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大模型深陷抄袭门,华为技术人设或临崩塌

2025年07月07日07:00:18 财经 3139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0.927的相似度,正在撕开华为技术的遮羞布……

当开源代码的“擦边球”遇上大国科技博弈,一场看似寻常的技术争议,正在将华为推向舆论风暴中心。GitHub最新报告显示,华为盘古Pro MoE模型与阿里Qwen-2.5L4B模型的注意力参数相似度高达0.927(行业阈值0.7),更惊人的是,其代码库中赫然标注着“Copyright 2024 Alibaba Group”的版权声明。这场“开源合规”与“技术剽窃”的争论,正在撕碎华为苦心经营多年的“技术自研”人设。

盘古大模型深陷抄袭门,华为技术人设或临崩塌 - 天天要闻

证据确凿,0.927只是“巧合”?

6月30日,华为云开源发布了包括70亿参数稠密模型与720亿参数混合专家模型(盘古 Pro MoE)等成果。模型发布后立刻引发了业内广泛关注,而在各媒体平台上也“不出意外”的对华为盘古不吝赞美。

不过很快,质疑的声音就出现了。7月4日,一名研究者在GitHub发布“LLM‑Fingerprint”研究报告指出,通过“模型指纹”技术分析发现,盘古Pro MoE的注意力层参数与阿里Qwen模型存在显著重叠,甚至在部分模块达到逐层复现的程度。业内人士指出,这种相似性已远超“参考开源代码”的合理范畴,更接近“参数迁移”。

而更直接的“实锤”来自华为开源代码仓库——部分核心模块赫然标注着阿里Qwen的版权信息。尽管华为辩称“遵循开源协议”,但根据Apache 2.0协议规定,商用场景下二次分发需明确声明修改来源,而华为并未在商业版模型中履行这一义务。

紧急声明,合规还是狡辩?

7月5日,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紧急发布声明。声称“盘古Pro MoE基于升腾硬件自主研发”,并非基于其他厂商模型增量训练而来。团队还强调,模型在架构设计上提出了分组混合专家模型(MoGE),解决了大规模分布式训练的负载均衡难题,属于关键创新。

不过,华为承认部分基础组件代码参考了开源实践,但严格遵循开源许可证要求。并强调,在代码中标注版权声明,是行业通用实践。但吊诡的是,华为拒绝公布训练日志、数据集来源等关键信息。对比阿里Qwen的透明化开源流程,如公开预训练数据清单,这样的操作也让华为的辩解显得苍白无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不是华为第一次面对抄袭的质疑。翻开华为技术史,2023年,思科指控华为抄袭其路由器代码,华为以“纯属巧合”回应,最终以和解告终;2009年,华为被指抄袭Quintel的“per user tilt”专利技术,并在专利申请文件中未删除对方公司名称;2016年,华为宣传Polar码为“自研”,实则从土耳其教授处购买专利;2021年,鸿蒙系统被扒出AOSP内核,遭遇“套壳安卓”质疑,直至鸿蒙NEXT完全洗白。此次“抄袭门”被网友戏称为“历史重演”,甚至有人调侃:“华为的创新就是把别人的轮子擦亮打上logo。”

开源挡剑,行业信任恐遭重创

此次事件争议的焦点在于,“开源代码的使用是否构成抄袭?”

华为的逻辑是:开源代码的合理借鉴是行业惯例,只要遵循许可证要求并标注来源,就不算剽窃。这一立场在开源社区内有一定合理性——例如Linux内核、PyTorch等开源项目本身也依赖大量第三方代码。

但质疑者认为,若两个模型在核心参数分布上出现异常相似性(如0.927),仅靠“开源代码”解释难以令人信服。尤其在当前AI模型训练成本高昂的背景下,直接复制参数结构可能比重新训练更高效,这使得“巧合”的可能性降低。

有业内人士指出,开源不等于无主之地,华为的行为暴露了其对开源精神的误解,合规不是挡箭牌,尊重原创才是底线。“开源≠无限制复用”,使用需遵守协议,如需商业化部署,必须进行明确著录并可能需授权。

该人士同时表示,此次事件揭开了AI行业“伪创新”的遮羞布,部分厂商通过“微调+代码混淆”将开源模型包装成自研产品,形成“国产替代”假象,影响恶劣。随着国产大模型竞争白热化,应加快构建“开源合规指引”“行业自律标准”,避免“套壳炒模”的负面路径。

待续未完,华为技术人设或崩塌

目前,围绕盘古是否抄袭的讨论仍在发酵,除华为紧急声明,阿里巴巴方面尚未对事件公开表态。不过,无论结果如何,华为都可能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若华为能通过技术细节公开、第三方审计等方式证明其清白,或许能化解危机;反之,若处理不当,可能进一步削弱其“技术自研”的公信力。

众所周知,华为长期以“技术自研”“民族脊梁”形象示人。这本质就是一种营销策略:通过强调国产替代和开放合作,争取政策支持和用户认同。然而,在AI技术高度复杂化、竞争激烈的当下,技术争议可能成为其人设的“阿喀琉斯之踵”。

就在刚刚,疑似华为大模型团队的内部技术人员发文,揭露了其内部管理混乱,小模型团队抄袭成瘾的大瓜。一边标榜“向死而生”的创新精神,一边陷入“拿来主义”争议,完全撕裂的价值观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更有人直言,“抄袭一时爽,人设火葬场!”

盘古大模型深陷抄袭门,华为技术人设或临崩塌 - 天天要闻

抄袭没未来,高管回旋镖式神预言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在内部讲话中强调:“没有创新,要在高科技行业中生存下去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曾被华为的众多支持者奉为金句。如今,这番话被有些网友拿来反讽:“看来任总说的‘创新’,是指抄作业的创新?”

更大的回旋镖是,余承东曾在某次活动中措辞激烈的痛斥抄袭行为,并高调喊话友商“靠抄袭是没有未来的”。

但开源不是抄袭的温床,技术自信更不该建立在别人的代码之上。我们期待华为给出经得起推敲的解释,而非用“合规”二字掩盖创新惰性。毕竟,靠抄袭收割民族情怀的时代,早已过去了。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网红品牌突然宣布:正式关停!曾红极一时 - 天天要闻

网红品牌突然宣布:正式关停!曾红极一时

韩国美妆巨头爱茉莉太平洋(Amorepacific)近日宣布关闭旗下品牌悦诗风吟(Innisfree)的天猫海外旗舰店,店铺商品已全部下架,仅保留中国本土生产的商品在线销售。该海外旗舰店曾拥有超35.5万粉丝,但近年受中国本土美妆品牌崛起及
2000+经销商撑起123亿收入,“速冻一哥”港股上市! - 天天要闻

2000+经销商撑起123亿收入,“速冻一哥”港股上市!

7月4日,速冻龙头安井食品(02648.HK )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而早在2017年,安井食品就已在上交所上市。此次顺利登陆港股,也意味着安井食品正式成为速冻食品行业里,首家“A+H”股双重上市的企业。安井食品的H股发行价为60港元/股,上市首日破发,截至7月4日收盘,安井食品的股价定格为57港元/股,市值超189亿港元。01.速...
中国大地保险被罚22万元 - 天天要闻

中国大地保险被罚22万元

【大河财立方消息】7月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披露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因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保险费回扣或者其他利益,被罚款22万元。
济宁银行四维服务体系护航外贸企业“扬帆出海” - 天天要闻

济宁银行四维服务体系护航外贸企业“扬帆出海”

“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启动以来,济宁银行以“千企万户大走访”为行动引擎,锚定科创、小微、产业链及外贸等市场主体,通过“专班对接+网格走访+定制服务”创新模式,构建全链条金融服务体系,为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破局突围”注入强劲动能。
鑫闻界|央行罚单“送”到海尔消金 - 天天要闻

鑫闻界|央行罚单“送”到海尔消金

这个7月,央行罚单“送”到海尔消费金融。日前,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披露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信息,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因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被处罚款25万元。处罚决定日期为2025年6月,公示期限3年。
高盛谈“反内卷”:钢铁、水泥业利润有望改善 - 天天要闻

高盛谈“反内卷”:钢铁、水泥业利润有望改善

“反内卷”正在进行时,钢铁、水泥业利润有望改善。据追风交易台消息,高盛7月5日发布的研报显示,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释放了重要政策信号,明确提出要发展“统一大市场”,并首次明确提及打击企业间“过度激烈竞争”导致的价格下跌问题。据澎湃近日报道,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对推进全国统...
AH股震荡下跌!创业板跌1%,稳定币概念活跃,恒科指跌1%,阿里京东美团齐跌,国债上涨,商品下跌 - 天天要闻

AH股震荡下跌!创业板跌1%,稳定币概念活跃,恒科指跌1%,阿里京东美团齐跌,国债上涨,商品下跌

7月7日周一,A股早盘低开,三大股指小幅下跌,创业板跌1%,稳定币概念再度活跃,多元金融、房地产等板块走强。港股同样低开,恒指、恒科指也下跌,京东、美团、阿里巴巴齐跌,茶饮股反弹。债市方面,国债期货上涨,商品方面,国内商品期货回落。核心市场走势:A股:截止发稿,沪指跌0.17%,深成指跌0.57%,创业板指跌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