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彻头彻尾的华人创造,韩式炸酱面为啥风靡韩国

除了泡菜,韩国人也非常喜欢吃炸酱面,在很多的韩剧当中,炸酱面出现的频率并不逊色于其他任何一种食物,在现实中,炸酱面也是韩国人点外卖最多的食物。

甚至于,韩国人还将炸酱面视作与韩服一样的“宝贵文化遗产”。

然而非常尴尬的是,所谓的韩式炸酱面完完全全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是当年前往半岛讨生活的华人移民按照当地人的口味改良而成的。

韩剧里的炸酱面

公元1882年,李朝发生了著名的“壬午兵变”,当时作为李朝宗主的清王朝虽然在西方列强的围攻之下风雨飘摇,但还是出兵帮助李朝王室进行了平叛。

两年后,清朝效仿西方列强,与李朝签订了《仁川华商租界章程》,在仁川港一带拥有了中国近代唯一的海外租界,而这块租界后来逐渐发展成了韩国唐人街

租界确定之后,因为通商与各类工程建设,很多山东的百姓就渡海到了当地谋生,伴随着大量的中原移民,来自中原地区的各种饮食文化也随之一起进入了半岛。

李朝开埠

那时候到仁川的华人,基本上都是在港口码头搬搬扛扛赚辛苦钱的百姓,他们并没有太多的收入吃好东西,而量大管饱又好吃的家乡食物炸酱面就成了首选。

最初出现在仁川的炸酱面,跟现在的韩式炸酱面完全不同,纯粹的中原风味,由于仁川的炸酱面物美价廉,很多吃不起好东西的李朝百姓也纷纷成为食客。

1908年,一位叫于希光的山东青年在仁川开了一家中式餐厅,取名“山东会馆”,这家店被认为是韩国第一家经营炸酱面生意的正规饭店,不再是那种街头摊贩。

仁川的共和春

四年后辛亥革命结束了清王朝,于希光为庆祝祖国的新生,他将饭店改名“共和春”,此后再也没有改过名字,如今这家店被韩国指定为登记文化遗产第246号。

非常可惜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韩国对华人华侨进行了大规模打压,很多华人华侨在韩国受到不公对待处境艰难,共和春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走向了倒闭。

尽管共和春作为一家饭店的历史已经结束了,但如今,共和春曾经所在的建筑物,已经被改成了博物馆,这里依旧能够了解韩式炸酱面的前世今生。

把炸酱面当做象征的韩国人

正所谓入乡随俗,来自中原的美食,要想获得更多本地人的青睐,自然也要做出改变,于是在1948年,共和春一位叫王松山的烟台厨师,发明出了春酱。

王松山按照韩国当地百姓的口味喜好,将焦糖酱放进了甜面酱之中,经过加工,变成了偏甜口的所谓春酱[头条号澹奕],也就是现在韩式炸酱面里那种黑乎乎的酱料。

春酱的诞生极大改变了炸酱面在韩国的命运,从前仅仅在仁川流行的炸酱面,迅速传播到了半岛的各个地方,形成了如今在韩国广受欢迎的美食。

《一起吃饭吧》里的炸酱面

众所周知,半岛这个地方纬度高而且山多地少,为了养活更多的人口,当地基本上种植的就是水稻与各种杂粮,并不怎么出产小麦,面食在以前的半岛是很珍贵的。

由于缺乏食用面食的天然环境,半岛上的居民对于加工面食也并不在行,即便是做个面条也只会切面[头条号澹奕],而中原北方移民带来的面食文化,完全是降维打击。

相较于本土那些面条,山东等地移民制作的炸酱面都是手擀面,口感劲道风味十足,迅速俘获了半岛民众的口味,能够脱颖而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韩式炸酱面

朝鲜战争结束后,因为物资匮乏,大量来自美国的物资进入半岛,比如小麦跟面粉,拉面与炸酱面等面食在半岛真正大行其道,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本地没什么大米可以吃,美国送来的都是面粉,能怎么办,当然是吃面食,炸酱面营养丰富又好吃[头条号澹奕],加上价格很低,所以最受普通民众的欢迎。

尽管韩国很多人把炸酱面当做是韩国食物,还将其作为民族文化,但不可否认韩式炸酱面是彻彻底底的华人发明,是华人厨师为迎合韩国人口味而创造出来的。

《请回答1988》里的炸酱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