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人考取清华北大!在这儿学习有“任务”考全省第一的那种

2022年10月10日09:11:14 教育 1552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肖风伟 通讯员 杨绪伟 王艳/文 游家明/图

“高二下学期我跟施汶均同学说,给你安排个任务,明年高考考个语文全省第一吧。一年后她真的做到了!最好的学生就给他最美的梦想,了解学生,打磨学生,相信学生。”近日,河南省商城高级中学(简称商城高中)章雪老师的一段发言走红网络。

24人考取清华北大!在这儿学习有“任务”考全省第一的那种 - 天天要闻

商城高中班级气氛温馨向上

激情教育,让“自主学习”成为一种快乐

“十六七岁的年纪,正是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时候,在学校就是要激情满满,充满干劲和斗志,这才是青春该有的模样。”章雪老师表示,她所带的A9班就是该校“激情教育”的受益者,今年高考中,该班46人考入985,全员考入211。

据介绍,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该校历时两年探索出一套完整的激励机制,形成商城高中“学生一日常规”实施办法。

每天清晨,天色微朦,7000余名学生统一穿红色校服,奔跑进入教室;早读时分,一个个学生站立如松,手捧书本,4栋教学楼书声朗朗,声如雷鸣;“课前宣誓”,学生们昂首举拳,大声地喊出铮铮誓言,青春豪情在此刻喷涌迸发;“每周一歌”,学生们尽情歌唱,抒发家国理想;103个班级的“大课间跑操”,声势浩大,脚步声和着口号声,让激情充溢胸间;“四前读书”,奋发图强、惜时如金深深烙在学生心间……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挑战意识,提出了‘点亮梦想、点悟心灵、点燃激情、点化智慧’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向困难挑战、向不足挑战、向自我挑战,成长为更加优秀的自己。”商城高中校长罗良双表示。

走进高三年级“圆梦楼”,走廊外、教室里一条条励志标语格外鼓舞斗志,每个教室外墙上张贴的“挑战书”“PK榜”更是令人振奋:C1班VSC2班、语文学科VS外语学科、甲生PK乙生……班级、学科、学生之间的竞争充满挑战,趣味无穷。

高效课堂,让“百家争鸣”成为课堂常态

近4年来,商城高中考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24人。2022年高考,施汶均同学以高考语文142分的好成绩,居全省第一;吴谦同学理综294分,居全省第四;985、211录取人数300多人,创学校历史新高,多项指标稳居全市前列。

在新高考、新教材、新课堂的教育大背景下,该校结合校情实际探索出“四精五准”高效课堂。“四精”是课前精备,课中精讲,课后精练,天天精查;“五准”是五个评价标准,即目标设计的合理性、环节打造的科学性、学生主体的积极性、课堂教学的指导性、作业设计的层次性。

课堂上,学生们主动站立“我回答”“我提问”“我质疑”“我补充”……思想激烈碰撞,学生“深思考、广交流、善倾听、敢辩论”成为课堂常态,整个课堂,像是一场“百家争鸣”的知识盛会。

与高效课堂相匹配的,是教师的“三备两研”和学生的“主动思考”。和以往“灌输式”授课不同的是,高效课堂更关注学生自主思考学习,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因头脑风暴、思维碰撞产生的火花,使学生知识的留存率比被动接受来得更多,很多“问题学生”也变得更自信,综合素养也随之提高。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商城高中已步入激流勇进的发展新阶段。”展望未来,罗良双表示,7000商高人正以永不懈怠、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实现着跨越与辉煌,向着创建“中原名校”的目标,踔厉奋发,砥砺前行。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给老师表演,耀州区南街小学刘胡兰小组志愿服务队献爱心啦 - 天天要闻

给老师表演,耀州区南街小学刘胡兰小组志愿服务队献爱心啦

在我市耀州区有这样一支特殊的志愿服务队伍,它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志愿者,他们都是学生和教师;有这样一所特殊的学校,校园里处处都有英雄故事。近日,记者走进耀州区永安路街道南街小学,探访该学校刘胡兰小组志愿服务队,在时光深处
用AI护航心灵,南财为学生心理健康注入智慧动能 - 天天要闻

用AI护航心灵,南财为学生心理健康注入智慧动能

“自从体验了VR心理训练,我现在能在课堂上大胆发言了!”南京财经大学会计专业大三学生李明坦言。曾经因社交恐惧困扰的他,如今在虚拟现实场景中反复练习沟通技巧,逐渐找回了自信。这正是该校创新构建的“AI辅助+人工守护”双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带来的改变。近年来,南京财经大学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要求...
3所“双非”强校,都是行业领域的佼佼者,你更看重谁 - 天天要闻

3所“双非”强校,都是行业领域的佼佼者,你更看重谁

高考志愿填报过程,实质上是同分数段大学之间的比较,重点是专业、城市、学校实力与高考生个人需求等方面的权衡。高考成绩处在550分--570分这个分数段,有不少很有实力的“双非”高校,武汉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燕山大学就是其中的3所,在这3所
重庆大学一本科生发表14篇SCI论文?在读博士:不是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就不能叫“发表论文” - 天天要闻

重庆大学一本科生发表14篇SCI论文?在读博士:不是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就不能叫“发表论文”

极目新闻记者 邓波近日,重庆大学大四学生刘某乔发表14篇SCI期刊论文的相关信息引发社会关注。重庆大学称,学校高度重视此事,已成立专项工作组进行核实,若发现不当行为,将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引发争议的推文截图起因是多篇官方账号推文发布了2023—2024学年度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重庆代表名录,重庆大学化学工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