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号清明节,“清明吃一草,八十不显老”,你知道是什么草吗?

4月4号是清明节,刚看了天气预报,果然有小到中雨每年的清明节,都会下几场小雨,清明节前后,海洋上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北上,冷暖空气经常在江南地区交汇,形成阴雨绵绵的天气,想起小学课本上的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个时候,大地本就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格外茂盛,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花草树木,纷纷开始发芽开花,尤其是田间的小麦和蔬菜,都开始进入旺长模式,一天一个样,长势喜人。

在众多的蔬果花草中,有一种野草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刻,大家可千万别忽略它,它就是艾草,简称“艾”,艾的自然分布广泛,遍及中国各地,有独特的艾草香味。

民间流传一句话:“清明吃一草,八十不显老”,指的就是艾草,吃艾草可以总结为四个字“药食同源”,艾草的颜色和香味,会被加入传统糕点中,例如青团、艾草粑粑,艾草还可全入药,泡脚泡澡,有温经、去湿、散寒的效果,是妇科常用药之一。

纯天然无污染的野菜,就看你会不会利用了,市面上有很多关于艾草的产品,最常见的就是眼贴、脚贴,如果你动手能力强,还可以把晒干的艾叶捣碎得“艾绒”,制成艾灸,端午还有挂艾的历史,驱邪辟毒。

民间关于艾的说法很多,例如“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很多人会在三伏天,用艾柱熏蒸,达到祛湿的效果,每晚用艾包泡脚,改善血液循环,还有去脚气、去脚臭的作用,如果你真的会利用艾草,即使你是七八十岁,也真的不显老。

关于艾草的吃法也是多种多样,青团、艾草糍粑、艾粑粑、艾糍、艾草馒头、艾饺,在江南一带,最常见的是青团,清明节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一些,当成节令食品,出门可以携带,可以当成祭品,可以当成零食,青团源于“寒食节”,历史非常悠久。

青团

青团是江南的特色小吃,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入豆沙馅,上锅蒸熟,凉了以后开吃,软糯香甜,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有淡淡的艾草香味,是一道时令性很强的小吃,要采摘鲜嫩的艾叶制作,每年清明节都要蒸青团。

艾饺

艾饺是浙江省传统节令小吃之一,步骤简单,很多地方都会制作,把新鲜的艾草洗净、焯水、剁碎,再掺入糯米粉和面粉,制成面团,馅料可甜可咸,有花生芝麻馅,有猪肉春笋馅,香菇、雪菜都可以成为配料,其色泽翠绿,味道清香。

艾草馒头

艾草馒头是将新鲜的艾草,洗净焯水,然后放入破壁机中搅碎,把搅碎的艾草汁倒入面粉中和面,揉成光滑的面团,接下来就可以开始蒸馒头了,上汽蒸15分钟即可,全程没有添加色素,成品绿油油的,一股艾香扑鼻而来,艾香浓郁,嚼起来特别有味,

艾叶粑粑

艾叶粑粑是把艾草洗净焯水,用破壁机打成汁水,倒入糯米粉和粘米粉中,搅拌成面团,按在个人的口味,可以加入适量的白糖,电饼铛刷上一层由,用中小火慢慢烙,色泽金黄,即可出锅,入口鲜香美味,软糯香甜,有淡淡的艾草香味,药食同源。

保存艾草

把新鲜的艾草洗净,放入开水中焯烫一下,马上捞出来,过一遍凉水,挤压出水分,团成一个蔬菜团,分批放入保鲜袋中,马上冷冻起来,想吃随时去取出来,自然解冻即可,做青团、做馒头都没问题。

悬挂艾草

除了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临近端午节前后,很多人还会在门口悬挂艾草,民间认为艾草有驱邪、辟邪的能力,相沿成习,遂成端午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