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驻京“双招双引”周——粤文化,越探“粤”有趣︱粤剧电影进北大

2024年09月27日02:43:04 教育 1651

当“南国红豆”与电影艺术融合,突破的不仅仅是艺术形式的界限。

9月2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携手珠江电影集团举办“粤剧电影进北大”活动,放映《白蛇传·情》与《谯国夫人》,将粤剧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传递给更多在京学子。

观影的学生,有的是首次接触粤剧电影:“传统美学的国潮化蝶变。”也有的本就来自大湾区却身在北京,感受到了家乡文化的延续与传承。

广东驻京“双招双引”周——粤文化,越探“粤”有趣︱粤剧电影进北大 - 天天要闻

活动现场。

南方+记者采访了本场活动的三位活力十足的志愿者。他们均为来自大湾区的北大学子,且同为北京大学南粤发展与人才促进协会(下称“北大粤协”)成员。

透过他们的趣味讲述,可以看到,在一位位学子的传播之下,粤文化在北大,落地生花。

粤剧电影进北大: “唱段优美,武打丝滑!”

“粤剧电影进北大”是广东驻京“双招双引”活动周系列活动之一。旨在通过电影现代传播媒介,将粤剧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传递给更多在京高校年轻学子,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不少学生是首次接触粤剧电影,他们不吝赞美之词:“唱段优美,武打丝滑。”

广东驻京“双招双引”周——粤文化,越探“粤”有趣︱粤剧电影进北大 - 天天要闻

活动现场。

广东驻京“双招双引”周——粤文化,越探“粤”有趣︱粤剧电影进北大 - 天天要闻

《谯国夫人》剧照。

这两部粤剧电影,分别是民间传说和岭南传奇的创新演绎,题材、风格不同,但都是历史文化的年轻化表达、戏曲艺术的电影化呈现、传统美学的国潮化蝶变。

“我确实很喜欢粤剧。”香港大学-北京大学法学双学士大五学生何芷盈是香港籍,儿时,她经常与外婆去礼堂观看传统的粤剧表演,这构成了她童年记忆很重要的美好部分。当观看了上述粤剧电影,她突出的感受是“我们老广的文化融入了新时代的元素”。

何芷盈留意到,来观影的,不乏喜爱京剧黄梅戏越剧的北大学子。有一位观众说,他想在以后的表演里,加入粤剧的元素。

广东驻京“双招双引”周——粤文化,越探“粤”有趣︱粤剧电影进北大 - 天天要闻

《白蛇传·情》剧照。

“以《白蛇传·情》为例,它本质上是一部电影,妆造也很好看,它还像一场音乐剧。”何芷盈特别提到了对白素贞这一人物更新的认识,“她是我们很熟悉的一个人物。现在看来,她很‘恋爱脑’,为了爱情不顾一切,可是她身上有很纯真、很善良的品质,我觉得她更像是仙子。”

谈到《谯国夫人》,何芷盈表示,冼夫人在广东是一名非常有名的女性,从族长到将军,一直忠肝义胆,守住了历经三朝的和平。“这对于老广来说,就是岭南也有自己的花木兰。”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直博三年级学生罗梓颖是佛山南海人。很显然,他从小深受功夫电影的影响。“网络上总说佛山‘民风淳朴’,黄飞鸿李小龙叶问的故事,都发生在佛山大地上。”

有趣的是,他就读的高中,就在西樵山上——黄飞鸿狮艺武术馆在一旁,因而罗梓颖少年时便可近距离感受狮王争霸和佛山无影脚的风采。

“每当看到家乡的影片,都很奇妙。”罗梓颖说。

“玩”出来的链接: 在北大,边听粤语歌边“夜奔”

何芷盈是以北大粤协项目部部长的身份,来担任本次放映活动志愿者的。“一开始,我以为北大粤协类似于同乡会,后来渐渐发现,在北京,遇到说粤语的朋友,还是很珍贵、很亲切的。”何芷盈认为,北大粤协为北大学子感受粤文化打开了一扇窗口,成为广东学子连接乡情的温暖港湾。

据悉,自2014年成立以来,北大粤协已经开展了粤语班、粤歌赛、观影活动、早茶品尝、广东年会、跨省联谊、粤语歌夜奔等多项活动。

令何芷盈印象很深的是,他们在实验室里做广东美食。那里有很大一片空地,同学们搭着电磁炉做饭。他们煲了凉瓜排骨汤,做了肠粉龟苓膏、西米椰子露。

北大粤协还会主办粤语歌曲专场夜奔活动。《相思情》《喜欢你》《梦中人》《朋友》《红日》《最佳损友》……在一曲曲经典粤语歌曲的伴奏下,北大学子们在操场开跑。跑的里程多了,还有奖励。

广东驻京“双招双引”周——粤文化,越探“粤”有趣︱粤剧电影进北大 - 天天要闻

2023年年底,北京大学组织的陈奕迅夜场活动现场,部分工作人员合影。

广东驻京“双招双引”周——粤文化,越探“粤”有趣︱粤剧电影进北大 - 天天要闻

北京大学陈奕迅歌迷会设计的票根。

当然,这些活动都面向粤港澳同学以及非粤语地区同学。 冥冥中,有一份使命感,让罗梓颖热爱与大家围绕粤文化“吃吃喝喝”。

在他看来,粤语歌曲成为他们之间比较重要的共鸣点。“据我所知,很多四川安徽山东的朋友,都喜欢一起来唱粤语歌。这时候,我们(湾区学子)可能会有一点点成就感,毕竟发音稍微标准一点,但是,他们技巧更高也更努力!”

反而是此类颇为生活化的场景,让大家建立起大湾区文化的连接。当然,我们不是浮于表面的吃喝玩乐,我们有时候会做一些比较深度的探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2023级硕士、北大粤协宣传部部长陈绿筠补充道,逢暑期,北大粤协会组织成员前往佛山、珠海汕头等城市,深度挖掘粤文化魅力。

广东驻京“双招双引”周——粤文化,越探“粤”有趣︱粤剧电影进北大 - 天天要闻

“粤剧电影进北大”活动志愿者合影。何芷盈(左二)、陈绿筠(左三)、罗梓颖(右三)。

在他乡,思故乡。身为潮汕人,当陈绿筠来到北京后,才开始真正学粤语。她暂时还没想好,到毕业时,是选择继续读书还是工作,但不管是哪种,她都更倾向回到大湾区。

最近,陈绿筠在了解湾区高校的博士申请,“感觉很心动”

“广东的发展潜力非常好,不管哪个专业,都有很有发展前景的岗位。”她补充道。

南方+记者 刘长欣

【作者】 刘长欣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国科大1.5万名学生今天毕业 - 天天要闻

国科大1.5万名学生今天毕业

7月6日,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雁栖湖校区举行。该校7114名博士毕业生、8108名硕士毕业生、394名本科毕业生圆满完成学业。清晨5时许,一辆特殊的列车从北京北站驶出,这是国科大的毕业专列“科学号”。
增分100分以上的复读生有话说(三) - 天天要闻

增分100分以上的复读生有话说(三)

我校25年高考复读生平均增分86.5分最高增分202分增分100以上49人,占比34%增分80分以上86人,占比59.7%物理组合平均分496分历史组合平均分508.28分物理组合强基率由24年高考的4.76%提升至50.48%本科率由24
高考结束考生家长仍需警惕,网警护航高考警惕花钱改分骗局 - 天天要闻

高考结束考生家长仍需警惕,网警护航高考警惕花钱改分骗局

高考加油高考已经结束,千万考生家庭进入等待查分阶段。然而,在这段紧张而充满期待的日子里,一些不法分子也瞄准了考生和家长的心理,编织各种“提前查分”、“内部改分”、“特殊招生指标”、“花钱保录取”陷阱,利用“焦虑”牟利,家长稍有不慎,就可能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