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9月27日,毛主席在中南海会见了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和外务大臣大平正芳,在此次会见开始前,田中角荣非常紧张,主要原因就是在他刚刚从政的时候,就知道毛主席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
这么多年过去了,田中角荣从一个政坛愣头青成长为一个经验丰富的政客,他也就越发能够体会到毛主席的超群绝伦。所谓无知者无畏,他越是了解政治,就越发能够看出毛主席政策的高明之处,也因如此,田中角荣一直就想见一见毛主席。
毛主席会见田中角荣
或许是因为太过于紧张,在田中角荣一进门,就提出想要用一下洗手间,这在外交工作中是不太礼貌的行为。更何况此时的毛主席已经79岁了,身体状况非常不好,按照原本的规定,田中角荣只有15分钟的时间,如今却让毛主席等他?对此,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表情都不太自然,他们对田中角荣的第一印象都变得不好了。
但毛主席却一点也不在意,反而笑着说:人有三急嘛,没关系,我们等等他。
等到田中角荣从洗手间出来,正式见到毛主席,并与毛主席握手,所有人都能明显感觉到田中角荣的拘谨。
尤其是当毛主席笑着问道:你们吵完了?
田中角荣则立刻微低着头,连连说道:吵完了,吵完了。行为举止颇像是做错事的晚辈见到德高望重的长辈一样,主动低头认错一样。
听到他的回答,毛主席风趣表示:那就太平了,天下太平。在场的人听到这句话都笑了,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田中角荣也不那么拘谨了。
毛主席送田中角荣《楚辞》
之后毛主席与田中角荣聊了整整1个小时,聊到了中日两国的历史,从古至今的关系变化以及很多哲学问题,这些都让田中角荣感到十分敬佩。会见结束后,毛主席专门挑选了一本《楚辞》当做礼物,送给田中角荣,整个会谈过程都十分轻松愉悦。
9月29日,中日两国代表正式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内容包括两国正式建交,日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国进行贸易合作,中国放弃对日本的战后索赔。
自9月25日田中角荣来到我国,到联合声明签订,一共仅用了4天时间,可见此次外交活动的进展之快,在全世界都很少见。不过,在这份联合声明中,关于我国放弃对日本的战后索赔这个声明,却让很多人无法接受,甚至无法理解。
众所周知,日本在近代对我国进行了惨无人道的侵略,给我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我国要放弃对日本的战后索赔呢?正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要探究我国为何要放弃对日本索赔,就必须结合当时的国际大环境以及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需要考虑的诸多问题。
《中日联合声明》签订
时间回到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来到北京,7天后,中美关系正常化。既然“老大”已经表明了态度,日本作为美国在亚洲的“头号小弟”,自然也不能无动于衷,当时的日本首相佐藤荣作很快也向我国发出申请,希望能够访问中国。
但实际上,佐藤荣作一直唯美国马首是瞻,自1964年当选首相以来,一直站在反华的第一线,其在任的7年内,公然参拜靖国神社的次数多达10次,且多次在国际上发表污蔑我国的言论,且在1971年,尼克松访华的前一年,佐藤荣作还在联合国会议上投反对票,阻止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拥护老蒋的台湾政府。
佐藤荣作之所以这么做,并非是因为其个人对我国有什么成见,仅仅是因为他的“美国主子”反华,他也就跟着反华。如今美国改变了态度,佐藤荣作也就瞬间“变脸”,主动申请访华,从这一行为也你那个看出,此人是个毫无立场的墙头草,申请访华也是为了追随他的“美国主子”。对此毛主席在第一时间做出指示:这种人不配与我们做朋友。
佐藤荣作
周总理则向日本政府做出回应:鉴于佐藤荣作在任期间做出的种种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行为与出尔反尔的行径,中国不乐意与佐藤政府建交!不久后,佐藤荣作在新一轮的首相大选中落败,新上任的田中角荣则态度鲜明地表示:要尽快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与此同时,周总理也敏锐是抓住机会,对外表示:北京机场欢迎日本现任首相,外相或其他大臣亲自来华谈恢复邦交的问题。
但即便在双方都抱着极大善意的背景下,田中角荣依然面临着很大的压力,首先由于有美国在日本的多年经营,日本国内的反华实力依然不容小觑,仍有不少人反对与我国恢复邦交。而此时距离日本侵华战争仅过了30多年,我国国内也有不少人提起日本就恨得跳脚。
这双重压力之下,田中角荣若说心里完全不虚那是不可能的,据其卸任后回忆称,在做出访华决定后,田中角荣准备了2封遗书,如果被本国反华势力暗杀,就公开其中1封,如果是在我国遭遇不测,就公开另一封。也就是说,田中角荣访问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抱着必死的决心。
田中角荣访华
1972年9月25日中午,首都机场聚集着一个盛大的迎宾团队,无数少先队员手捧鲜花,准备迎接一位贵宾的到来,而走在队伍最前面,带领这个迎宾队伍的人,正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能让周总理亲自迎接,足可见我国对这位贵宾的看重,他们等待的人正是当时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此次访问我国,日本方面也可以说是诚意满满,陪同的人员包括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及大量的官员,秘书,翻译,记者等多达230人,真容可谓“豪华”。之所以如此,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能够尽快“化解仇恨”,早日促成两国建交。
在周总理的陪同下,代表团进入钓鱼台国宾馆休息,周总理的工作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在双方初次见面的简短会谈中,气氛就非常融洽,这为后来的工作开了一个好头。只是,在后来的欢迎晚宴中,却发生了一个有些“伤感情”的小意外。
根据国际惯例,双方代表人谈话时,各自用本国的翻译员翻译,而田中角荣的随身翻译是在台北学习的中文,在语言的理解上有些偏差,将田中角荣答谢词里的一段话: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伤害,翻译成给中国人民“添麻烦了”。
周总理与田中角荣
此言一出,现场一片哗然,就连周总理身边的翻译都立刻表示不满:就这么轻飘飘的?但出于礼节,周总理并未在这个时候纠结这句极其不当的翻译,依然表现平静,但此事绝不会就这么糊弄过去
在第2天的正式会谈中,周总理专门指出前一天的问题,他举出一个例子做对比:不小心把水洒在女孩子的裙子上,可以说“添麻烦了”,但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如此巨大的伤害,怎能用一句轻描淡写的“添麻烦了”糊弄过去呢?你一点反省都没有的话,我们是绝不接受的。
听了周总理的话,田中角荣意识到了问题,赶紧解释道:“添麻烦了”在日语中带着道歉的成分,这代表我们是承认错误的……最终,在周总理据理力争,毫不退让的多番交涉下,田中角荣改变了措辞,称:痛感本国过去因为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失,对此表示深刻反省。
此外,日本要与中国建交,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与台湾“断交”。总而言之,涉及到原则问题,一向温文尔雅的周总理在寸步不让的前提下,又能灵活多变让双方都能接受。在周总理的努力下,双方的会谈非常高效,在很多问题上都达成了一致,就连毛主席也没能预料到田中角荣此次访华能有如此多的收获。
周总理与田中角荣
实际上,毛主席原本对田中角荣的此次访问并没有抱太大希望,因此让周总理先谈,谈好了他再见田中角荣,没想到会进行得如此顺利,这也就有了文章开头,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田中角荣的一幕。
而我国之所以放弃对日本进行战后索赔,是毛主席做出的决定,因为我国也曾因给他国的战后赔款而吃尽苦头,这些赔款都是从老百姓口袋里抠出来的,如今的日本同样刚刚结束战争不久,虽然经济开始恢复,但如果我们索要赔款,日本政府还得从老百姓手里抠钱,最终苦的还是寻常百姓。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客观原因,导致我国索要赔款会非常艰难。因为原本美国计划把日本的赔款给国民政府,但无奈老蒋的国民政府太腐败,仅支撑了3年多就被赶到台湾,失望透顶的美国便开始扶持日本,遏制我国,对于日本的赔款问题自然也就不上心了。
与此同时,老蒋为了讨美国“欢心”,顺水推舟的在1952年宣布放弃向日本索要赔偿的权利。众所周知,因战争受到损失的是大陆,老蒋身在台湾却要放弃索赔,正如周总理所说,是典型的“慷他人之慨”。如今田中角荣访华,距离我国索赔已经中断了27年,想要再实施是非常困难的,与其僵持在这里,还不如放弃这个权益,加快两国的建交。
毛主席与周总理
事实又一次证明,毛主席的决策是对的,在我国放弃该权益的同时,田中角荣当即宣布承认新中国是唯一合法政府,且在两国建交不久后,日本承诺给予我国200美元的低息贷款,也就是说,在那些年里,日本成了我国的最大援助国,这笔巨款对于当时我国的经济建设起到了作用不可估量。
毛主席的这一高瞻远瞩的决策,又一次让田中角荣乃至全世界都见识到了毛主席的战略远见。而从田中角荣担任日本首相到与我国建交,仅用了84天,这离不开周总理的外交智慧与田中角荣的无畏勇气,直到多年后田中角荣退出政坛,提起毛主席与周总理,言语间依然是抑制不住的敬佩。
谨以此文纪念伟大的毛主席,周总理。这盛世,如您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