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这个日趋紧张的亲子关系

2020年11月16日22:12:05 育儿 1070

黄香说:“我就温了个席”。

现代社会,这个日趋紧张的亲子关系 - 天天要闻

这是多么典型的凡尔赛名场面。试问,一个人想出名有多难?现在中国有十几亿的人口,闭上眼睛拼命地想,能浮现在眼前的名字数量恐怕上不了一百。历朝历代能在一个时代挂个名的,总共也不会超过十万个。而在这十万人之中,能够家喻户晓的名字个数不足一千。

悠悠历史,滚滚长河,能够在每个中华民族家庭都占有一点分量的,更是寥寥无几。

可黄香偏偏就是其中一个。

那么黄香是谁呢?我们头脑里首先浮现的一定是《三字经》里面的“香九龄,能温席。”就这么一件温席的小事,被写在家喻户晓的《三字经》里,还是最开始的几句话里。在《三字经》里,连三皇五帝都被列在后面,偏偏黄香温席的故事就写在了前几句,纵然你无法全篇背诵,只要略听过几句《三字经》的,都能把黄香这个典故给带出来。

查一查历史。黄香,字文强,江夏安陆人,东汉时期官员,任内勤于国事,一心为公,调度军政有方,受到汉和帝恩宠,后出任魏郡太守,不久被免职。他这一生,于一般人来说或许是辉煌的,但是于历史而言,实在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可是他名动天下,却是因为他履行的孝道,而他流芳千古,只是因为他曾为父亲温席。

现代社会,这个日趋紧张的亲子关系 - 天天要闻

不需要太多繁琐的细节,不需要多么夸张的珍珠宝器,表现自己的一片孝心,只温席已足够。这就是古人心中的礼。这难道不该是中华民族最可贵的精神吗?

反观现在的中国,亲子关系正在日趋紧张。

前几天,看到一则消息让我的心情很是沉重。那是对于问题少年的一个训练集中营,里面集满了现实中的所谓“问题少年”。采访的时候,少年们说:“感觉自己的生活环境很是压抑,父母到处都在掌控。连自己身上的衣服,从头到脚都是他们买的,自己没有一点选择权”。可父母们呢,是否意识到自己管得过多了呢?不然,父母们说:“都怪我们管他管得太少,才让他变成这个样子,早知道就好好管教了。”

现代社会,这个日趋紧张的亲子关系 - 天天要闻

这就是矛盾不可调和的地方。父母打着为孩子好的幌子,实行自己掌控之实;孩子大喊着需要自由的口号,实在做自毁前程之举。都希望彼此改变,而自己却又不想要被改变。

像那种黄香温席的温馨场面,听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却又难上加难。

黄香温席,其最难的的地方在于心甘情愿,发自内心想要为父亲暖一暖这张冷冰冰的床。

父慈子孝,真的很难。《三字经》里的“父子顺”,很值得人们向往。

亲子关系,其实是双方的问题。在其中,其实父母是最终掌控者。

现代社会较差劲的亲子关系,大约是以下三种:

第一种,孩子从小就不在父母身边,长大后又跟着父母。这其实是一种很无奈的状态,若不是现实逼迫,有哪个父母愿意与孩子分离?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时候父母都不在身边,等孩子大了,有一定行动能力了,父母又在身边限制他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一定好不起来。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就应该多一点耐心,无论孩子是什么样子,都要先表现出一种接纳的态度,有了感情之后再谈管教。

现代社会,这个日趋紧张的亲子关系 - 天天要闻

第二种,孩子从小跟着父母,但父母对其放任自由。当父母予取予求的时候,日渐懂事的孩子会觉得父母没有主见,自己才是这个家庭的真正主人。孩子一旦出现了这种思想就非常麻烦,父母再也无法对孩子做任何的约束。这个时候,很多事情再要开始做其实已经晚了。除非另外出现一个令孩子非常敬仰和敬佩的人,来带领孩子走上正道。

第三种,孩子从小跟着父母,但父母对其处处掌控。这种类型也是当今问题少年所在家庭的主流。父母的严厉掌控应该是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的。时间长了,也就不觉得这是掌控了,反而还觉得自己似乎没有好好管理过孩子。其实,要判断是不是处于这种状态,仔细观察一下孩子平日的习惯就知道了。孩子有多久不敢在写完作业后光明正大地看电视了?孩子是否连看一本中外名著都要偷偷躲着父母?孩子是否有自由安排假日时间的权利,不管是旅游还是看书,抑或是到一间咖啡厅自在地消磨一下午的时间?孩子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是否需要躲避着家长?

现代社会,这个日趋紧张的亲子关系 - 天天要闻

在一个家庭里,父母和孩子都应该是主人,没有谁是谁的附属。作为家长,只需要砍斫去孩子身上那些刺,把他送到阳光之下,让他自然生长,而并非砍去他所有正常生长着的枝叶,强迫其生长成自己期待的模样。只有两方都有了自主的权利,才有能力去爱人,才有能力一起呵护这个家。

现代社会,这个日趋紧张的亲子关系 - 天天要闻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妈妈的模样 - 天天要闻

妈妈的模样

妈妈,是什么模样?是清晨煮粥时鬓角的白雾还是深夜盖被时垂落的发丝是风雨里为你撑伞的背影还是镜前装扮时灿烂的脸庞过去一年妈妈的故事曾经打动你我她们的模样你还记得吗?我们用“AI”绘出了她们的模样点击图片,回顾她们的故事01“天籁”妈妈·丹正和妈妈根藏卓玛来自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茫拉乡平时以放牧为生偶...
青年早新闻|“妈妈,我爱你,”一句话,孩子边说边泪崩 - 天天要闻

青年早新闻|“妈妈,我爱你,”一句话,孩子边说边泪崩

今天是5月11日,中国青年报“青年早新闻”来了——“青年关注、关注青年”!几分钟速览最新热点,带你走近“宝藏学校”、触达“青春团讯”、学习“榜样人物”、了解“服务动态”。今天,祝所有的妈妈安康常伴,笑颜永驻图片由AI辅助生成“妈妈,我爱你。”一句话,孩子边说边泪崩 婚姻登记实现“全国通办”新修订的《婚姻登...
孩子培训时受伤,培训机构:“自甘风险”!法院判了 - 天天要闻

孩子培训时受伤,培训机构:“自甘风险”!法院判了

不少家长会给孩子报一些文体类培训班,如果孩子上课时受了伤,所在的培训机构需要担责吗?乐乐是一名11岁的花样滑冰学员,在冰场训练时她不慎摔倒受伤,造成右股骨干骨折。培训机构以“自甘风险”为由,主张免责。什么是“自甘风险”原则?哪些情形适用于这项原则?法院又会如何判定?11岁女童在培训机构学花滑摔倒受伤致右...
母亲的泪本就比我的血更值得铭记 - 天天要闻

母亲的泪本就比我的血更值得铭记

“母亲一手抹着自己的泪,一手抹着我的泪;一会儿是这只手,一会儿是那只手,反复交替,上下左右,有点儿心乱手忙,又仿佛是别有用心的,是要用彼此的泪去堵对方的泪。”——《人间信》似乎孩子的成长总是伴随着母亲的泪水。从一开始孩子出世时的剧痛,到后来蹒跚学步摔跤;哪怕孩子已经长大,待到奔向远方时,母亲的...
一个母亲最大的贡献,是自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一个母亲最大的贡献,是自己的松弛感

莫言曾在采访中说过,母亲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童年时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母亲却总能在缝补衣服时哼着小曲儿,在田埂上种菜时讲着故事。这种骨子里的松弛感,让他贫瘠的童年长出了一片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