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又一名酒雄起,曾入选名酒,也曾被曝外购基酒,如今再次出发

说到四川的白酒大家一定会想到“五粮液”和“剑南春”,这两款酒可以说是在浓香中一直处于领跑的地位,但其实四川还有一款曾入选中国名酒行列的沱牌酒

沱牌酒是川酒六朵金花中的一员,在八九十年代成为中国名酒后迎来机遇期,并于九十年代中后期达到顶峰,曾一年销量达到50亿瓶,在白酒行业中名列前茅。

可是,后来的沱牌把大部分精力用于品质提升上,对市场营销缺乏探索,而且也没有高端品牌作支撑,品牌形象被拉低,因此逐渐沦为六朵金花中实力和名气最弱的2款白酒之一。

当然,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彷徨后,如今它重整旗鼓,在坚持“舍百斤好酒,得二斤精华”的生态酿酒之路,开始进军白酒高端行列。

何为“生态酿酒”?

它在行业内第一个提出生态酿酒和生态化经营理念,建设全国白酒第一个酿酒生态园区,“生态酿酒”术语被纳入国家执行标准,规范了行业对“生态酿酒”的认识。

在2017年正式将沱牌舍得更改成“舍得酒业”,诠释了中国人对舍得智慧哲学,舍名利如过眼云烟,得生态自然发展。

同年便成立“中国生态酿酒产业技术研究院”进一步拓展生态酿酒的深度和广度,以“生态二字”从原料水源,到窖藏罐装贯穿整个酿酒流程。

舍得酒业拥有6.5万平方公里的酿酒生态酒园,取舍得酒业在射洪市建立的6万亩生态酿酒专用粮食,以源自海拔5588米岷山雪融水,配合独有的“六粮浓香工艺”制作出生态的“黄金酒曲”酿造出更加“醇厚、甘冽、净爽”的舍得酒

可见,沱牌舍得一直在坚守品质,始终以品质作为根基,这是难能可贵的,但即便如此,它的发展道路也比较坎坷。

坎坷的发展历程

去年,舍得酒暴雷,但是舍得酒以拥有全国第一储量12万吨的老酒为卖点,随后被传出根本没有12万吨老酒的储存,而是外购酒精。

这一传闻直接使公司陷入消费者的信任危机之中。

流出这样传言是有人猜测,上世纪90年代,舍得酒业基酒的产能并不大,即便满负荷生产基酒,除掉每年需要用掉的产量以外,最多也就只能剩下每年总产量的10%。

把每年剩余产量贮存至今,量级也达不到所说的12万吨,最多是其中的一半,即6万吨左右。

至于12万吨老酒是否确有其事,舍得给出了解释。

这需要从它的前身“沱牌”说起,沱牌前期销量并不是一直都很好,因此前期生产的基酒基本都是滞销状态,这为后来的舍得酒高端化留下了大量的基酒库存。

而且长期的存放,使这批基酒更具价值,为后来的“老酒战略,老酒卖点”做好了铺路。

传出购买的食用酒精,公司也是有了相应的回应,所购买的食用酒精,均用于公司当时的低价位产品系列。

而舍得酒着眼于中高端产品,因此仍然坚持以“老酒战略”为卖点,以“舍百斤好酒,得二斤精华”为酿造理念标准,坚持生态酿造,生态化经营,再一次出发,用生态酒口碑重新赢得大众消费者的信赖。

在我们的白酒行业中有着许多像舍得沱牌这样曾经遇到危机,但仍然坚持自己最初的理念,最终凤凰涅槃,重获新生,宝丰酒便是其中之一。

宝丰酒也是中国名酒,但发展过程比沱牌还坎坷,但因为体质和内部管理的问题,始终没能走出河南。

这酒已经错过了曾经的辉煌发展时期,但公司经历多次改革后,重新制定了市场方案,坚持原有的酿酒理念,重新建立在消费者心中良好的口碑,使人们重新记起曾经的辉煌时刻。

与之相同的还古道江湖1800,曾经从事幕后基酒酿造30余载,如今台前一鸣惊人。

这款酒是产自有着30多年基酒酿造经验的酒厂,一直在幕后默默无名,只是最近才开始转战台前,打造属于自己的白酒品牌。

它用自身实力,打破白酒多年的酿造规则,开创白酒数字化概念的先河,优选五种粮食为酿造原料,采用创新酿造工艺,运用微生物发酵技术,有效降低酒体中上头物质,时期宿醉之后不头疼,醒酒快。

凭借酒体丰满醇厚,酒香浓郁,倒入杯中酒花绵密持久,入口甘醇净爽的陈酒品质和亲民的定位,很快便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成为了人们口中日常饮用的口粮酒。

白酒生活小贴士:

手机数据线时间久了就会发黑、发黄,我们可以将白酒倒在棉布上,然后慢慢擦拭,这样我们的数据线又可以恢复原本的洁白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