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皆情感。幸福感只是喜、怒、哀、乐、悲、思、恐等众多情感中的一种美好情感。我们追求幸福既是要通过不断的觉醒,升级认知、追求梦想等方式,让这种美好情感成为人生的主旋律。为此幸福的人,不是没有怒、哀、悲、恐等负面情绪的人,而只是能减少这些负面情绪,并当这些负面情绪出现时,能快速的通过切换思维模式、转化注意力等方式想开放下,将其消化或转化为正面情绪的人。
为了更形象的描述幸福,类比智商,引入一个概念福商(Fs)。定义福商为单位时间内,一个人感觉良好的时间所占百分数。不同的人感觉良好的标准不同,幸福自在的时间也难以统计计算,为此,客观的讲,准确的计算一个人的福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这并不妨碍我们感觉认知它。
福商:Fs∈(0,100),我们定义Fs近于0的人为万念俱灰的“死人”,Fs近于100的人为修成正果的圣人。假若一个地区或国家人的平均福商为70,通过统计得知这个地区或国家多数人的福商也都近于70,即用数学上的一个概念说,就是其幸福的方差很小。太痛苦和太幸福的人都是极少数,也就是说在精神层面大多数人差不多都是“中产阶级”,人的幸福贫富差距很小并不大。
人的福商是种情感能量,高低并不与其容貌、财富、地位、名誉、权力、工作等成线性正相关,尽管这些因素影响福商。换句话说,就是我们不能说一个人长得越美就越幸福,也不能说一个人越有钱就越幸福等诸如此类的话。大量的事实和来自自身的经验表明,影响幸福更核心的要素是遗传基因,社会环境和自身认知这三大因素。遗传基因自带业力习性,让我们彼此都有难以改变的心性习惯,爱好特长。社会环境即自身生活的外部环境,犹如一片土壤。自身认知则是对自身心性和外部环境刺激的觉察解读,是种自我反省的觉知力。不同的人认知层次高低不同,觉知力大小也不同,这决定了人在情感和行为上作何种响应,是重塑人生最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如同样是面对癌症,不久的死亡,只有三十几岁的复旦大学老师于娟,学会了坦然放下,看开了名利,认识到了健康的重要,家人的重要,生命的重要。在生命垂危之际,为其家人及每一个读者,用真心写了一本《此生未完了》这样的好书,生命找到了新的意义,精神得到了新的升华。相反,许多类似的癌症病人却是陷入了极大的恐慌痛苦之中,带着众多不舍匆匆离开了人世。
人的自我认知力,觉知力是提升福商的关键,只有我们的自我认知力敏感高级,我们才能很好的认识我们自己的心性和所处社会环境。提高福商能量的关键是作自己的旁观者,不断的学习体验觉醒,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的认知层次,心境智慧都会提高,如此我们战胜天性和社会环境对我们心性的束缚能力才能提高。庄子说方生方死。我们要知我们在某段时间、某个时刻感觉真实的自我,其实是一瞬间的梦幻泡影,人生永远处于一种无常的变化之中。古今千古事,都付笑谈中,我们自己的爱期待,拥有,青春健康,梦想事业,名利权情,喜怒哀乐等一切也都一样,不过是人生某段时间的剧目而已。什么是坚定不变的,不生不灭的,最为重要的,一路走来,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唯有我们心性的觉知觉醒是最为重要的。为此一个觉醒路上,提升自我心境智慧福商的人,应是一直在自我否定,自我革新,自我内化,自我自愈的人,如此这样直到有一天,我们找到那个最最真实的自我,坚定不移的自我,犹如唐僧取经般矢志不渝的自我,即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自我,这样的自我也就是福商较高,能够让我们活在幸福自在中心安的自我——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