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个地方对“教师退出机制”的试用,全国都会有这个机制必然也是大势所趋。其实,我也是对这个机制有另外的看法。固然,把老师的铁饭碗打破了,必然引起绝大多数老师的警醒,教学必然更加严谨。
但是,这也说明“优胜劣汰”也进入了教师行业,让老师们有“如临大敌”的感觉。但是,真的有助于教育的发展吗?还是要看时间。
一、
“教师退出机制”应该重点在师德考察,不是“学生评价”。对老师来说,有师德可以影响学生,有师威可以教育学生。现在的学校,有个很奇葩的现象,就是老师要求学生,就是学生或者家长对老师有考核和影响的能力。你说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教育公正的体现,我是认可的。但是,这真的有益于老师的教学嘛?
“教师退出机制”要清除的是“衣冠禽兽”和没有道德的老师,以及没有“认真负责教书”的老师。倘若,老师只是性格和教学的原因,就被家长和学生在考核上弄走了,实在是不利于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考核也应该有重点,重点就是师德和师风。所以,我们应该拥有的是真正的“三观正、有信仰、肯吃苦”的老师。
二、
老师的威严应该保持,不能丢失。对于古代私塾先生的严厉,我是比较推崇的。毕竟“棍棒底下出孝子”也是有一定的道理,有的学生不打不知道错。最主要的原因是现在的家长溺爱小孩,所以小孩“是非不分”。老师体罚的新闻一出,老师就一定会丢工作,又有哪个老师愿意冒“风险”去教育呢?
社会的容忍已经变低了,因为成绩受到欺负的学生长大了,他们认为他们曾经受到的白眼不应该在孩子身上重蹈覆辙,所以他们眼睛里容不下“沙子”。可是,又有谁知道“脆弱的孩子”,即使不在学校崩溃,也会在社会崩溃,甚至于自杀和伤害别人,虽然那都是后话。
我曾经的老师都体罚过我,但是我从没有怨言,即使现在重新面对体罚我的老师。老师体罚我是因为我考试给别的同学看,现在想想我也是羞愧不已。但是,那个老师是对的,现在我也是这个看法。
“教师退出机制”的确有作用,但是应该给老师更多的权利,毕竟教书育人是“千秋大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