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冷宇 图据盐边公安
2024年底,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公安局破获一起涉案金额超100万元的破坏野生兰草资源案,抓获涉案人员26人,查扣野生兰草6100余株,其中3500余株被鉴定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这是2021年9月我国将兰草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以后,当地破获的首例规模较大的盗挖野生兰草案。
涉案野生兰草
7月7日,封面新闻记者从攀枝花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目前,该案被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的16人,已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至三年,缓刑二年六个月至四年,涉案的3559株野生兰草,已被种回山上。
男子网上售卖野生兰草
牵出一个横跨川滇两省的盗挖团伙
2022年9月,盐边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在工作中发现,在某社交平台,有一名用户经常发布买卖野生兰草的信息。
一年前,2021年9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正式发布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除兔耳兰外的所有野生兰花属,均被列入国家一级或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若该用户售卖的兰草是野生的,那么,其行为涉嫌违法。经办案民警核实确定,涉事账号的用户是盐边县红宝乡某村村民沙某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沙某才会从山上采挖野生兰草,以及从当地村民沙某军等人手中购买野生兰草,并将它们培植于家中。待在网上完成交易后,他便将野生兰草邮寄给购买者,或联系客户直接到其家中选购野生兰草。
“经进一步梳理发现,一个以盐边县红宝乡为非法采挖、培植、销售点,长期通过线上、线下非法买卖野生兰草获利的犯罪团伙逐渐浮出水面。”据办案民警介绍,该案涉案人员除涉及四川攀枝花、凉山外,还涉及云南昆明、迪庆、保山、楚雄等地,人员30余人。
封面新闻记者获取的相关文书显示,2017年5月,沙某才开始了采挖、收购、售卖野生兰草的生意,2019年12月,沙某军开始采挖野生兰草并出售。在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出台后,他们未停止相关行为。
相关证据表示,该案所涉及的人员大部分都是多年的兰草爱好者,且长期从事兰草的交易、培植,“均于2019年底或2020年初就听说国家要立法保护天然野生兰、莲瓣兰、春兰等”,且“明知涉案兰草为野生兰草”。
涉案野生兰草
野生兰草经人工培育后并未改变野生属性
3500余株被鉴定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2023年7月,办案民警将驾车到盐边县与沙某才、沙某军等人进行野生兰草交易的相关犯罪嫌疑人7人抓获,查获车内已交易的疑似野生莲瓣兰13株。另外,分别在嫌疑人沙某才、沙某军等人家中查扣疑似莲瓣兰1559株、莎叶兰1563株、兔耳兰15株。
2023年8月,办案民警辗转云南省多地,将在沙某才处网购野生兰草的5名犯罪嫌疑人抓获,查扣从沙某才处购买的疑似野生莲瓣兰、莎叶兰共计101株,嫌疑人在当地采买的疑似野生莎叶兰、莲瓣兰、兔耳兰共计2259株。
2023年10月,“沙某才等人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被四川省公安厅挂牌督办。2024年6月,办案民警奔赴凉山州会理市、盐源县山区对在沙某才处网购野生兰草的嫌疑人进行收网,抓获犯罪嫌疑人14人,查扣从沙某才处购买的疑似野生莲瓣兰494株、莎叶兰168株。
至此,该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6人,查扣疑似野生莲瓣兰、莎叶兰、兔耳兰等野生兰草共计6100余株。经分类、随机提样、送检鉴定,确定其中1913株野生莲瓣兰、1646株野生莎叶兰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该案所涉及的兰草交易价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相较于多年前的“天价兰草”,相对“平价”。
对于多名被告人购买的野生兰草数量与实际扣押数量不一致的情况,攀枝花市中级人民法院表示,“对于有证据能够印证的部分被告人购买兰草进行培育后,新萌发的兰草,虽经人工培育,但并未改变兰草野生的属性,也属于野生兰草。”
涉案野生兰草
16人获刑
查扣的野生兰草种回了山上
此案是2021年9月7日我国将兰草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以后,在攀枝花市范围内破获的首例规模较大的盗挖野生兰草案。
2024年底,攀枝花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此案后认为,被告人沙某才、沙某军等16人明知野生兰草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未经许可,违反国家规定,非法采挖、销售、购买野生莲瓣兰和野生莎叶兰,其行为均已构成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
最终,法院判处沙某才、沙某军等16名被告人犯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至三年,缓刑二年六个月至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至10000元,追缴相关违法所得。
此外,对于公安机关扣押在案的兰草,其中有证据证实的被告人采挖、销售、购买的野生莲瓣兰1913株、野生莎叶兰1646株予以没收,交由专业林草机构予以移植保护。
7月9日,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案涉及的野生兰草已种回了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