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开心,爸妈愁坏!短视频模仿——家长最担心的“新隐患”

2019年10月06日21:20:11 情感 1603

不知道现在的家长们有没有类似的体验,每当我在大街上行走时,看到一些孩子举着手机和家长谈论起某些短视频网站时,我就不由得一阵背后一凉,走路也要绕开他们,生怕他们突然模仿视频里做出什么奇怪的举动……

诚然,我的偏见稍稍有点重,但也不过是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毕竟孩子是天真活泼的,他们的小脑袋瓜很无辜,一时的心血来潮并不代表他们不善良。

我只觉得除了选择原谅之外,更加优秀的是一开始就不要给他们机会,大意去靠近他们。因此即使是在公交车上听到有孩子在看视频,我也会默默地站远一些,若是在火车上看到,便不得安睡,需要时刻关注着这些要和自己近距离相处几个小时的小祖宗们,怕他们突然跳起来向我扔东西。

孩子开心,爸妈愁坏!短视频模仿——家长最担心的“新隐患” - 天天要闻

当发现自己有这样避之不及的心态时,我不禁感到有些悲伤。

小孩子是天真烂漫的年纪,在泰戈尔的诗中,他们是会上学的花儿,一朵朵跑来,团聚在一起,让人看到就会感到开心,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怪物一样需要我躲避的群体了呢?

但是现实令人唏嘘不已:2019年8月22日,两个女生在家中模仿短视频用易拉罐制作爆米花,其中一人全身烧伤程度达到13%,另一人全身特重度烧伤,烧伤面积达96%,最终于9月5日上午11时离世。

至于曾经的种种案例也令人震惊,有6岁的孩子模仿视频把自己卡进墙壁中,最终被119救出;有模仿视频的儿童用刀背劈东西伤到自己的;有模仿整人游戏"胶带粘门"的孩子将自己年幼的弟弟摔伤的……

孩子懂自己在做什么吗

不懂。

孩子开心,爸妈愁坏!短视频模仿——家长最担心的“新隐患” - 天天要闻

我们很多人在面对"模仿视频"这样的话题时,总是会非常轻蔑地认为"怎么可能会去模仿呢,看起来就很危险,傻子才会去做",但事实证明即使是多数人一看到就觉得很危险的行为,也有很多成年人去模仿。

孩子开心,爸妈愁坏!短视频模仿——家长最担心的“新隐患” - 天天要闻

比如,某些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去模仿"孩子弯腰将双手从腿中间伸出去,大人抓住孩子的手向上提,将孩子180度翻转拉起来抱在怀里"的动作,有报道称,武汉的一位父亲在翻转女儿的时候失手,孩子头部着地,脊椎严重受损。

大人如此,何况是孩子?

那么,大人理智,孩子就"懂事"吗?还是一样的回答——不懂。

我们很多人对于儿童安全教育的疏忽,是源于对孩子的处境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我们都知道,孩子从0-6岁的婴幼儿时期,是在家长的精心呵护下成长的,在这个过程中,多数"靠谱"的家长都会从小注意孩子的安全问题,并且极力避免孩子接触到尖锐的物品、禁止孩子在高处攀爬等等,尤其对于孩子的小玩具,更是格外关注,生怕自己一个没留神,孩子就把小玩具放进嘴里吃了。

所以,当孩子进入6-12岁的儿童阶段时,他们对于"危险"其实是没有一个准确的认知的,他们对于"危险"的躲避,仅仅是靠着自己动物性的本能和直觉,以及在父母的教育下长年累月的习惯。

当一个孩子打开猎奇有趣的短视频时,他就像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孩子是不会第一时间感受到视频中的行为有什么危险之处,而是自己的探索欲和好奇心被大大地激发了,心中兴奋冲动,简直立刻就想去尝试。

孩子开心,爸妈愁坏!短视频模仿——家长最担心的“新隐患” - 天天要闻

——然而这尝试在他们的眼中仿佛是不存在代价的。

二、为什么孩子不会害怕

为什么孩子不害怕这些短视频里的安全隐患?孩子们真的意识不到吗?他们看了这些视频不害怕失败了受伤吗?这正是从成年人角度出发才能问得出来的问题。

孩子开心,爸妈愁坏!短视频模仿——家长最担心的“新隐患” - 天天要闻

短视频的那些惊险刺激的动作在大多数6、7岁乃至10岁的儿童看来,危险程度远远不如刺激兴奋来得真实。

1. 因为不懂,所以真实

当我们去观看一个"惊险刺激"的猎奇向短视频时,我们才能直观地感受到这样的视频是如何给人们带来刺激感的——它们都是成功拍摄的完美案例,无论是多么危险的行为,诸如"错误使用酒精灯、直接加热锥形瓶、不管灯泡内壁的细菌直接拿来煮咖啡、用酒精灯烤肉",也无论这些行为在理论上是否错误、在实际上有多么行不通,视频经过了剪辑,原材料的筛选(去除失败案例),甚至是用作弊的手段(用加工好的最终产物摆拍)等等,向观看者传达出"只要按照这样做,你就可以得到这样完美的结果"。

并且这些视频的作者们,永远不知道给自己的视频配上"危险行为,请勿模仿"的提示。

孩子开心,爸妈愁坏!短视频模仿——家长最担心的“新隐患” - 天天要闻

为什么孩子会轻信并且付出实践去模仿?因为这视频上的一切,在孩子浅薄的阅历来看,都太真实了。仿佛只要这么做,就一定会成功一样。

为什么一些成年人也会像孩子一样去模仿这些危险的视频?也正是因为他们在知识或阅历上存在同样的缺失,即使作为成年人稍微感受到些许的危险,但因为这些"高大上"的视频看起来是那么有条理,讲出的"理论和步骤"那么头头是道,正如在这些孩子和大人的盲区里拳打脚踢一样,那岂不是"反正我读的书不多,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了吗?

2. 像魔术一样,先剥夺了你的感官

"剥夺感官"在这里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它在短视频中施展的方式也是异常的简单——恰恰是因为视频中的一切都是被"封印"在手机屏幕中的。

换句话来说,如果这种危险的动作是那些"老铁"们当着你的面去做的,将"趣味小作死"中道具发出的奇怪声响,或者是错误使用实验道具而产生的看起来具有危险性的烟和怪味儿全都展现在你面前,估计借给孩子十个胆子他们也不敢自己亲手上去尝试。

孩子开心,爸妈愁坏!短视频模仿——家长最担心的“新隐患” - 天天要闻

我们看到的很多经过后期制作的视频,都是会将视频中的声音、画面做出"更优"的调整的,更不要说那些因为失败而遭遇危险的部分,是绝对不会放出来给孩子们看的。

短视频要的就是"成功",只有"成功"才能和"惊险刺激"形成鲜明对比,才会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才会增加"点击率"。

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没有做过后期的短视频是配着超大音量的"流行神曲"播放的,那动静仿佛你隔着十条街也能听得到。而当人们在看这类短视频的时候,大脑的注意力是被分散出去了一部分的,尽管你盯着屏幕看,大脑也依旧是需要去处理声音信息的,人在观看的过程中也更容易感到疲劳。

当大脑感受到疲劳时,警惕性和理性分析能力、反应力等等都会全方面下降,大脑在处理视频传递出来的信息时,也就更容易认为视频的内容"可信、正常、没什么危险"。

孩子开心,爸妈愁坏!短视频模仿——家长最担心的“新隐患” - 天天要闻

更不要说很多孩子娱乐方式很贫瘠,当他们看到一个有趣的视频时,就会一遍一遍地反复观看,乐不可支,在这个重复观看的过程中,大脑也会逐渐提升适应程度,即使看了一次感觉"有点害怕"的东西,多看几遍哈哈大笑一场,也就成了"我也可以"的源头。

说到这里,我更想知道有什么方法能让所有的家长禁止自己的孩子刷短视频吗?你们去刷一刷纪录片不是更好吗?是大恐龙不可爱还是小老虎不美丽你们要去看短视频?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早晚你会发现:男女之间,如果他爱你,行动很清楚 - 天天要闻

早晚你会发现:男女之间,如果他爱你,行动很清楚

你好呀,我是大梦。爱就像一束光,当你承受风吹日晒雨淋的时候,可以让你看到希望。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纵然伤心,也不要愁眉不展,因为你不知是谁会爱上你的笑容。总会有人欣赏你、靠近你,愿意不遗余力地走到你的生命里。男人爱上你了,会这样子做的
警惕!5种反刍思维正毁掉中老年幸福,快自查! - 天天要闻

警惕!5种反刍思维正毁掉中老年幸福,快自查!

中老年人警惕!这5种“心里绕圈圈”正偷走你的幸福,快看看有没有你 咱中老年人啊,这辈子经历过风风雨雨,本该享享清福了,可有时候啊,这脑子就像被啥揪住了似的,越想越难受。您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况?
女儿女婿离婚,老人索要39万元“带孙费”,法院判了 - 天天要闻

女儿女婿离婚,老人索要39万元“带孙费”,法院判了

极目新闻记者 袁超一通讯员 冉利咸老人长时间帮女儿带孙辈,女儿离婚后,孩子由前女婿抚养,老人能否索要“带孙费”?5月7日,从湖北省利川市人民法院获悉,该院近日审理一起老人起诉女儿及前女婿,要求支付39万元“带孙费”的家庭纠纷。利川法院李小静(女,化名)、王小黄(男,化名)恋爱结婚后,分别于2002年、2010年生...
女生骗母亲冰箱坏了实际是藏花准备生日惊喜:她还在想冰箱怎么可以说坏就坏 - 天天要闻

女生骗母亲冰箱坏了实际是藏花准备生日惊喜:她还在想冰箱怎么可以说坏就坏

近日,广西南宁,黄同学瞒着妈妈在冰箱里藏鲜花为她庆生送惊喜。“当时是骗妈妈冰箱坏了,让她去开冰箱,事后妈妈还跟我说真的被吓到了,几千块钱的冰箱怎么可以说坏就坏。”黄同学表示,自己前一天开始准备,当天布置耗时约3个小时,“妈妈是下午下班,当时看到她笑得那么开心,觉得这一切很值得。”黄同学是南宁人,在来...
亲家关系难处多,一不小心就翻车,和谐相处的秘诀是什么? - 天天要闻

亲家关系难处多,一不小心就翻车,和谐相处的秘诀是什么?

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更是两个家庭的事。婆媳关系难搞,亲家关系也一样。处理不好,小事也能变成大战;处理好了,就能让小家庭更和谐。怎么优雅地和亲家相处呢?亲家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这感觉,像走钢丝,一不小心就摔跟头。脸上带笑,融化隔阂笑容是最好的
“结婚要男友买五金一钻一玉,男友嫌我不体谅他父母”:懂事的人最吃亏 - 天天要闻

“结婚要男友买五金一钻一玉,男友嫌我不体谅他父母”:懂事的人最吃亏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4216天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2132个词条01看过一个帖子,帖主因为首饰问题和未婚夫谈崩了,还被指责不体谅对方妈妈。帖主学历优于男友,本科毕业,工作后平均月工资一万,男友建校毕业,每个月只有三四千工资。在经济能力相差巨大的情况下,帖主还是准备结婚,不仅如此,还没有要彩礼。帖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