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5万,10万!育儿补贴第一枪,打响了

2025年03月13日19:50:17 育儿 7887

1万,5万,10万!育儿补贴第一枪,打响了 - 天天要闻

文丨西部君

一孩补1万,二孩补5万,三孩补10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写入了“发放育儿补贴”

仅仅一个星期后,就有地方跟进了。

1万,5万,10万!育儿补贴第一枪,打响了 - 天天要闻

3月13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发布落实《关于促进人口集聚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育儿补贴项目实施细则及服务流程。

其中明确:

生育一孩一次性发放育儿补贴10000元

生育二孩发放育儿补贴50000元,按照每年10000元发放,直至孩子5周岁;

生育三孩及以上发放育儿补贴100000元,按照每年10000元发放,直至孩子10周岁。

这标志着,自国家层面明确“发放育儿补贴”后,真金白银“催生”的时代,真的来了。

此举影响到底有多大?其他地方又会如何跟进?

01

严格说,呼和浩特并不是全国第一个发放生育补贴的城市。

比如,早在2021年7月,攀枝花就在全国率先推出“为二、三孩家庭每孩每月发放500元补贴金直至孩子3岁”的政策。

此外,过去几年,省市层面,全国范围至少已有接近20个地方推出了育儿补贴。像省级层面就有云南、宁夏等。

1万,5万,10万!育儿补贴第一枪,打响了 - 天天要闻

但这次,呼和浩特的方案依然具有重要的标志性和突破性。

其一,这是国家层面首提发放育儿补贴后,第一个推出具体实施细则的地方。那么其相关标准、发放方式等,都势必具有风向标意义。

其二,比照之前一些地方推出的方案,呼和浩特的突破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之前绝大多数地方的育儿补贴都只惠及二孩、三孩,也就是说基本与一孩无缘。而这次呼和浩特则是一、二、三孩都有补贴

另一方面,从金额来看,即便是一孩的10000元标准,也比之前大多数地方的标准高。而二孩、三孩分别补贴5万、10万,更是远超过此前绝大多数地方的标准。

这样一种补贴力度,再搭配诸如“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等减负措施,对育儿负担总体成本的降低,应该说效果会比较明显。

02

从第一个“吃螃蟹”的呼和浩特方案中,至少可以捕捉到几个信号

首先,全国层面育儿补贴的发放,将大概率是覆盖所有的生育,是普惠性的。也就是说,哪怕生育一孩也能够享受到一定的补贴。

其次,参考目前各地的标准,后续推行地方的标准应该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再者,还有一个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发放育儿补贴到底是从何开始?比如,在今年之前的生育行为,还能够拿到补贴么?

1万,5万,10万!育儿补贴第一枪,打响了 - 天天要闻

呼和浩特的补贴对象是3月1日之后(含3月1日)出生的新生儿。

同时明确,今年前两个月出生的新生儿,补贴将按照省级相关规定执行。

1万,5万,10万!育儿补贴第一枪,打响了 - 天天要闻

综合这两个细节,或意味着,之前尚未有育儿补贴制度的地方,新出台的政策可能都会要求是从今年开始执行。

也即,不溯及既往,2025年前的生育行为,大概率或都无法享有补贴。

另外,参照呼和浩特方案,具体补贴发放标准,应该也将是以地市为标准,而不会全省、全国统一。也就是说,不同地方的补贴力度,将会有明显差异

03

为何要发钱鼓励生育?一言以蔽之,乃形势使然

总人口方面,2022、2023、2024年,全国人口已经三连降,分别减少85万、208万、139万。

生育人口方面,自2016年达到顶峰1785万人后,已出现七连降,目前规模接近折半。尽管2024年出生人口较2023年略有反弹,但总体趋势很难逆转。

1万,5万,10万!育儿补贴第一枪,打响了 - 天天要闻

老龄化方面,2024年,全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升至22%。意味着,平均不到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60岁以上的老年人。

正是在这样一种人口发展形势下,过去几年,很多连锁反应已经开始出现。如幼儿园、小学生在校生人数及学校数量均大幅缩水。

甚至波及医院产科……

从各地来看,2023年,全国31个省市中,差不多三分之二的省市都出现了常住人口负增长。其中,不少省份,仅省会城市尚能维持人口增长。

1万,5万,10万!育儿补贴第一枪,打响了 - 天天要闻

以呼和浩特所在的内蒙古为例,2023年常住人口减少超5万人。其中,12个下辖地区中,仅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的常住人口略有增加。

1万,5万,10万!育儿补贴第一枪,打响了 - 天天要闻

所以,综合各方面的情况看,“人口保卫战”,势在必行

普惠式生育补贴的发放,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但效果到底如何,可能还是会因地方而异。

1万,5万,10万!育儿补贴第一枪,打响了 - 天天要闻

以攀枝花为例,发放生育补贴以来,从2021到2023年,该市出生人口降幅逐渐收窄,平均降幅缩小到0.8%。其中在2023年,全市出生人口8296人,较2022年增长8.74%。

此外,攀枝花常住人口实现连续四年正增长

但这种效果能否持续,还需要观察。

而普惠性生育补贴实施后,总体生育人口短期内或许会有所上升,但长期来看,恐很难在根本上改变区域人口格局

毕竟,在今天,具体到某个地方,影响人口基本盘的最大因素,还是看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而不仅仅是出生率。

因为归根结底,“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不喜欢出门,可以一整天在家里的,多半是这3种人 - 天天要闻

不喜欢出门,可以一整天在家里的,多半是这3种人

有些人忙碌起来,仿佛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几月都无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闲下来,便仿佛与世隔绝,可以很长时间都不踏出家门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人呢?他们一旦有了闲暇时光,便不喜欢出门,不愿意参与社交活动,宁愿一整天都待在家里。其实,他们大多属于
清明节,致远在天堂的亲人! - 天天要闻

清明节,致远在天堂的亲人!

人间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际,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户户焚香祭祖,缅怀先人。在这特殊的日子里,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淡淡的哀愁与无尽的思念。天堂的亲人啊,你们在那遥远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这份跨越时空的牵挂?
记住了:狗永远喂不饱,人永远讨不好! - 天天要闻

记住了:狗永远喂不饱,人永远讨不好!

狗实在喂不饱啊,人实在是讨不好啊!给得再多,它都能帮你一口吞掉,越是去讨好,就越是蹬鼻子上脸。一步一步地,哪一天喂少了,还反咬你一口,哪一天你的所有讨好让步就成为了理所当然的了!
三月初六发财日:食三宝纳财,行一善积福,避一忌守运 - 天天要闻

三月初六发财日:食三宝纳财,行一善积福,避一忌守运

亲爱的宝子们,来吧!美食不会辜负你!晨起推窗,见庭前桃李初绽,方知今日已是农历三月初六。古书《岁时广记》有载:“三月初六,天地交泰,万物生发,乃纳福聚财之日。”这一日,民间称为“发财日”,承载着人们对富足生活的朴素向往。作为美食与传统的虔诚信徒,我愿以舌尖为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