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叙述皆有官方信源,为了读者有更好的体验放在了文章后缀,感谢您的支持!
近日,西湖大学公布了2025年招生计划,从这份招生计划中不难看出,这所大学的招生原则依然是“小而精”。
有机会进入这所大学的本科生,总额不会超过90人,主要来自于浙江省内。
与此同时,江苏省的考生也有机会进入这所大学,其中该学校在江苏普通招生名额设定为31人,医学院的名额设定为9人。
在大学发展的过程中设立了多种不同的班型,如果浙江省内的学生想要进入创新班的话,必须要有优秀的综合素质,还要有学科特长。
这所大学的招生范围为什么这幺小呢?2025年的招生计划充分迎合了该大学成立以来始终坚持高起点以及小而精和研究型的办学定位。
正是这样的办学定位,使西湖大学短短几年时间内便快速成为学术领域中的翘楚。
用创始人施一公的话说,创办这所学校的目的就是对拔尖型人才进行创新能力培养,并赋予这些优秀人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精英人才。
从学校开始招生之初,并严格遵循小而精的招生原则主要招收博士生同时在浙江内进行小规模的本科生招生。
据了解,在2024年这所大学就有90位来自于浙江省内顶尖高中的新生报道,其中有不少学生的高考成绩都在700分以上。
他们进入这所学校之后可以学习生命科学或者是选择人工智能以及量子计算等多个科研领域的学习。
据了解,这所大学在2015年12月份就开始创办,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进行多方的筹备,最终于2018年2月14日正式获得教育部门的批准。
于当年10月20日,西湖区一场隆重的大学成立大会举行,施一公等众多学术界的大佬纷纷参与这次成立大会。
西湖大学的成立和施一公在背后的促进有很大的关系,自从这所大学于 2022年7月份开启第1批招生以来,已经在学术界创造了一定的成就。
不过,从目前西湖大学的发展情况以及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来看,之前施一公表示要用5年的时间超越清华,这个目标并没有完成。
1967年施一公出生在河南一个小镇,虽然家庭条件并不富裕,但是从小他就对读书有着很浓厚的兴趣。
他的爷爷曾经是新四军的老战士,后来又担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党委书记也正是有着这样丰厚的家庭背景,他从小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数学天赋。
在1984年时,他就曾获得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也因此获得了被保送到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的资格。
进入清华这样的顶级名校是众多学子向往的目标施一公在这里进行了大量的学术积累,也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在学习之余,和很多大学生不同的事却有着运动的习惯,也因此锻炼出了强健的体魄。
到了1989年,他获得了前往美国留学深造的机会,先后在美国的两所知名大学学习深造并获得了博士学位。
对于一个家境并不是太过富裕的学生来说,他在美国留学期间也曾经历过许多艰辛的时刻,为了赚生活费,他甚至刷过盘子。
因为在他的内心之中,不管成长之路多么艰难,能够为学术领域做贡献才是自己最终的目标。
特别是在普林斯顿大学学习期间,他还成了一名讲席教授,并在这段时间内获得了细胞凋亡以及膜蛋白领域等多项研究成果。
凭借他在学术领域的影响力和地位,他完全可以选择在美国这个学术氛围更加浓厚的地方发展。
然而在他的内心之中却始终装着祖国,于是在2008年,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在美国的高待遇和福利回到了清华大学。
在这里他一手创办了生命科学学院,并亲自参与教学及指导,研究工作培养了很多优秀的科研人才。而他的研究成果也被大量应用到医学和生物学等多种领域中。
在清华工作10年之后,他却做出了一个非常令人震惊的决定,不再担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
要把精力都放在西湖大学的创办中,同时他还提出自己所创办的这所大学将成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甚至放话5年赢过清华。
在他的不断推动之下,西湖大学的资金筹备工作顺利完成,从一开始就有200亿的资金,据说近几年来又有200多亿的资金注入到这所大学中。
据了解,他创办这所大学就是想要探索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全新模式,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在他看来,搞研究就应该有更好的研究学术氛围,能够让研究者自由地进行探索,并不断推动原创性的科学研究发展。
为了能完成大学高速发展和创新的目标,他在全国甚至国际上招募了一大批顶尖的学者和专家,这些研究者都有非常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研究经验。
如今已经7年时间过去了西湖大学在科学研究领域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目前多个科研团队在国际顶尖期刊上发布的论文涉及面很广。
不过,用5年时间打造一个能够超越清华大学的新大学?想要实现这个目标谈何容易,毕竟清华大学有着非常深厚的发展底蕴。
于是看到现在的西湖大学的发展情况,有人质疑,也有人表示依然看好这所大学未来的发展。想要超越清华大学,这样百年名校还需要继续付出努力。
西湖大学目前已经建立多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中心,还有多个重点实验室,施一公依然坚信只要在全体师生和管理团队共同努力之下,必然能够走得更远。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文 |于医生健康杂谈
——完——
参考文献: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聆听大家丨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的新征程新奋斗:为国家做事,人生选择从未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