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学期末,小张因一门考试成绩不如意而惊呆,并且一人独坐良久后竟然趴窗准备往下跳,幸亏周围有同学见到,几个同学一起拽,才总算被拽了下来。当时,小张就一直在说着“算了,我废了,完蛋了”等自我放弃的言语。
问题分析
今年刚上初中的小张,性格略有偏执和刻板,对于老师课堂上的试卷分析等重复内容常感觉不耐烦,不愿听;有时对老师布置的作业量也表示无法接受但又不得不完成而烦躁不已。因生活中一些看似无法解决的小问题而生气。
02
双胞胎哥哥小明,从小到大永远要比弟弟乖,弟弟吃饭吃到一半就跑开不吃了,他会安静地吃完才离开、出门在外,从来不会第一个提出走不动要抱。后来上学了,成绩一定要比弟弟好、弟弟会的技能,自己也一定要会……
问题分析
在竞争关系中小明通过压抑自己的需求来迎合父母的要求,并因此获得父母的关注和肯定,久而久之离真正的自我越来越远。
03
克尔凯郭尔提供了一种解决办法:只要拾起面对自己的勇气,就能够找回内心的平静与和谐,切勿妄想成为其他人。当我们不再否定真实的自己并且试着去发现和接受我们真实的本性时,绝望就消失了。
他强调个人的责任感,以及发现个人的真正本质和人生目标的需要,这种观点被看作存在主义的哲学开端。
04
我真正需要做的,是搞清楚我到底在做什么,而不是我必须知道什么。
所以要学习辨证地看待自己。如果只看到自己的长处或短处都说明不够全面,则要练习找找自己的另一面。然后接纳完整的自己,并试着做一回真实的自己。
小明:“妈妈,我这次考试又排进了前5名。”
妈妈:“嗯好,你是怎么做到的?这么多的科目,你最喜欢哪一门?为什么喜欢?“
实施方案:
第一,要觉察到生活中自己表现出刻板固执的时刻;
第二,刻意用一些措施来修正自己的认知,例如思辨训练;
第三,目标设置合理化,让自己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增强自信心。
小明:“妈妈,我这次考试又排进了前5名。”妈妈:“嗯好,你是怎么做到的?这么多的科目,你最喜欢哪一门?为什么喜欢?“
实施方案:
第一,父母要注意当弟弟提出需求时,也留意关心一下哥哥;
第二,多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老师怎么说的,爸妈怎么说的后面再问一个你怎么想的;
第三,对于孩子的行为和想法,家长要多中立、允许和少评价(即家长要做”大眼睛,大耳朵,小嘴巴“),了解孩子们背后的心理需求,才能对症下药。
最后,要做真实的自己就需要从小开始练:小时候,家庭多允许多包容;小事情,自己多尝试多训练。慢慢有了经验,自信心就自然建立了。
作者:黄怡
来源:刘博士心理咨询阳光工作室
编辑:长宁心理服务中心
长宁心理服务中心
做有温度的社会人
一切从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