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缩招日,必有扩招时|无用之学,必有用武之地
当前,各类大学文科缩招已成事实。这种现象说明从国家层面强化科技创新发展,将主要精力置于急需必备的领域,这是社会发展的正向思维,容不得给多少时间去改变观念,更容不得以言行阻止,人类社会进步洪流浩浩涛涛无法阻止,中国如果在这样的境遇里还是止步不前,会瞬间被强大的科技引力撕碎,变得体无完肤了。
自1999年开始,高校扩招,扩招最多的就是文科,原因是文科教育成本低,在教育产业化背景下,人多了就会收入高,文科自然坐享其成,呈现“繁荣景象”了。然而,文科的社会影响力并不大,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是隐性的存在,不如理科能够创造价值,直接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20多年过去了,文科虽然进行了几何级的扩招,但文科教育内涵并未因此得到发展,这里的问题是复杂的、社会性的、广泛的、制约性的,主要是社会文化在发展,传统人文受到冲击,而且学院化的人文研究走不进寻常百姓家,几个文学博士肯定撑不起中国文化渊流,人文学科一旦脱离了社会发展,它的生命力也到头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在社会发展需求影响下,从家庭到国家都要求教育的即时性需求,这也并非是短视效应,而是必要条件,即时性人才是国家竞争力的表现形式。如今,各领域急需理性天才的诞生,然而天才难遇,只能从数量上找一找,开展集约化、集中性培养。
这是个即时性的解决社会矛盾、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大事。所以,人文学科缩招与理科扩招不能以维护文化利益为前提,需要社会发展方向为主导。鲁迅说:“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人们总要先考虑如何生存,再思想如何好好地生活,如果再不发展科技,当被人家扼住脖子的时候才去考虑力量,那时就晚了。
当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们驻足欣赏科技带来的幸福的时刻,会自然地想到文化,人文学科也会自然地登上主导教育的舞台。文科扩招到今天才过去20多年,据预测,当文科再次扩招的时间不会遥远,如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用不了十年,即2035年文科的力量将会显现,原因是理科思维不能完全实现科技现代化,技术与哲学、文化必然融为一体,才可实现真正为人类服务的产品。
文化永远是人类智慧的反映。文科永远不会成为“无用之学”,人文的力量是隐性的,也是慢慢滋养出来的,高校缩招不能代表文化的落幕,高校虽然在某方面支撑着文化基因,但社会性的主导文化永远具有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创造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一个民族的力量。
高校缩招文科也并非是人文的阵痛,人文的力量不在高校而在民间,只有人人维护本土的、民族的、理性的、端正的人文气质、文化特质及精神内涵,人文的力量依然坚挺而不被遗忘而消除殆尽。
如今,文科暂时面临着挑战,但其价值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既得利益面前,看似“无用之学”中的知识与素养,必将影响理科思维与创造力,在审美、素养、道德、文化范畴里起着任何学科都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科必将伴随着时代需要进行深度调整与革命,会在适宜时期,适当的时候发挥其独特价值,必将成为推动社发展和个人成长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