姐中年时候的样子。在舅舅的陪伴下,他们一起找到了证明她身份的资料,但她毕竟很有可能是毛主席的长女,这无形中牵扯到国家领袖的血脉继承,所以需要多方的证明。
就这样蹉跎了两年,直到毛主席病逝的那一天,毛金花始终未能到北京看一眼父亲。贺子珍的晚年也一直在病榻之上,她提出想看一眼女儿,有人却暗中阻挠说,她这个当母亲的只能做半个决定。
于是,认亲之路就这样不了了之,直到贺子珍去世时,也未曾亲眼见过她愧疚了几十年的大女儿,还是小女儿孝顺,替她去龙岩看望了大姐。
结语
或许是继承了亲生父母的基因,虽然没能在爷娘膝下长大,但毛金花也在磕磕绊绊的人生历练中成就了自己的精彩人生。她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党员,更是数十年如一日地扎根在基层,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她曾经因火灾中救人而负伤,也曾经志愿走上了抗洪救灾的第一线,这是一位坚强的女性,也是一位值得敬佩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