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烧烤,像极了一个从小不被看好的孩子

如果说这段时间淄博有什么新闻的话,那一定与“烧烤”脱不开关系,如果说淄博有什么新名片的话,那一定是“烧烤”占主角。

据说济南紧急增加了到淄博的高铁,还据说市政府对烧烤产业亲自下场安排指挥,还据说官方专门为淄博的烧烤出了攻略,总之一切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作为一个从小吃着临淄烧烤长大的人,对它有着不一样的感情。

在小的时候,家庭聚会往往就是生活区门口的烧烤摊,但是往往与“低档次”、“不卫生”、“不健康”等不好的词汇挂钩,直到某一次临淄区治理污染,烧烤店就更成了千夫所指的地方。从那之后,临淄的烧烤只能另谋出路,要么把炭炉改成了电炉,要么迁到“城区”范围以外的边缘地带,自此临淄出现了一个独特的风景线——烧烤广场。

几乎所有的烧烤店,在统一安排下,都聚集到那么两三个地方,扎堆营业。

临淄的烧烤主要有两个特点,其一是现在风靡全网的小炭炉,其二是独特的蘸料和小饼。

小碳炉虽然现在常常以主角的地位出现在口耳相传的“淄博烧烤”中,但其实个人来说烙印更明显的则是蘸料,每家的做法不尽相同,很大程度上,烧烤的好吃与否取决于它。

在临淄,烧烤就像个从小受尽委屈的孩子,不被所有人看好。

甚至面对“健康生活”和“环境治理”的时候差一点成为历史。

但是仍然凭借着强大的生命力,自生自灭到如今。曾经在新疆求学的时候,跟那边的同学聊起过临淄烧烤十分有特色。但那方是新疆,可以说是在烧烤这一项上足以傲视全国的存在。因此换来的往往也是一哂,宛然一种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在里面。

正是这个不仅本地人瞧不上,外地人更是看不起的接地气的餐饮模式,仿佛在一夜之间全国爆火。这大概是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事情。这个模式像极了某些红极一时的网红,莫名其妙他就火了,甚至他自己都是懵的。

群众的审美往往是谁都预料不到的。据说这次淄博烧烤的火爆是因为前些年疫情期间,淄博的疫情前期比较稳定,所以帮助省会济南分担了许多人员隔离。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淄博人,对淄博的热情程度还是有十足信心的。因此可想而知的是省城的隔离人员被照顾的大概不错,其中许多学生就开始立下flag,等疫情结束,来淄博吃一次烧烤。借由新媒体的宣传,一场轰轰烈烈的淄博之旅便提上了日程。

其实呢,淄博临淄作为当年周朝齐国的故都还是蛮有文化底蕴的,前段时间公布的2022年十大考古发现,临淄赵家徐姚遗址赫然在列,我们临淄除了烧烤有滋味,这个城市也同样有滋味的。

家乡被这么多人关注还是与有荣焉的,希望所有在淄博游玩或者想来淄博游玩的朋友都拥有一段美好的旅程。对淄博比较陌生的读者也可以私信笔者,只可惜我张店不熟,临淄的话还是能够指指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