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儿童特别是残疾儿童,全社会都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之情,共同努力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近年来,兰州市儿童福利院坚持“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以保障每一个残疾儿童能够接受适宜的教育为总目标,多措并举统筹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发展,有力地保障了孤弃儿童的受教育权和全面发展权。
一、开启特殊教育发展新阶段
如何有效地开展特殊教育工作,最大限度地开发孤弃儿童的潜能,帮助他们早日回归主流社会,是兰州市儿童福利院长期以来一直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特殊教育工作得到了党和政府的有力支持,该院特殊教育先后经历了探索发展、快速发展、内涵式发展三个重要阶段。2011年6月,投资近7582万元的兰州市儿童福利院(新院区)建成并投入使用,新院区专设开展特殊教育的一栋独立特殊教学楼,面积达2100多平方米,各类教室、教学配套设施完备。2012年7月,经上级同意,在现有内设机构中增设特殊教育部,进一步扩大了特殊教育资源,开展了规范的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课程。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办好特殊教育”,新时代特殊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也面临新的发展任务。2019年5月,兰州市慈爱特殊教育学校揭牌成立,这是该院特殊教育工作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民政特殊教育事业进入了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阶段,开启了儿童福利机构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新阶段。特教学校成立后,该院围绕机构转型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儿童福利机构特殊教育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根据不同儿童特殊教育需求,逐步开设了文化课、舞蹈、美工、音乐、体育、计算机、阅读、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社会融合等一般性和选择性课程。启用了沙盘室、悬吊训练室、感统训练室、康复训练室、心理辅导室等教学场所,切实把儿童认知、情感、行为和日常生活自理的培养渗透在特殊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为每一位特殊儿童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公平的发展机会。
(图片拍摄于2012年)
(图片拍摄于2013年)
(图片拍摄于2014年)
(图片拍摄于2015年)
(图片拍摄于2016年)
(图片拍摄于2017年)
(图片拍摄于2018年)
(图片拍摄于2019年)
(图片拍摄于2020年)
(图片拍摄于2021年)
(图片拍摄于2022年)
二、建立特殊教育办学新体系
特教学校办学以来,为了克服儿童残疾类别复杂、无教材、缺师资等诸多困难,该院立足特需儿童成长和教育发展需求,采用开展主题教育、开发校本教材、注重融合发展、强化师资建设“四步并走”的办学策略,重点在教育教学实施层面、教育软件支撑层面、教育理念构建层面以及师资队伍保障层面发力,不断提升机构办学的规范化程度,呈现出重度残疾的特需儿童学有所得、特教教师教有所长、特教学校建有所树的良好局面。经过三年的努力发展,学校现开设教学班10个,其中学前班3个,早教班1个,培智班4个,康教班2个,目前在校学生82名。
特教学校的主要招生对象是该院养育的孤弃儿童,绝大多数孩子残疾程度较重,生活自理困难,而且孩子们缺少家庭的关爱与温暖,与社会接触较少,社会学习机会缺乏。因此,该院坚持以人为本,秉持全纳教育理念,明确发展目标,对所有孩子做到全覆盖、零拒绝,充分保障孩子们受教育的权利。目前,兰州市儿童福利院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提高到了90%以上,比2017年提高了55个百分点,全面提高了特殊教育普及水平。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键阶段。为了推动特殊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该院以融合教育为抓手,着力构建适宜融合的特殊教育体系,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一是构建新的办学体系。特教学校设置早教、学前、义务教育、康教四大教学模块,按年龄和能力水平把孩子们分到相应的班级,实行分层次、系统化教育教学,在注重智力开发、肢体康复的同时,更注重心理干预、社会认知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以弥补不足,提升自身能力。二是构建新的课程体系。针对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残疾程度,以生理和能力为依据,建立了0-3岁的早期教育课程体系,3-6岁学前儿童课程体系,6-18岁重度残疾儿童的康复课程体系,6-18岁中度、轻度残疾儿童的培智课程体系,使各年龄不同程度障碍的儿童能够因材施教,借助教学手段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在义务教育培智课程中,实施全国统一使用标准,采用最新版人民教育出版社所出版的义务教育培智教材。三是构建新的融合体系。以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为基础,加强与春晖基金会密切合作,统筹规划,科学部署,整合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学校办学向早教、康教延伸,创设融合教育环境,推动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融合发展。四是构建新的评估体系。在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专家组,对全院残疾儿童进行一次全面的入学评估,根据孩子情况的情况,做出随班就读、特教、康复等不同渠道的教育安置。对新的学龄儿童,每年5月进行入学评估,建立规范统一的特殊儿童入学评估体系。
三、构建特殊教育发展新格局
儿童福利机构特殊教育的发展,在社会进步、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转换视角。儿童福利院特殊教育更需要从优势视角出发,在肯定儿童自身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教师对教育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的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师资队伍建设决定着特殊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抓好特殊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内容。截至目前,该院特教学校配备各科专职教师共28名,其中早教教师5名,学前教师7名,义务教师10名,康教教师6名。为了充分发挥党建对特殊教育工作引领作用,有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厚植党员教师特殊教育情怀,2021年3月,该院成立了特教学校党支部,全面夯实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特教学校改革创新。为推动特殊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该院连续3年将特殊教育工作和特教学校建设纳入全院工作重点,不断提升学校硬件建设,满足教学需要。通过教室和教学环境的改造提升、兴趣课程的专用教室的开设和教学设备的更新,为开展特殊教学工作创造条件,同时,建成了配有30台电脑的多媒体教室,保证了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需要。该院注重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和专业素质的培养,通过开展校本培训,选派教师参与教育系统组织的特殊教育方面的培训和学籍培训。严格绩效考核,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定期开展教师公开课评比活动,开展交流研讨和相互观摩学习,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良好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新形象。
新时代背景下,特殊教育面临着新的更高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和任务。兰州市儿童福利院将以全新的姿态,以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努力构建覆盖残疾儿童整个身心发展阶段的“全人教育”特殊教育工作模式,进一步发挥特殊教育学校在特殊教育中的骨干作用,为我市特殊教育事业的进步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