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写给学生的信,感动了无数网友!

2022年11月29日22:57:12 教育 1069

近日,一封北京市三帆中学写给学生的信,被网友点赞。


该学校近日有学生被隔离或居家学习,考虑到孩子们可能会有的担忧恐慌情绪,校方致信学生《努力面对每一场“大风”》。


这封写给学生的信,感动了无数网友! - 天天要闻


在公开信中,学校循循善诱、娓娓道来,既有对学生的理解和鼓励,也引导、教育学生,该如何应对疫情与人生。信中首先是保护,其次是管理;首先谈关爱,其次谈责任;首先有温度,其次有力度。


学校坚定地告诉学生,“如果确诊,不是你的错;如果密接,也并非运气不好”。


学校没有一味压制学生的情绪,而是引导“合理宣泄”,宣泄过后更好地面对前进的赛道。


网友认为这封信“处处入心,句句动人”“引导学生有正确的三观和稳定的情绪”的教育,正是孩子们所需要的。


这封写给学生的信,感动了无数网友! - 天天要闻

这封写给学生的信,感动了无数网友! - 天天要闻

这封写给学生的信,感动了无数网友! - 天天要闻


奔波在路上的网友看罢“在地铁上流泪”,“这不仅是写给孩子们的,也是写给我们每一个人的”


这封写给学生的信,感动了无数网友! - 天天要闻

这封写给学生的信,感动了无数网友! - 天天要闻


这封信有温度、有力量,在疫情公共沟通中,提供了一种启示:好好说话,就有人听;好好说话,也不太难。


当前,北京疫情防控正处于吃紧阶段,更是需要市民朋友的支持和配合。每个人都很不容易,大家心里或多或少都攒着点情绪,做好与公众的沟通尤为重要。


三帆中学的这封公开信,不但教育孩子们,也教育了身负公共沟通职责的所有人:好好说话,说实在话;更注重“谁在听”,而不是“谁来说”;少一些冷漠而突然的“告知”,多一些的温暖而周到的“体谅”。


近日,《光明日报》刊发文章《传递温暖向上的教育力量》,为这所学校和这封信点赞。全文如下:


传递温暖向上的教育力量


近日,北京市三帆中学致学生的一封信《努力面对每一场“大风”》在网络上热传。信中,学校以朋友式的口吻鼓励和引导受疫情影响隔离居家的学生,话语诚恳而真挚,令许多读者深受触动。


没有生硬的说教和空洞的套话,字里行间循循善诱,处处透露着认同和宽慰。这封信中平视的沟通姿态,让人不难感受到文字背后学校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的同理心。眼下,疫情的胶着反复和生活学习方式的改变,无疑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情绪和认知。老师们能够真正看见、正视、理解学生的心理处境并悉心指引,展示出了教育对人的关怀以及这种关怀所能传递的精神力量。


立德树人,道进乎技。面对疫情防控的复杂局面,对学生的心理疏导、意志培养、品格锤炼,进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就更为重要。如何看待病毒和疾病,如何调节负面情绪,如何应对生活的变化,信中讨论的这些议题正是当下学生们普遍经历的困惑。面对疫情带来的情绪波动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及时给予学生精神上的鼓励和正向引导,不仅是帮助他们跨越眼前的障碍,更是培养他们学会从挫折中重拾勇气,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迎接人生路上的大小挑战。


生活即教育。眼下,疫情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一定的冲击,但换个角度,也是应该把握住的教育契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次考验。讲好抗疫故事,涵养家国情怀;加强生命教育,探索人生价值;培养科学精神,学会理性思考……疫情带来的教育启示不只是学会应对变化,我们能做的或许还有更多。如立足现实,以学生为中心,拓展教育的维度,帮助学生树立起理想信念,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学生上好疫情这一堂成长课,意味着要把耐心和关怀融入育人的各个环节。疫情深刻重塑了我们曾经熟悉的世界,其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对于身处其中的学生们来说,一封信、一次谈话、一节班会也许不足以解答他们心中所有的困惑与疑问,也难以在行为上推动立竿见影的改变。然而教育本就是细节的积累,点滴浸润都可能会成为日后长久指引心灵的一盏烛光,唯有久久为功,才能积微成著。


在疫情这一场“大风”中,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学习成长,正处在成长关键阶段的学生群体更需要领路人格外的理解与关怀。筑牢疫情防控的校园防线,传递温暖向上的教育力量,守护好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希望校园内外能看到更多这样带着温度的“公开信”,汇聚成支撑孩子们迎风前行的勇气和底气。


来源: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ID:Beijing_Daily)综合央视网;《传递温暖向上的教育力量》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汤涵)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 天天要闻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匈牙利媒体报道:根据中央统计局(KSH)的最新数据,匈牙利考取驾照的平均价格在四年内上涨了 60%,由于汽油、维修费用以及教练费等成本都更加昂贵,使得获取驾照的费用可能高达 80 万至 90 万福林。然而,问题不仅仅是成本普遍上涨,人们对待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 天天要闻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同旧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个近些年喊得很响的理念——教考衔接。什么是教考衔接,简单来说,就是学校教什么,高考就考什么。大家知道,旧高考也有一个喊得很响的理念——以考定教。这个理念指挥了高考十几年,其弊端已经十分明显。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 天天要闻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近日,滨州医学院举办“就选山东 ‘医’往‘职’前”2025年春季校园双选会暨“美好‘卫’来 ‘健’康烟台”医学人才筑梦烟台招聘会。招聘会现场,350家用人单位携1.2万个就业岗位进校揽才。该校4300余名毕业生参加招聘会,2500余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实现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 天天要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4月11日,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开进江苏科技大学举办“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这是江苏共青团青少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联动各界协同发力,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搭建高质量就业桥梁,助力青年学子实现“好就业、就好业”。江苏省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现场。 主办方供...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 天天要闻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作者:王智远,题图来自:AI生成事情是这样:4月11日晚,何同学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打车的经历;他说以前打网约车时,司机让他给好评,总是嘴上答应,但事后就忘了。他觉得这样不太好,所以,现在改。如果司机服务真的很棒,他才会主动好评;不然就会直接拒绝;他还提到,自己以前比较爱讨好别...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 天天要闻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4月11日至13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华北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持续性大风。其中,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阵风风力可达12~13级,中央气象台发布橙色预警,提醒公众减少户外活动,多地景点临时关闭,部分中小学及高校宣布停课或转为线上教学。△ 社交平台相关话题截图受此影响,已经报名参加本届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的考生群体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