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幸福百色4p
都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一向身体康健的父亲突然病倒了,弟弟把他紧急送去了医院,医生告诉弟弟父亲的情况不太好,需要手术。可我们没想到的是,父亲给家里的人都交了农合,唯独没有给他自己买,他说他身体很好,想着没什么事,想省了这笔钱。
得知父亲生病的消息,我心里有些发慌,一下子变得六神无主起来。
公公和婆婆看出了我的焦虑,问了我情况后,婆婆默不作声给我的支付宝里转了五万块钱:“我给你转了点钱,你拿去给你爸看病,你们今年刚买了车子,又生了老二,我想你们手里应该也没啥钱,这会你爸住院正是花钱的时候。”
我惊讶地看着婆婆,婆婆却笑着对我说:“你啥也别多想,孩子们有我和你公公照看着,要是医院那边费用不够,你再和我们说,钱的事咱们一起想办法。”
婆婆这句暖心的话,让我听了眼泪瞬间止不住流下来,我对婆婆说:“妈,钱我先拿去用了,等我有钱我再还给你。”
公公听了却立马制止了我:“一家人还说啥还不还的?我们的不就是你们的?快去医院看看你爸,有啥消息给我们来个电话,让我们也放心点。”
我点了点头,跟老公两人开着车子直接朝市里的医院奔去。
或许很多人不理解,为何我的公婆会和我父母关系这么好,其实这也源于当年我和老公结婚的时候我爸和我妈做的一件事。
我今年40岁,我有个比我小五岁的弟弟,我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他们一辈子就靠着土里刨食过日子。
父亲会在不忙的时候去工地上打点零工赚点零花钱补贴家用,母亲就像大多数农村妇女一样,忙完田里又忙家里。
母亲很贤惠,也很会持家,家里鸡鸭成群,还养了几头猪,母亲说我们农民家庭,没别的本事,只能想法子多养点家禽走畜,多一条经济来源。
我和弟弟都念了高中,高中毕业后我没考上大学就跟着别人出去打工了,那会我把打工的钱寄回来给弟弟上学,奈何我们姐弟俩都不是读书的料,弟弟也没考上大学。
父亲让弟弟去学了一门手艺,他说他这辈子就是吃了没有手艺的苦,所以让我妈跟了他过了一辈子苦日子。
可我母亲却说她很知足,还有日子过得不如我们的大把的是。
我23岁那年,村里有个媒婆跟我父母说,她娘家那边有个老实的男孩子,跟我很配。她对我爸妈说:“你家姑娘人老实,找太活跳的男孩她管不住,我觉得那男孩子特别好。”
母亲没有拒绝媒婆的好意,说让她试试看。
我和老公就这样见面了,说来奇怪,我对他不是很排斥,在我没见他的时候,媒婆跟我说他话不多,可我见了他后,他嘴巴吧啦吧啦就没停过。
他很坦诚,媒婆没跟我们说的情况他都告诉我了:“我家条件不是特别好,但是你放心我们会努力把日子过好的!”
我后来和父亲说了这事,父亲说:“咱们家也没比他们家好太多,差不多就行。再说这男孩子实诚,比那些吹牛说大话的好多了。”
老公家里他是老二,他还有个姐姐嫁到了隔壁镇上。
公婆和我父母一样,在当地都属于老实的人。公公话不多,是个木匠师傅,在我和老公相亲的前一年,婆家才刚刚建了一栋新房子。
我的两个姨妈当时听说婆家建房还欠了债,立马劝母亲让她退了这门亲事。
姨妈们说不能让我嫁过去就给人家还债,他们还说婆家没钱可以不要急着娶媳妇。
但这些话被父亲一口拒绝了:“俩孩子都中意彼此,这是最难得的。去年建房欠点债这不很正常的吗?起码我闺女过去不用建房子了,建房辛不辛苦你们都知道,不用建房就轻松一大半。再说他们俩年轻,只要心往一块儿,不怕这点外债。”
姨妈看劝不动我爸,就背地里跟我妈说,但我妈也谢绝了姨妈他们的好意,她说她很支持我父亲的做法。
我和老公是在那年年底结婚的,结婚的时候,父亲没有要求婆家给多少彩礼,而是让公婆看着给点就行。
公婆在我们结婚前两天过来送聘礼的时候,他们带来了26888的彩礼,还给我买了三金首饰。
公婆一直和我父亲道歉:“亲家,实在对不住,按理说这点钱实在拿不出手…”
父亲没让公婆说下去,他提前打断了公婆的话:“亲家,咱们事已经成了,也是一家人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多少都是你们的心意。我们都很满意。”
结婚的头一天晚上,父亲和母亲把我拉到一边,把彩礼里面的2万放到了我的箱子里当压箱礼,父亲又给我拿了2万,不仅如此他还给我们买了6套床上用品和棉被。
父亲对我说:“这两万你到时候还给你公婆,他们不容易,刚建了房又立马娶媳妇,还能凑这些彩礼过来,看得出来他们尽力了。这钱给他们去还债。我和你妈给你添的这两万,是资助你们小两口过日子的。钱不多,也是我和你妈的一点意思。”
婚礼当天晚上,我把那两万给了公婆,并转达了我父亲的意思。
公婆死活不肯要,他们对我说:“孩子,这钱是我们给你爸妈的彩礼,他们带大你不容易,至于我们欠债,那是我们的事,你们也不用为我们担心。我们既然借了,我们就会负责到底。我们还年轻,还能干得动,我算了下,再努力两年我们也就能缓过来了。”
我再三坚持下,公婆最后还是收了那个钱,从那以后公公每次只要拿了工资他都会三百五百给我拿零花钱。
我不要,但公婆硬塞给我。我回家跟父母说起这事,还被父亲狠狠训了一顿:“你好意思让人家长辈赚钱给你花?你们老大不小了,不能总伸着脖子指望老人。他们年纪越来越大,还能干几年?”
每次过节我回娘家,公婆都会早早给我把礼物准备好,我要给他们拿钱,他们却怎么也不肯收。
这些年,娘家父母和公婆相处得特别和谐。
婆婆早些年在家里开了个麻将馆顺带做点小生意。
公公依旧跟着别人在工地上做木工,婆婆总说我是他们的福星,自从我嫁过来,家里的日子肉眼可见的好起来了。
家里的买啥东西我和婆婆总是抢着买回来,婆婆跟我们说:“你们现在正在养孩子的时候,钱留着给孩子花,我们老人没啥地方花钱,在我们能力范围内尽量给你们添一点,给你们减轻点负担。”
曾经劝我们退婚的姨妈,现在也羡慕我嫁了个好婆家。
前不久,我正上班,突然接到弟弟打来的电话,他说父亲突然晕倒了送去了医院,医生说有些麻烦,他把父亲送去了市里。
我回家后,眼尖的婆婆立马察觉出我的不对。
她问了我几次,我才跟婆婆说出实话,这就有了开头那一幕。
我和老公去了医院后,弟弟告诉我父亲要手术,但没有农合,所以费用需要全部自费。
“钱,我们一起想办法,我这里有五万,你先拿去,少了咱们再法子!”我把钱转给了弟弟。
父亲在医院住了十来天回来的那天,公婆就带着孩子们还买了很多东西来看公公了。
不仅如此,姑姐夫妻俩也跟着一起来我娘家看望我父亲。
公婆临走的时候,他们还有姑姐硬给我爸塞了个大红包。
父亲总跟我说:“你公婆还有姑姐的这份人情太重了,我们都还不起。”
现在想来,其实我才是那个最幸福的人。不管是娘家还是婆家,他们都在尽他们的能力托举我们。双方的父母都希望我们的小家庭能越过越好。
我越来越相信,只有同频共振的人才会相处得越来越顺,也只有双向奔赴的善良才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