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有意无意刷过部分电商平台的“超低价名酒”、“破价补贴家人”等极度诱人的店铺信息,让人极易冲动消费,“一键下单”。
但这些捡漏机会真假如何?福利是否真实?
这不,“3·15”前夕,五粮液就率先响起了打假“自己”第一枪。
3月13日晚间,五粮液发了个紧急声明,称在拼多多店铺卖到五粮液都是假货!
“近期,公司接到多名消费者关于低价从“拼多多”平台购买的五粮液产品真伪咨询。经公司核实,该平台多家店铺销售的五粮液产品为假冒,上述行为严重损害了五粮液声誉及消费者权益。
目前,公司尚未在“拼多多”平台开设“五粮液官方旗舰店”,也未授权任何商家在“拼多多”平台开设的店铺名称中使用“五粮液”。”

与此同时,五粮液还在官网上公布了电商销售渠道包含京东、天猫、抖音苏宁、微信、快手等多个电商平台,唯独缺了拼多多。
在声明最后,五粮液还表示,将会持续对“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店铺销售假冒五粮液产品的行为进行清查,一旦发现该等违法店铺,将对违法店铺及存在过错的电商平台采取行政举报、投诉或司法途径严肃追究其法律责任。
3·15行动在即,五粮液打假声明一出就迅速引起广大网友的激烈讨论。
有网友嘲讽,竟然有人敢在拼多多上买高档白酒,活该被骗。
也有网友猜测是因为拼多多低价卖酒把五粮液惹急了。
还有网友预言,“五粮液这个声明将引发骨牌效应,多家知名厂商将会跟进发表类似声明。”
紧随其后,拼多多官方的回应也是相当迅速。
“百亿补贴商品支持假一罚十,若消费者收到商品后存在质疑,可提供相关凭证,平台会介入严肃处理。”
同时,拼多多还表示,平台对卖家售卖假冒品牌的处罚措施,包括商品下架、全店下架、清退等。拼多多将坚决打击侵权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双方各执一词,这到底是谁的问题?
以“五粮液”为关键词在拼多多上搜索,会发现并没有带有“五粮液”字样的店铺名,不过确实存在多个酒类专卖店在售卖五粮液产品,其中简介中还有明显的“品牌官方授权”字样。
许多还是参与平台百亿补贴活动的黑标店铺。
按理来说,百亿补贴都是有正品和售后保障的,应该不会踩雷。
可据部分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反馈的情况来看,他们买的假五粮液确实是拼多多的百亿补贴商品。

网络上还有不少人留言,“拼XX假货太多,一不小心就中招”、“平台准入门槛低,商家良莠不齐,假酒问题屡见不鲜”。
所以,拼多多这不成自己打自己脸了吗?
而且五粮液此次打假,接下来多多少少会对拼多多一直推动的“百亿补贴”战略造成影响。在“百亿补贴”中,拼多多辅以“正品保障、买贵必赔、假一赔十”等服务承诺就是为了建立和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度。
现在,这个信任度恐怕要大打折扣。
不过对此,有网友提出疑问,为什么五粮液不在拼多多上开设自己的官方旗舰店,这样对消费者来说也更有保障。
拼多多的特点是什么?是便宜,是低价。低端认知在消费者心里根深蒂固。
如果大牌入驻拼多多,不仅会被指掉价,还可能会扰乱高端市场的价格平衡,甚至引起市场的恶意竞争。
这显然不是五粮液想要的。
另外,要知道作为一款高端白酒,首先要确保产品价格稳定,以维护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在经销商体系内,五粮液有着严格的控价措施,低于970元销售则被视为低价,一旦被查,每箱酒会被扣减900元的补贴。
今年年前的时候,五粮液才刚刚宣布官方涨价,以大单品八代普五为例,提价后的普五出厂价为1019元/瓶,但在拼多多平台上的售价居然为876元/瓶,比五粮液规定的底线低了近100元。
所以,五粮液为何特意选在3·15前夕公开“手撕”拼多多?
除了单纯打假拼多多因素之外,这种未经五粮液授权还利用百亿补贴推行低价吸引消费者眼球,特别是商品质量良莠不齐,不但损害了消费者权益,还让品牌声誉遭受极大影响,最终惹恼了五粮液。
其实,五粮液并不是第一个被拼多多“碰瓷”的白酒品牌。早在2019年,拼多多就因涉嫌在平台销售“假茅台”而被茅台集团起诉过。
其中,最让拼多多“社死”的莫过于2021年7月特斯拉在微博上公开跟拼多多划清界限一事。在此之前,拼多多发起的“百亿补贴”里亮相的大牌跟特斯拉的反应如出一辙,腾讯Nintendo、AMD、威刚、海蓝之谜、戴森、苹果等等品牌商纷纷声明,拼多多上的产品并未得到品牌方的授权。

拼多多发端于三四线城市,自诞生以来就被贴上了“便宜货”、“低端”、“山寨”等标签。创始人黄峥很清楚消费者对拼多多的评价,他面对媒体采访直言不讳:“投广告就是为了告诉消费者我不是骗子”。

于是,为了提升用户信任度,近几年,拼多多一直在努力提升品牌形象。
早于2018年9月,拼多多就在主页中心放置了“品牌馆”窗口,一次性呈现了503个品牌的入口。从品控入手,引入更多品牌商品,提高商品质量标准,以期改善“假货”问题。
2018年底,拼多多又在全行业率先推出“新品牌计划”,意在以“拼品牌”模式帮助中小微制造企业走出“有优质产能,无自主品牌”的困境。
2019年年初,拼多多推出“假一赔十”消费者赔付金制度,初衷也是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遏制假冒伪劣产品的销售。之后的二季度,拼多多针对品牌商品推出“百亿补贴”,目的是发力品牌营销并向高端用户渗透。

2023年8月,拼多多再次升级推出的“拼品牌扶持计划”,将优质商家、品牌商家放到了更重要的位置。
这些多少印证了一点,拼多多想要扭转“低质量”“山寨”的负面形象。
事实上,最近几年在消费降级的趋势下,拼多多的风评确实得到了很大逆转。去年双十一,拼多多“百亿补贴”的用户规模已经突破了6.2亿。
如今好的用户心智成为拼多多最宝贵的资产,但也可能在旦夕之间消失殆尽。
显然,五粮液这一次打假“自己”,突出了拼多多品控方面所面临的考验。如何让假货乱象消退,消费者放心消费,已成为拼多多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