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焖鸡后厨变生化实验室
3 月 12 日,新京报记者冒死拍摄的暗访视频在全网炸开锅。
镜头里,郑州某黄焖鸡加盟店的操作间如同灾难现场:
发黑的牛肉泡在红色液体里 "返老还童",
发酸的香菇在污水池里 "洗澡重生",
更令人作呕的是 —— 顾客吃剩的鸡肉被店员从剩菜桶里捞出,用漏勺抖了抖又倒进新出锅的大锅里!
"我们这叫 ' 资源循环利用 '。" 店员叼着烟卷满不在乎地说。
而在蟑螂横行的洗碗池里,用过的外卖餐盒直接泡在面汤里,油污混合着蟑螂尸体形成诡异的 "浓汤"。
当记者质问健康证时,店长竟掏出一叠伪造证件:"花钱就能办,谁查这个啊?"
那些年我们吃过的黄焖鸡
谁能想到,如今这个让无数人 "闻鸡色变" 的品牌,竟是从济南一家小破店起家。
2011 年,杨铭宇师傅用秘制酱料做出第一锅黄焖鸡,凭借 "三黄鸡 + 香菇 + 青椒" 的黄金组合,迅速在山东掀起排队狂潮。
加盟商趋之若鹜,加盟费从 5 万炒到 20 万,最高峰时全国门店突破 10 万家,连南极科考站都开了分店!
"当时每天数钱数到手抽筋。" 某早期加盟商回忆,"总部根本不管你有没有餐饮经验,只要交钱就给授权。"
这种粗放式扩张埋下致命隐患,2024 年成都某店外卖吃出死老鼠,2023 年郑州 12 名顾客集体中毒,直到这次 "剩菜回锅门",彻底撕开了皇帝的新装。
这种 "赚快钱" 模式正在摧毁整个小吃行业,表面上装修漂亮,窗明几净,实际上不知道后厨藏了多少东西。
"加盟就是割韭菜!" 某业内人士透露,总部收完加盟费就撒手不管,门店为压缩成本不择手段。
如今外卖平台数据显示,黄焖鸡月销量同比暴跌 67%,评论区成了大型 "吐槽大会":"土豆硬得能当凶器!"" 香菇一股抹布味!""米饭里吃出小强腿!"
这个曾经的 "国民顶流",正在经历最惨烈的 "塌房"。
外卖小哥多数不推荐黄焖鸡
这个世界上最了解外卖卫生情况的,大概就是外卖小哥了,来听听外卖小哥对黄焖鸡的评价。
"黄焖鸡?别点了那不能吃!"
一位从业 5 年的外卖小哥向记者透露,他曾亲眼目睹某黄焖鸡加盟店的 "神操作":
外卖订单太多时,店员直接用漏勺从垃圾桶里捞出顾客吃剩的土豆,抖掉汤汁后倒进新炒的锅里
米饭蒸好后故意不盖盖子,让飞虫 "自然增香"
最夸张的是,某天下暴雨,厨房进水导致食材全部泡汤,老板竟把泡发的香菇直接上架,还美其名曰 "水发香菇更鲜嫩"
"我们骑手私下都叫它 ' 毒瘤鸡 '。" 某位小哥说。
"有次取餐时,我看到店长把过期的酱料包拆开,用剪刀刮下酱料重新装袋。"
他还透露,很多加盟商为了降低成本,直接从菜市场买最便宜的 "边角料" 鸡肉,"那些鸡肉颜色发白,连纹路都看不清!"
黄焖鸡的骚操作,只是餐饮江湖的冰山一角。
看看这些 "明星品牌" 的 "光荣事迹":杨国福麻辣烫后厨员工脚踩食材,老鼠在调料柜开派对;
张亮麻辣烫发酸汤底兑自来水,用过的竹签反复涮;
正新鸡排过期鸡排裹粉再炸,油锅里飘着小强尸体......
那些坐在高大尚写字楼里的西装革履光鲜亮丽的白领,大概永远不会想到,他们点的外卖,连外卖小哥都不屑于吃。
还有啥能吃,还有什么外卖可以点?
事发后,小吃总部第一时间道歉了,可是道歉又能怎么样,能把吃下去的东西吐出来吗?
毕竟消费者点外卖的时候不是千里眼,不能看到后厨卫生如何,那么如何避免点到黑暗料理呢?
1. 练就火眼金睛:平时多去常吃的店看看。如果后厨门紧闭,根本看不到里面的情况,扭头就走!宁愿吃泡面也别冒险!
2. 保留证据:发现异物别急着吵架,先拍照录像 @市场监管局,让他们上热搜!
3. 用脚投票:别为了一两块钱给好评,有问题别手软,让黑心商家付出代价!你的每一次差评,都是在拯救其他吃货!
4.别点外卖:自己做,食材新鲜,没有高科技,关键是健康又美味。
不会做的小伙伴们,为你们献上黄焖鸡制作方法,快去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