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原生家庭中的感情忽视,让我变成了“丧尸”

2020年07月22日19:48:34 育儿 1798

《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原生家庭中的感情忽视,让我变成了“丧尸” - 天天要闻

大家还记得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吗?里面的男主角“都教授”因为要服兵役,所以很久都没出现在荧幕面前了,这次他回来了,带了一部从没上过热搜但却获得一致好评的剧回来了。

看到那么多好评的我,很好奇就去查了一下这部剧叫什么,顺便就看了一下,这一看便一发不可收拾,每次聊天都会情不自禁将其安利给周围的朋友们,因为这部韩剧确实与以往剧情不同,没有霸道总裁爱上玛丽苏的故事,也没有揪心虐恋,有的就是精彩的剧情铺设和独特的人物塑造,这部剧就是《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一个让人咋一看有点摸不着头脑的名字。

虽然这部剧是以爱情为主线,但看过内容你就会发现,这是一部从精神健康角度去探索家庭关系的精彩好剧。

男主是精神病院的男看护,因常年照顾精神病患者,脾气极好,但人是不可能没有坏情绪的,他所有的负面情绪都被自己挤压在内心深处,从未得到过释放,导致其整个人处于一种非常压抑的状态,很难活出真实的自己。

       

《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原生家庭中的感情忽视,让我变成了“丧尸” - 天天要闻

       

女主则是暗黑系童话作家,因为童年的一些不好经历让她产生了心理问题,睡觉总是在噩梦中醒来,自我安全感不强,所以在外表现总是霸道鲁莽冷酷,没有与人共情的能力。

       

《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原生家庭中的感情忽视,让我变成了“丧尸” - 天天要闻

       

整部剧在我看来是两个在童年与父母发生情感创伤的人互相救赎的故事,大家都是患者,女主的冲动是病,而男生的忍耐也是病,在外人看来暴躁易怒且孤傲疯癫的女主其实一直在治愈着别人,而看似温柔善良没有一丝丝坏脾气的男主却是病得最重的那个人。

剧情安排的精彩之处在于每集都会有一个童话故事出现,以此作为男女主人公童年故事的线索,每一集都有一位人物走出内心的阴霾,从而获得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剧中的每一个角色都带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他们在搞笑、恐怖、压抑的氛围中,逐渐释放出内心最真实的自己。

有个暗黑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绘本名字叫《丧尸小孩》,说的是:

有一个小男孩在一座小村庄出生了,孩子生下来皮肤苍白,眼睛非常大,随着男孩的长大,母亲自然而然的就知道了,这个孩子是一个没有情感,只有食欲的丧尸。

为了避开村民的耳目,这位妈妈将小男孩藏在了地下室,每天晚上都会去偷别人家的家禽给孩子吃,就这样一直持续生活了好几年,慢慢地孩子长大了。

有一年村子里闹瘟疫,很多村民和牲畜都死了,即便是活下来的人也离开了村子逃到了很远的地方去了。

不忍心让自己孩子挨饿的母亲就将自己的一条手臂砍下来喂给孩子吃,可是因为太饿孩子依旧哭着闹着,于是母亲又将另一条手臂砍下来喂给孩子吃,就这样,母亲的四肢都被孩子吃了,只剩下躯干,妈妈竭力爬到孩子的身边,想让孩子啃食自己的躯干,可是当孩子紧紧保护母亲身体的那一刻,从未说过话的孩子居然开口说话了,他说:妈妈,妈妈,真是,真是,好温暖好温暖啊!

                               

《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原生家庭中的感情忽视,让我变成了“丧尸” - 天天要闻

       

《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原生家庭中的感情忽视,让我变成了“丧尸” - 天天要闻

按照我们从小解读童话的思维,一定会感叹母爱的伟大,不忍心孩子挨饿便将自己的身体给孩子食用,但从女主角度解读这个故事,展现在大家面前的却是另一番场景。

就像剧中的灵魂拷问:男孩想要的究竟是食物,还是妈妈的温暖呢?“丧尸小孩”从小到大从未得到过妈妈真正的母爱,童话中说,母亲自然而然知道了自己的孩子是丧尸,为什么会自然而然知道?她从未让孩子体会过情感,便断言他只是一个没有情感,只有食欲的丧尸,这未免太武断了吧!

妈妈从未真正爱过自己的孩子,只是在伪善中感动自己,从未把母爱倾注给他,什么都是凭借自己的感受“自然而然地知道了”。如果一开始她便给了孩子温暖的怀抱,也许他早就开口说话了,早就成为了一个正常的人了,这个故事从侧面映射了剧中的很多人。

       

《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原生家庭中的感情忽视,让我变成了“丧尸” - 天天要闻

       

对于幼小的男主来说,他是那个从一开始便奢求母亲怀抱的小孩

从小妈妈便对自闭症哥哥格外关注与偏爱,更是在酒后向男主透露是为了有人能照顾哥哥才把他生下来的。妈妈的偏爱,在男主的内心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而迫切希望能得到妈妈爱的男主,则将内心最真实的自己锁了起来,背负着懂事、温暖、善良的包袱负重前行。当读到“妈妈,好温暖”时,男主泪流满面。

对于患有自闭症的哥哥来说,他是那个被关起来的丧尸小孩

因为自闭症,他受尽了村里人的冷眼嘲笑,因为是个与别人不同的小孩,所以即使他付出再多的情感也是不会得到回声的。

而对于男主贫穷且瘦弱的母亲来说,她便是童话里那个最后砍断四肢喂食自己孩子的母亲,为了照顾自闭症的哥哥,她耗尽了毕生所有的精力。

对于女主,她给人的感觉就像是那个“天生没有情感的丧尸”

女主的童年也很悲惨,母亲自认为她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于是就将其当做是自己的一个杰出作品培养,唯独没有给她该有的疼爱,而父亲给她的唯一印象就是那个想要竭力掐死自己的人。

       

《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原生家庭中的感情忽视,让我变成了“丧尸” - 天天要闻

       

将这部剧散发到社会问题之上,散发到家庭教育之上,都在揭露一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很多家庭的父母一味地给孩子物质方面的需求,却忽略了让孩子成为正常人所必须的教养与爱,慢慢地,孩子们被认为是没有情感的“丧尸”,最终无情地向父母索要着一切,甚至是生命。

生活中,很多孩子都会表现出一种“喂不饱”的状态,父母竭力给孩子自己能给的一切,但是他们好像看上去还是不知足,一方极力索取,一方极力给予,像是无底洞一般,怎么也填不满。孩子的行为问题给父母造成极大的压力,便会出现社会新闻中“自杀或杀母”的情况,在亲子关系中,孩子得不到应有的情感关怀,得不到情感支持,便会制造各种问题来获得外界的关注,包括父母。

在原生家庭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中,情感之伤就像是看不见的伤口一样,痛得刻骨铭心却永远都无法痊愈,情感忽视就是其一,有人说长期的情感忽视,会让孩子产生压力毒素,从而破坏大脑,对身体带来直接损害。

       

《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原生家庭中的感情忽视,让我变成了“丧尸” - 天天要闻

       

“爸妈,你能关心我一下吗?我学习压力真的很大!”

当我们鼓起勇气想要父母给予最珍贵的情感安抚时,得到的回应往往是:

“你还要我怎么关心,每天接送你上下学,忙了一天下班回来还要给你做饭,花很多钱送你去最好的辅导班,这些还不够吗?可是你呢,就用这种成绩来回报我们吗?”

想必以上对话很多人都不陌生,由于民族文化的影响,在中国,父母更加重视的是孩子吃穿用度,而非情感需求,他们讲究生活中的琐事,却很难对孩子说出“我爱你”之类的话语。即便是孩子主动去寻求情感支持,父母也不知道用何种方式去帮助他们,所以他们会选择不帮助,甚至是反感和抵触。这就会导致父母心里明明很爱自己的孩子,孩子的内心却完全感受不到。

所以每个家庭都应该重视起亲子之间的联结,要懂得如何向孩子表达自己的爱与温暖,还要懂得用如何去回应孩子的情感诉求,儿童早期的可塑性即表现在好的方面也表现在坏的方面,对于一个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成长时期,家长一定要懂得如何与孩子建立情感联结,如何让孩子在温暖与爱中成长的更好。

你与孩子相处的童年时光还很长,你有足够的时间与孩子一起去探索和发现爱与被爱,带着爱一起上路的孩子,眼前的世界将充满阳光。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与妈妈展开一场关于更年期的对话 - 天天要闻

与妈妈展开一场关于更年期的对话

34种症状在2025年3月播出的纪录片《看不见的更年期》中,主持人李静首次袒露自己的绝经过程:“今年我54岁,已经绝经两年了。”盗汗的症状和手足无措甚至自我厌弃的情绪弥漫在李静的更年期。在一次发布会上,正在主持的李静经历了严重的盗汗,“我就像进入了一个桑拿房,粉底混着汗水不断地流进锁骨,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完...
《偷听母亲》丨读者分享会新加坡母亲节专场,分享了这篇文章 - 天天要闻

《偷听母亲》丨读者分享会新加坡母亲节专场,分享了这篇文章

奔流新闻讯(记者郑重)5月11日下午,新加坡读者分享会第4期母亲节专场在中国文化中心图书馆举行。来自新加坡各行各业热爱阅读的华人朋友们欢聚一堂,以共读美文的方式庆祝母亲节。除了现场的60多名观众,新媒体《狮城头条》现场直播也吸引了线上5000多名的观众参与。此次活动由狮城读者分享会、读者杂志社、新加坡善济文化...
川渝妈妈是怎么做到统一的? - 天天要闻

川渝妈妈是怎么做到统一的?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爱瑾,感谢大家点点关注,找我不迷路哦!!!今天是母亲节,在这里祝天下的妈妈们母亲节快乐!有一种爱,叫川渝母亲对子女的爱!这种爱带点阴阳怪气,陪伴着我们长大,成年后,又传承给孩子:我妈妈:一天到黑懒收拾,现在找不到怪那
因为是一个母亲,所以更要懂得爱自己 - 天天要闻

因为是一个母亲,所以更要懂得爱自己

今天是母亲节,朋友圈里到处都是晒母亲节礼物的!是女儿,是妈妈,是儿媳,这是我的多重角色,作为女儿,我希望我的妈妈健康长寿,妈妈健康了,我们才能安心的工作,才能安心的照顾好小家!作为妈妈,我希望我的孩子永远平安健康!作为儿媳,我也希望我的婆婆
退休后才发现:原来夫妻恩爱全是演给孩子看的 - 天天要闻

退休后才发现:原来夫妻恩爱全是演给孩子看的

搭伙半辈子,戏散场了才看清年轻时候,总觉得两口子吵架不吉利,在孩子面前装也得装出和睦样。摔了碗要憋着火笑,心里凉透了还得并排散步。那时候想着,演戏是为了孩子好,别让娃在提心吊胆里长大。可等到孩子成家搬走了,退休在家大眼瞪小眼,才发现——戏台
母亲节致敬我亲爱的妈妈 - 天天要闻

母亲节致敬我亲爱的妈妈

母亲节致敬我亲爱的妈妈 监利市白螺中心小学五(三)班邹知夏 亲爱的妈妈今天是我们相遇的第1524天,相识的1831天,多出的307天是我在你肚子里和你单独生活的天数。都说虚岁的来源是和妈妈最亲密的十个月。 从这1524天里我见到了一位正值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