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馒头做包子,切记要“三次发酵”,个个“水光肌”,蓬松好味道

嫁作人妇前,我几乎是个面食小白,从来没有碰过面食,因为作为以米饭为主食的南方人,会做面食的微乎其微。

跟老公到部队生活的几年里,跟着北方的嫂子们,爱吃面食的我如鱼得水,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天跟着面食高手们玩各种面食,不知不觉,我也成了亲朋好友口中的“大师”了。

蒸包子做馒头,是面食的基础,而发酵,则是最关键的一步。但其实,要想做出柔软蓬松口感好的馒头包子,光是发一次可不够哦,美美教大家“三次醒发”,保证个个都好吃!

要想蒸出好看的大包子,面团的发酵首先排在第一位。面团如果醒发成功了,这个包子也就基本上算是成功了80%。这里重点来了,很多人醒发面团,就是简单地将面团发起来,然后看着差不多了,就把它擀制成包子皮,然后就开始包包子,其实还是没掌握住里面的诀窍,这就是我们下面要着重介绍的,关于面团的“三次醒发”。没错,面团不是想象当中的只醒发一次,而是三次。

面团的三次醒发,每一次都很重要。咱们就一边做,一边详细说明。

【三次醒发,做出个个水光肌的馒头】

食材:面粉500克 水250克 酵母3克 糖30克 盐3克

做法:

食材准备好,如果气温较低的话,可以放2克泡打粉,发酵会更好。

盆里加入100克水和100克面粉,加入3克酵母,调成面糊,用筷子搅拌成浓厚的面糊状,盖上保鲜膜,如果时间来得及的话,放入冰箱冷藏一个晚上(相当于面包中的中种)

面糊发酵好后,表面会出现很多的小气泡,第一次发酵就完成了,用筷子搅散,加入剩余的面粉和水、糖、盐

揉成面团,盖上保鲜膜,进行第二次发酵(根据室温,夏天三十分钟就差不多了,冬天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

第二次发酵好了,用手戳一下,洞口不坍塌不回缩就表示发酵刚刚好,内部会呈现出絮状。

将发酵好的面团取出来,排气、

当面团中间没有空洞的时候,就表示排气到位了。搓成长条,切小剂子。

如果面团比较大,里面的空气没有完全揉出来的话,那就一个个再仔细搓揉一下,这个步骤可以让馒头表面更光滑,是做出水光肌馒头的关键步骤。不要怕麻烦。直到面团变得更橡皮泥一样柔软就可了。

按扁,擀成圆片。

放入馅料,我用的是红豆馅

收口捏紧。

做好的馒头坯放在蒸锅里进行第三次醒发。

为什么要进行第三次醒发呢?这是很多人不知道也不理解的。

第二次醒发好的面团,里面会呈现出蜂窝状,那是因为在发面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气体,而这个气体咱们已经全部排出去了吗,这样馒头表面才不会坑坑洼洼。

排完气体后的面团又恢复了活性,进行第三次醒发,第三次发酵时间不需要太长,10分钟左右的时间即可。

检查发酵是否到位,观察下,馒头坯子比原来大了两倍,而且用手掂量下,明显变得轻飘飘的就可以开始蒸了。

经过三步醒发,终于可以入锅蒸制啦,根据馒头大小的不同,蒸制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2-15分钟,时间不够或者长了都不好。蒸好后,千万不要立刻掀开锅盖,包子本身是在热蒸汽的环境里,如果突然掀开锅盖,由于温度突然变低、气压突然变小,包子皮很有可能会在瞬间收缩,就会出现发瘪和塌陷的情况了,其实说白了,还是要让它慢慢适应环境。

具体怎么操作呢?很简单,就是关火后让包子继续在锅里焖至3分钟,等温度降低了、蒸汽少了,即可打开锅盖。这样,一锅白胖胖的馒头就可以出锅啦。

试试吧,三次醒发的馒头包子,不仅表面格外光滑,口感也是非常的柔软蓬松哦,组织超赞,喜欢做面食的朋友一定要收藏试试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