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是历史中真实存在的人物吗?耶稣的历史性与意义

2021年04月16日04:27:04 历史 1836

圣经》的中心是耶稣基督,祂是基督教的核心人物。基督教中最引人争议的课题之一,就是耶稣的历史性问题。一般公认耶稣出生于伯利恒(今巴勒斯坦)一个小村庄里,母亲是农家女,父亲是普通木匠。祂没有上过“大学”,足迹所到之处,离祂出生地不超过200公里。他30岁出来布道,大约3年半就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表面看一切和伟大有关系的条件,好像祂都不具备,以致当时没有人知道祂具体降生的年月日。但是,如果今天百度“谁是影响人类历史的十大人物?”不论是否信耶稣的人都会承认,耶稣必居其一。对于世界的影响力,多数人认为耶稣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对于亿万基督徒而言,更是当神一样地敬拜祂。那么,耶稣到底是否是真实存在的真人,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耶稣是历史中真实存在的人物吗?耶稣的历史性与意义 - 天天要闻

耶稣为历史人物的考证

维基百科记载: 弗拉维奥·约瑟夫斯(37年-100年),原名约瑟·本·马赛厄斯(Yosef ben Matityahu),简称约瑟夫或约瑟夫斯,是第一世纪时的著名的犹太历史学家,也是军官及辩论家。

约瑟夫斯曾经做犹太军官,后来被俘虏后入罗马军队服役。有一段时间他跟随罗马军队征讨和平叛在罗马帝国犹迪亚行省的叛乱,并见证了公元70年提图斯摧毁耶路撒冷城。他晚年在罗马潜心研究圣经,专注写作。

他撰写的《犹太古史》记载了从圣经旧约最开始到公元一世纪整个的犹太历史,这些记载表明约瑟夫斯本人认为圣经的记载是真实的。同时在他的作品中有记录了很多福音书和使徒行传记载的事件,由此可以从侧面印证福音书的内容不是杜撰出来的。他撰写的作品《犹太古史》、《犹太战史》对于了解犹太人,在古代和罗马统治时期的面貌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约瑟夫斯仔细跟从圣经的叙事次序,并附上传统的解释和客观的评论。约瑟夫在《犹太古史》中,记载了关于施洗约翰被希律安提帕收监和处死的事件。除此之外,约瑟夫也曾提及耶稣和耶稣的兄弟雅各,这些都证实了《新约圣经》四福音书的记载。在这本书里他还提到基督徒的概念,约瑟夫斯说:“基督徒从[耶稣]得名,这个派别的人直至今日[约公元93年]还未销声匿迹。”

耶稣是历史中真实存在的人物吗?耶稣的历史性与意义 - 天天要闻

《犹太战争史》关于雅各(耶稣的兄弟)的记载:“所以,他召集了犹太公会的法官,将人称基督的耶稣的兄弟雅各和其他人带到那些法官面前。指控他们犯法,然后将他们押下去用石头打死了。”

维基百科中译记载:《编年史》(拉丁语:Annales),古罗马史书。由塔西佗撰写。塔西佗(生卒:约55年─120年)为罗马帝国时代史家,书中主要内容,上自公元14年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去世及提比留继位,下至尼禄皇帝时期。本书对研究罗马帝国早期历史具有一定价值,并因作者的文笔风格,使其成为重要的文学作品。在塔西佗的《编年史》第15卷第44章中,曾提及耶稣基督和早期的基督徒,并提及耶稣基督被本丢彼拉多判处钉死在十字架上面的事情。

最早述及耶稣的非基督教文献,是小普林尼的一封信。维基百科中译记载:小普林尼是一位罗马帝国律师、作家和议员。他被认为是一位诚实而低调的人物,坚持执行追查基督徒的政策。他的很多信件流传了下来,成为研究当时历史的珍贵资料。据德尔图良的记载,小普林尼在执行反基督教政策时因无法找出基督徒有违法的情状而不得不上报皇帝图拉真,以求定夺。图拉真则模棱两可地决定不逮捕基督徒,但又允许因一个人的基督徒身份而在公堂上定罪。

文牧1997年编写《基督生平和言训》提供一下证据:

1.罗马的塔西达年鉴(Annal of Tacitus)中,当塔西达在记述尼禄王(Nero,AD58-64)史迹时提到耶稣在提庇留王(Tiberius,AD 14-37)执政时被巴勒斯坦地的总督彼拉多处死并且把耶稣的跟随者视为是一班迷信者。

2.罗马历史学家陆西安(Lucian)曾讽刺基督教说耶稣被钉死是因为他创立异端Xie教。

3.<罗马王克劳底(Claudius,AD 54-57)的生平>和<罗马诸王生平>中,邵东尼奥斯(Seutonius,AD 90-160)提及说犹太人为基督徒的事情引起骚乱,因此把他们驱出罗马城

4.<罗马衰亡史>中有记述耶稣的受死和基督徒不肯否认他们的信仰而甘愿受苦受逼迫。(以上历史事件是正确的,但是评语却不正确,相信是罗马政府不能正确地了解基督教。)

5.考古学资料却有许多。其中有一封是公元70年有一位名叫Marabar-Serapion的人写给他儿子的信中提及说犹太人杀死他们的王。这“王”是指耶稣。(摘自:《基督生平和言训》)

耶稣是历史中真实存在的人物吗?耶稣的历史性与意义 - 天天要闻

基督教殉道史

这么多见证,仍然有人质疑耶稣的真实性,如果是编造的历史人物,一定不会离实际社会这么近,因为太容易被人揭穿。然而我们看到,圣经的记载,与罗马的历史完全吻合。例如,恺撒提庇留在位第十五年,本丢彼拉多作犹太巡抚,希律作加利利分封的王,他兄弟腓力作以土利亚和特拉可尼地方分封的王,吕撒聂作亚比利尼分封的王,亚那和该亚法作大祭司。

我们看一般神话故事,哪里会将这些实际人物,记载的如此详细清楚,难道希望被后人揭穿?圣经故事与神话故事明显不同,圣经故事记载的时间、地点、人物都是清晰明确的,这些罗马历史上的大人物,许多都记载在罗马历史中的。而且圣经提到的许多人物,已经被考古发现和证实。

预言圣殿将要被毁的就是耶稣,而这个事件被清晰的记载在罗马历史上。要知道相关圣经经卷写完的时候,圣殿还是完好的。第一世纪著名的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斯,见证了公元70年提图斯摧毁耶路撒冷城

耶稣是历史中真实存在的人物吗?耶稣的历史性与意义 - 天天要闻

罗马皇帝疯狂地迫害基督徒,清楚地记载在世界历史上,可以用惨绝人寰形容。罗马城的大火发生在64年7月17日,这一场大火的真正原因,一直都是千古的历史疑案。然而大多数的人都相信,这是一场人为纵火的案件,而尼禄皇帝因暴行累累而成为最大的嫌疑者。火灾所造成的损失过于惨重,人们普遍怀疑这应该是人为纵火所致。尼禄听闻有人怀疑是他本人暗地纵火,为了不使传言扩大,他便宣称这场灾难是基督徒的阴谋。于是他下令逮捕基督徒,公开地将他们残酷折磨致死——钉十字架、披兽皮让恶兽咬死、将他们钉上柱子做为蜡烛烧死。

这是非常真实与著名的历史事件,描绘了尼禄阴谋迫害基督徒的情景。如果没有基督耶稣,哪里来的基督徒呢?这些基督徒也是耶稣的明证。而且历史上大多数国家,没有十字架的酷刑,但是罗马的那个时期有十字架的酷刑,难道是巧合么?如果没有这种刑罚,那么圣经记载耶稣是死在十字架上就非常奇怪了,但是不但耶稣这样死,跟随祂的许多信徒也是被钉死十字架上,这个真实性就非常高了。多么可怕的刑罚,谁会为一个虚假编造的人物,去如此牺牲呢?基督教历史上,最经典的篇章就是基督徒殉道史。世界上还有哪个宗教,因为信仰愿意付出如此大的代价。

公元67年。主后156年坡旅甲在罗马被烧殉道。当被带到兽场时,总督对他说:宣誓否认基督,我就释放你。他回答说:这86年来,祂从未亏负过我,我怎能亵渎我的救主呢?唤野兽来吧。总督说:不怕野兽就用火烧你。他祷告说:父啊,感谢你,我今天有机会能够被人烧在这里,用我的生命来见证你。”火就点着了。

耶稣是历史中真实存在的人物吗?耶稣的历史性与意义 - 天天要闻

天国如同一粒芥菜种

【路13:18-21】耶稣说:“ 神的国好像什么?我拿什么来比较呢?好像一粒芥菜种,有人拿去种在园子里,长大成树,天上的飞鸟宿在它的枝上。”又说:“我拿什么来比 神的国呢?好比面酵,有妇人拿来藏在三斗面里,直等全团都发起来。”

正像耶稣预言的那样,神的国好像一粒芥菜种,虽比地上的百种都小,但是它会长起来,比各样的菜都大,将来要充满天下。最初,耶稣以卑微的人子身份出现,以致人们都不晓得祂是谁,也没有人记住他的出生年月日,但如今基督已经是影响世界的翘楚人物。

祂并不是诗人,未曾写过一首诗歌,但多少赞美的诗篇为祂而唱出,其数量之多如繁星点点、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祂不是音乐家。但世上多少音乐家都因祂的名创作了无数伟大的乐章。当韩德尔的《弥赛亚神曲,哈利路亚》大合唱1743年在伦敦上演时,坐在观众席中的英王乔治二世的心被乐曲所震撼,禁不住肃然起立!

祂不是文学家,也未曾写过一本书。但世上许多大作家常以祂生平的言论为题材,写出了无数不朽的篇章,世界上没有一个图书馆能容纳所有与祂有关的著作。一切为了祂所写的那本《圣经》,读者多书中之王,发行量举世无双。

耶稣是历史中真实存在的人物吗?耶稣的历史性与意义 - 天天要闻

祂也不是画家,但世上许多杰出的画家却又得到从祂而来的精神感召和灵魂抚养: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成为稀世之作。米开朗奇罗的教堂壁画生动逼真。

祂不是军事家,未征过一名兵卒,更没有一枪一箭。然而世间没有一位领袖像祂这样拥有无数的“志愿军”,甘心接受祂的命令。尽管不发一枪一炮,却使敌人无条件投降。就是曾不可一世的拿破仑也甘拜下风:“我失败了,拿撤勒人耶稣胜利了。”祂不是教育家,未创立过一所大学。可是世界千万所学校因祂而创立,就是全世界所有大学生的总和尚不及追随祂的人数为多。

祂不是医学家,但祂能用超然的能力,而不用药物使众多患病者痊愈,而且分文不取。而今天许多医院因祂的名而被兴建。(根据网络资料整理改编)

多么奇妙|改变世界的支点在哪里?西敏寺震撼人心的无名碑文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马达Ⅱ感知·感恩·感奋 - 天天要闻

马达Ⅱ感知·感恩·感奋

104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或许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却是从苦难到辉煌的一部奋斗史。在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不止是 “县委书记榜样”:焦裕禄的铁血敌后岁月 - 天天要闻

不止是 “县委书记榜样”:焦裕禄的铁血敌后岁月

提到焦裕禄,你脑海里浮现的,是不是那个拄着拐杖、在兰考沙丘上奔波的身影?是他捧着麦穗、望着泡桐的慈祥面容?没错,他是“县委书记的榜样”,是在和平年代里为百姓谋生计、与风沙较劲的“老黄牛”。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少有人知的传奇—
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问题 - 天天要闻

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问题

来源:解放军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键要抓党性、严党纪习主席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要学习陈云同志的丰富领导经验”。陈云同志关于改革开放条件下加强执政党建设的许多前瞻性、战略性思想,尤其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当年,陈云同志针对“不吃不喝,经济不活”“经济要搞活,纪律要松绑”等错误观...
国家移民管理局通报表扬!广东这支队伍上榜 - 天天要闻

国家移民管理局通报表扬!广东这支队伍上榜

日前,国家移民管理局通报表扬了一批“四强”党支部。记者留意到,驻守在深港边界的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皇岗边检站执勤十五队获评2025年度国移民管理机构“四强”党支部。皇岗边检站执勤十五队担负着福田口岸出境旅客边防检查任务,自2019年成立以来,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获评广东省青年文明号、深圳边检总站“先进基层...
危地马拉:拉丁美洲小国,因为美国的掠夺而陷入万劫不复 - 天天要闻

危地马拉:拉丁美洲小国,因为美国的掠夺而陷入万劫不复

说起拉丁美洲的历史,相信很多人会想起一个词汇:香蕉共和国。这个词汇指的是在近代的时候,拉丁美洲因为被美国控制,很多国家处于产业单一的状态。比如危地马拉只生产香蕉,所以得出个名字:香蕉共和国。其实拉丁美洲在世界历史上颇为尴尬:很多人印象里,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