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是来找你“报仇”还是“报恩”的,这4个特征,一目了然

2021年01月22日07:06:08 育儿 1303

文/孕婴帮,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大部分家长希望孩子听话懂事,有些孩子确实如同小天使转世,既贴心又可爱,任谁见了都喜欢。可有的孩子如同冤家,总是忤逆父母,处惹事,父母气得恨不得把他们塞回肚子回炉重造。

宝宝是来找你“报仇”还是“报恩”的,这4个特征,一目了然 - 天天要闻

小赵看着怀里的宝宝,把他回炉重造的想法又一次从脑海里闪过,她觉得自己上辈子肯定是欠了这孩子,才让他这辈子来讨债的。大晚上不好好睡,非得成宿抱着才能安静。别人家的孩子,晚上不睡,白天会好好睡觉,可小赵的娃就认准了她的怀抱,小赵抱孩子抱的胳膊粗了,腰也快废了。

能成为母子,说明上辈子肯定有缘分,如果想知道宝宝是“前世的冤家来报仇”还是“转世的天使来报恩”,从这4个特征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出。

宝宝是来找你“报仇”还是“报恩”的,这4个特征,一目了然 - 天天要闻

怀孕期间有没有被“折磨”

孩子是“冤家”还是“天使”,怀孕时就可以初见端倪。如果孩子是“冤家”,孕期会“折磨”妈妈,很多人妊娠反应十分严重,可能会把肚子的东西吐干净,还忍不住干呕,甚至一闻油烟味就恶心想吐。

宝宝是来找你“报仇”还是“报恩”的,这4个特征,一目了然 - 天天要闻

可有的人孕期就没受到这种“折腾”,感觉就像没怀孕一样,能吃能喝能睡,一看就知道肚子里怀的是“小天使”。

宝宝是来找你“报仇”还是“报恩”的,这4个特征,一目了然 - 天天要闻

宝宝是否折腾

好不容易卸货成功了,可有的娃不会轻易放过妈妈,每天哭得花样百出,让老妈日日享受着魔音穿耳,被折腾到怀疑人生。日夜倒觉不说,还只认准老妈怀抱,其他人一概不认。孩子倒是不重,但也禁不住抱的时间长,抱不动了也不能换人,只能咬牙硬撑,这样的孩子就是“报仇冤家”的典型。有些孩子就随和很多,谁抱都笑眯眯的,别人多抱会,妈妈就可以轻松一会,如此为妈妈着想的小宝贝不就是天使转世吗?

宝宝是来找你“报仇”还是“报恩”的,这4个特征,一目了然 - 天天要闻

能否好好睡觉

生完孩子后,产妇身体虚弱,需要有充足的时间休息,可孩子不睡,妈妈自然没有时间休息。有些体贴的“天使”,生下来后除了吃就是睡,睡得时间长还睡得很香。而且每次哭闹都不是无理取闹,细心的妈妈可以很快理解孩子发出的信号,然后掌握信号发出的规律。这样不仅大人可以休息好,孩子也能吃好睡好。

宝宝是来找你“报仇”还是“报恩”的,这4个特征,一目了然 - 天天要闻

可有的“混世魔王”好像天生觉少,睡的时间短,还不好哄睡,自己不睡还不让别人睡,折腾的妈妈疲惫不堪。

宝宝是来找你“报仇”还是“报恩”的,这4个特征,一目了然 - 天天要闻

是否识时务

有些孩子虽然听不懂妈妈在说什么,但是看见妈妈生气了,就知道逗妈妈开心。可有的娃就是看不懂人的脸色,他们总是能轻易点燃妈妈的怒火。要知道,怒火是很多疾病的元凶,对女性伤害很大,孩子总是不识时务,惹妈妈生气,简直就是个“报仇的冤家”。

宝宝是来找你“报仇”还是“报恩”的,这4个特征,一目了然 - 天天要闻


乖孩子听话懂事,就像上辈子受过恩惠,今生来报恩一般,从小到大都不需要爸妈费心。调皮的孩子虽然不懂事,像个讨债鬼,但父母心里还是爱他们的。希望孩子们都能早日懂事,成为父母喜爱的小天使。

我是帮妈,一名高级育婴师,帮您解答带娃路上的困扰~

(配图均来自网络,侵权删。)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清明节,致远在天堂的亲人! - 天天要闻

清明节,致远在天堂的亲人!

人间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际,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户户焚香祭祖,缅怀先人。在这特殊的日子里,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淡淡的哀愁与无尽的思念。天堂的亲人啊,你们在那遥远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这份跨越时空的牵挂?
记住了:狗永远喂不饱,人永远讨不好! - 天天要闻

记住了:狗永远喂不饱,人永远讨不好!

狗实在喂不饱啊,人实在是讨不好啊!给得再多,它都能帮你一口吞掉,越是去讨好,就越是蹬鼻子上脸。一步一步地,哪一天喂少了,还反咬你一口,哪一天你的所有讨好让步就成为了理所当然的了!
三月初六发财日:食三宝纳财,行一善积福,避一忌守运 - 天天要闻

三月初六发财日:食三宝纳财,行一善积福,避一忌守运

亲爱的宝子们,来吧!美食不会辜负你!晨起推窗,见庭前桃李初绽,方知今日已是农历三月初六。古书《岁时广记》有载:“三月初六,天地交泰,万物生发,乃纳福聚财之日。”这一日,民间称为“发财日”,承载着人们对富足生活的朴素向往。作为美食与传统的虔诚信徒,我愿以舌尖为笔
清明规矩:为何“两坟两纸不能破”?避开三类坟,这样更文明 - 天天要闻

清明规矩:为何“两坟两纸不能破”?避开三类坟,这样更文明

亲爱的宝子们!清明时节雨纷纷,扫墓祭祖寄哀思。作为传承千年的重要节气,清明节不仅是缅怀先人的日子,更是凝聚家族情感、传递文化精神的纽带。民间俗语“清明不两坟,一坟不两纸”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对家族伦理、祭祀礼仪与生态保护的深刻思考。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传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