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御利率下行,终身锁定Ta

2025年07月10日11:12:11 财经 1530

近期看到个关于养老的调研结果,在26835份有效样本中,约有83%的家庭存在养老焦虑而实际储备却严重不足,其中:

1. 40%的家庭不愿意给养老储备做支出

2. 对新型养老金融产品参与度严重不足(个人养老金参与率仅26.73%,商业养老金保险覆盖率不足32%)

3. 70%家庭对养老储备的年投入<5000元

4. 61%的家庭因为担心风险回避养老保险投资

说实话这个分析还是很到位的,“变老”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一件事,毕竟不管我们现在处在什么阶段,人都有老的一天。

大家的焦虑点其实主要就是2个:

一个是养老金的不确定性,未来社保养老金能拿多少钱,我们都是不知道的,因为这个会受个人原因(工作连续性、社保缴费基数),也受外部因素(人口老龄化、延迟退休等)影响,很难有个准数。

另外一个就是,提到养老,大家就会下意识陷入“想现在一口气解决养老问题”的误区,粗略算一笔账,看到得出来的金额顿时倍感焦虑,似乎准备养老就得立马苦哈哈过日子。

矛盾的地方在于,你不去行动,未来养老的不确定还会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决定未来的养老生活品质高低的关键因素,则取决于当下我们做出的每个决策。

我的建议是,可以小步先走起来,既缓解焦虑又不影响生活。

养老本来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讲究的是一个长期规划。

比如,在该吃吃该喝喝不影响生活的情况下,可以每个月强制存一笔钱,然后拿着这笔钱去做包括但不限于银行定存、股票基金、国债、买房、储蓄类保险产品等投资,来钱生钱,确保自己老的时候有一笔确定性的钱。

其实我认为最合适作为养老规划的产品,是养老年金险。

养老年金与跟社保养老金类似,年轻时每年投入一笔钱,等退休后每年/每月定时定量拿一笔养老金,活多久领多久,只要人还在就能领一辈子。

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确定性,区别于社保养老金,我们在买一款年金险的当下,就能知道现在投进去的钱未来能拿回多少,这是在买完当下就写进合同确定下来的,未来该给多少就是多少。

比如最近帮朋友研究的一款产品,叫大家慧选2025,这可是款不得多见的好产品。

抵御利率下行,终身锁定Ta - 天天要闻

它有2个领取计划,计划一是开始领取后,保证能领取20年,哪怕领了没几年人不在了,保险公司也会把剩下年份该领的钱一次性赔给家人,意味着我们至少能拿到20年应领总额。

如果30岁男性每年交3万,累计交10年的话,从60岁开始,每年能领到27045元,这笔钱最长能领到106岁,约等于一辈子。

抵御利率下行,终身锁定Ta - 天天要闻

70岁时累计领取29.75万,80岁时累计领取56.49万,90岁累计领取达到83.84万。

活多久就领多久,等到106岁时已经领取127万,达到已交保费的4倍+。

计划二是无保证领取,但每年领取的金额会更高,还是以30岁男性每年交3万,累计交10年为例,等60岁开始每年领取29298元,比计划一每年多领2000+元的年金。

整体看下来我个人会更倾向选计划一,因为计划二存在不确定性。

比如领退休金第10年就去世了,此时计划一累计领取29.75万,还有应领未领的10年合计27.04万,加在一起累计能领50万+,但计划二只有累计领取32.22万,考虑到寿命长短具有不确定性,我宁愿选择确定性更强的。

除此之外,大家慧选2025基本没有什么投保门槛,支持0-65岁的人购买,买的时候不用进行任何健康告知,最低起投金额只要2000元,小资金也能积少成多。

还是那个原则,养老这件事只能长期规划,多数人都要生活,想当下一口气将未来养老的问题解决显然不可能。

最好的方式就在处于事业上升期的阶段,系统性、有规划的,去渐进式的给未来的养老做准备,哪怕每年存个1万元也不嫌少,将交费时间拉长到20年,累计也投入到养老储备的资金也达到了20万。

等到了退休后,每年在退休金的基础上还能多领一笔年金作为补充,过上体面的老年生活。

对于养老规划,建议是越早越好,如果这一会犯拖延症,就只能一直错过,等年纪大了再开始准备那就来不及了。

希望大家都能抓住这次机会,毕竟除了年金等理财保险,市面上也很难再找到可以锁定一辈子利率的产品了。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多元配置FOF:全球市场波动下的“避风港” - 天天要闻

多元配置FOF:全球市场波动下的“避风港”

在刚刚过去的2025年上半年里,全球金融市场仿佛置身于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以色列突然对伊朗动手,袭击了伊朗相关重要设施。受此影响,国际黄金价格大幅上涨,每盎司一度突破3440美元,国际原油价格也大幅飙升至每桶78美元。
又一条“关键通道”来了,改写西部“出海版图”? - 天天要闻

又一条“关键通道”来了,改写西部“出海版图”?

每经记者:肖纯 每经编辑:杨欢图片来源:摄图网_507754460一条新的物流通道正在改写中国西南的“出海版图”。就在几天前,集装箱列车“郑和号”从昆明晋宁启程,经老挝万象、泰国拉廊港,最终抵达孟加拉国吉大港。
突发!近11万人爆仓 - 天天要闻

突发!近11万人爆仓

7月9日,比特币首次触及112000美元,刷新历史新高。比特币盘中涨幅最高达3%,今年迄今涨幅约为19%。加密货币的反弹并非孤立现象,英伟达(NVDA.O)在周三盘中一度突破4万亿美元市值,并推动纳指创下历史最高收盘价。英伟达成为首家市值突
政策高频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 天天要闻

政策高频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申万宏源宏观关注、加星,第一时间接收推送!文 | 赵伟、贾东旭、侯倩楠、耿佩璇 联系人 | 侯倩楠报告正文 2.政策高频: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2.1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7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连续两日施压 特朗普再催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降息 - 天天要闻

连续两日施压 特朗普再催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降息

当地时间7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上发文,再度敦促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降息。△特朗普(资料图)此前一天,特朗普于9日在社交媒体平台发文,批评美联储当前的利率政策,称美联储设定的利率至少偏高3个百分点,利率每个百分点每年给美国造成了3600亿美元的再融资成本。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报...
双双预计净利润翻倍!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上半年业绩为“南北船”合并添彩头 - 天天要闻

双双预计净利润翻倍!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上半年业绩为“南北船”合并添彩头

每经记者:张韵 每经编辑:文多7月10日晚间,中国船舶(SH600150)、中国重工(SH601989)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两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大幅增长。中国船舶的预计净利润规模高于中国重工,中国重工的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速则快于中国船舶。图片来源:中国船舶公告截图图片来源:中国重工公告截图具体来看,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