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糜梦逸 记者 黄艳/文 施向辉/摄)讲台上方的星空是什么?是爱读书的老师们带着底气走上讲台所拥有的眼界,能看到上方的苍穹,也能体会脚下的沃土。12月18日下午,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六名高中名师,分享了自己的深度阅读感悟,也回应了学校第六届读书报告会的主题——“讲台上方的星空”。


6名汇报教师来自不同学科,共同的爱好是读书。

语文教师张小路分享的是阅读《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的感受。在他看来,书中有着饱含思辨的流畅叙述,从哲学思想、官僚制度、政治文化、社会心理和理想人格等层面,分析儒家文化的精神特质以及儒家社会与政治的本质特征,论述儒家文化在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角色与命运。

物理教师沈志桃分享的是《人类简史》。他表示,作者在书中谈到了科技进步与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前沿技术对人类未来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他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如人类是否会被技术超越,我们如何面对生物技术带来的伦理困境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地理教师汪明艳分享了自己爱看的《闲话中国人》,作者从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里,对生活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发掘着文化的内核,阐发了中国文化的要旨。这本书以一种独特的“闲笔”风格来探讨中国文化,避免了传统专著的抽象、理论化和枯燥。

历史教师吴英杰阅读了近现代著名史学家蒙文通的《蒙文通学记》。这是一本谈治学态度和方法的著作。他说,教育是一项客观的工作,但是教育者的主观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这就与教育者所具备的观念、认识有很大关联,所以必须要有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原则做指导。

政治教师陆慕予分享的书籍是《巨流河》。这是著名学者齐邦媛女士历时4年,在84岁高龄完成的一部个人回忆录。在这本书中,齐邦媛女士不仅记录了个人的悲欢离合,更深入地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她笔下的人物形象鲜活而立体,无论是英勇的战士、智慧的学者,还是普通的百姓,都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坚韧。尤其让人看到了她作为一名女性,在动荡年代中的成长与坚守,以及她对家国情怀的深刻感悟。

语文教师朱从国分享的是阅读《烟水气与帝王州——南京人文史》的感受。贯穿全书的四条主线——王气隐显、文脉绵延、商贸集散、佳丽沉浮,最重要的就是文脉传承,展现南京“世界文学之都”的风采。书的主名正是四条主线的凝聚。准确地说,这套书是学术普及著作,意图在艰深的学术研究与大众阅读中间充当一座桥梁。

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委员会委员成尚荣作为点评嘉宾对6名教师的分享一一点评。同时他表示,要向读书报告会致敬、向6名读书报告人致敬、向“讲台上方的星空”主题致敬、向倡导读书的金中河西穆耕森校长致敬。成尚荣先生说,6名老师是老师、是读书人,而且是学问家、是研究者。他借用特级教师洪宗礼的话鼓励老师们:我们站在讲台前想站稳讲台,必须要站到书架上去。鼓励大家每天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