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常常“乱来”?试试揉按这五个调气血的穴!

大姨妈是每个女人的健康晴雨表

怕它不来

又怕它乱来

这一期的《中医妙招》

就由针灸推拿科中医师陈雨婷

来给大家分析月经“乱来”的原因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快速加剧,生活及工作压力增大,时常导致女性内分泌紊乱,或者由于节食、情志因素、手术及药物等一些因素,导致月经迟迟未来,有的女生8~10天甚至50~ 60天月经未至,部分女性可伴有经量的减少等症状。一旦出现月经迟迟不来或是紊乱的情况,绝大部分的女性心理状况出现改变,会有焦虑、害怕等负性情绪,甚至因为月经未至,惶恐担忧,而出现失眠等症状。

据针灸推拿科中医师陈雨婷医生介绍,在排除妊娠的情况下,月经未能如期而来,多因为气血运行不畅,受阻,或者因为气血亏虚,不能充盈胞宫而致月经“乱来”。这时候可以采用简便易行,操作性强的中医按揉方法进行穴位刺激以促使月经“如期”而至。

她还推荐以下五个穴位

一起来学习按一按吧

三阴交位于内踝尖上3寸(约自己的四根手指横着的宽度),胫骨内侧面后缘。属足太阴脾经腧穴,亦为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 经、足少阴肾经三条阴经的交会穴,故名三阴交。

脾主统血,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肝藏血,主疏泄,通畅气机; 肾主封藏,为先天之本,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肾气足则天癸至,肾气衰则天癸竭。三条足阴经经筋又环聚于阴器,并与冲、任、督、带脉有密切关系。三阴交可调理脏腑,阴阳气血,通过健脾养血、调肝补肾,来滋阴安神、畅达经络,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是女性保健治病的要穴

操作要点:将小拇指置于内踝尖上,四指并拢,示指下,胫骨边缘凹陷处即是该穴。体位以感觉舒适为佳,用双手大拇指指尖和指缘按揉三阴交穴,以酸、麻、胀、痛为得气,力度以能忍受为限,如得气感能循经向少腹部传递为佳,每次~5分钟。

合谷穴位于手背上第 1、2 掌骨间,第 2 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合谷,《针灸穴名解》曰:“合,会聚也,交与也”, 《素问·气穴论》谓:“肉之大会为谷”,手大指次指歧骨间陷中,故喻之为“谷”。合谷穴归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穴,与太冲相配,两穴一手一足、一阴一阳、一脏一腑、一气一血, 穴性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以“开四关”喻其理气活血、通畅全身经络气血之性

操作要点:简单的取穴方法为,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 度角, 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为合谷穴。体位以感觉舒适为佳,用大拇指指尖和指缘按揉合谷穴,以酸、麻、胀、痛为得气,力度以能忍受为限,每次2~5分钟。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1、第2跖骨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太冲穴归属于足厥阴肝经,为肝经的原穴,肝的藏血功能与疏泄作用相互协调,使得肝气条达则血脉流畅,经侯如常,肝气郁结则血脉失畅,月经异常。因此太冲穴具有疏肝理气、调和冲任、活血化瘀及补益气血等功效

操作要点:体位以感觉舒适为佳,用大拇指指尖和指缘按揉太冲穴,以酸、麻、胀、痛为得气,力度以能忍受为限,每次2~5分钟。

血海穴位于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在股骨内上髁上缘,股内侧肌中间。归属于足太阴脾经,血海穴具有益气养血、活血化瘀、健脾祛湿,痛经止痛等效

操作要点:体位以感觉舒适为佳,用大拇指指尖和指缘按揉血海穴,以酸、麻、胀、痛为得气,力度以能忍受为限,每次2~5分钟。

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穴居丹田, 内应胞宫精室,为元阴、元阳之气闭藏之处, 故得名关元。归属于任脉,为足三阴、任脉之会,小肠募穴。有健脾补虚、 养肝疏泄、补肾益精、调和气血、解痉止痛、回阳固脱等功效,是妇科必选效穴

操作要点:体位以感觉舒适为佳,用大拇指指尖和指缘按揉关元穴,以酸、麻、胀、痛为得气,力度以能忍受为限,每次2~5分钟。


据陈雨婷介绍,可在每次月经来潮前一星期开始揉按以上所述的五个穴位,能够对经期紊乱起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