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自送女儿出嫁!肿瘤晚期的老父亲圆梦了,背后的故事太感人

2025年02月14日12:10:25 育儿 859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朝香 刘千 通讯员 张冰清

最近,金华武义61岁的江先生“双喜临门”,先是欢欢喜喜过了大年,紧接着又精神抖擞地参加了女儿的婚礼。

当他温柔而郑重地把女儿的手交给新郎,现场的亲友无不动容。这不仅是一位父亲爱的传递,更是一位肿瘤晚期患者最大的心愿。

前几天,江先生一大早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简称:浙大邵逸夫医院)武义分院肿瘤血液内科病房,开心地将喜糖和锦旗送到“山海”提升工程下乡专家翟冲亚副主任医师和武义分院应敏洁主任手上,感谢他们帮他重获新生、了却心愿。

肿瘤晚期最大的心愿

牵着女儿的手送她出嫁

2022年10月,江先生因胸闷气急伴有胸痛到医院就诊,完善胸部ct检查发现胸部纵隔处存在巨大肿块,为了获得更好的医疗资源,家属协商后将他转院至省城大医院就诊,最终被确诊为相对少见的晚期纵隔型肺腺鳞癌,并且合并有对常规egfr-tki靶向药物治疗不敏感的基因突变,治疗难度较大。

这个结果犹如晴天霹雳,瞬间打破了江先生原本宁静的家庭生活。可是生活终究还要继续,经过艰难的心理调整,在爱人、女儿以及其他亲朋好友的支持鼓励下,江先生拖着羸弱的身躯奔走于省城数家大医院之间,积极尝试多种抗肿瘤方案,还因肿瘤引起明显的局部压迫症状接受过姑息性手术治疗。

然而天不遂人愿,经过2年多的漫长抗癌路,肿瘤不仅未得到有效控制,还出现全身多发骨转移的情况。每次化疗后,江先生大多会出现明显的毒副反应,如长时间的恶心、呕吐、无法进食以及乏力,加上持续的胸闷胸痛、气急咳嗽,他备受煎熬,对治疗渐渐产生了恐惧和抵触情绪,最终放弃治疗,带着绝望回到了武义老家。

但是,还有一件事让江先生始终放心不下:被他视为掌上明珠的独生女儿婚期将至。“希望爸爸能牵着我的手送我出嫁”,这是女儿和他最大的心愿,更是他努力活着的最后一丝力量。

亲自送女儿出嫁!肿瘤晚期的老父亲圆梦了,背后的故事太感人 - 天天要闻

医院供图

从抗拒到信任

医患共同创造生命奇迹

2024年12月,江先生的女儿无意间得知,得益于浙江省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的帮扶政策,浙大邵逸夫医院的下派专家常驻武义分院肿瘤血液内科。这“家门口的专家”让她心里燃起了一丝信心,她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带着病重的父亲来到医院就诊。

最初江先生对县级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准持有怀疑态度,并且既往治疗导致的种种不良反应让他心有余悸,他惧怕治疗后产生的毒副反应。经过浙大邵逸夫医院肿瘤内科翟冲亚副主任医师和武义分院肿瘤血液内科应敏洁主任耐心地答疑解惑,他最终打消疑虑配合治疗。

翟冲亚副主任医师综合考虑患者既往的用药以及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合患者目前的身体状况,制定了调整方案的化疗联合抗血管靶向和免疫治疗,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治疗,同时采用四联止吐方案有效缓解治疗带来的消化道反应和乏力症状。

一个周期治疗后,江先生胸闷胸痛、气急咳嗽明显缓解,新年后精神饱满地牵着女儿的手送她出嫁,圆了父女俩共同的心愿。

从最初的抗拒治疗到主动询问什么时间再次治疗,江先生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变。2个月后,江先生复查胸部ct显示纵隔肿瘤明显缩小,骨转移也出现好转。

“山海”提升工程

把优质医疗资源送到百姓“家门口”

浙大邵逸夫医院与武义分院以建立城市医院和县级医院紧密合作新机制为核心,不仅做到专家下沉基层、前沿诊疗技术服务基层,并且在医院管理和人才培养上做到精准施策,变“输血”为“造血”,使武义分院新技术、新项目接续涌现,有效解决了武义老百姓看病远、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让群众的就医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得到提升。

近几年,武义分院肿瘤血液内科作为“山海”提升工程重点合作科室,浙大邵逸夫医院不仅从诊疗、教学、科研等全方位扶持,更是将省城的优质资源引入县城,打造真正的家门口的高端医疗,让老百姓就医不用再舍近求远。下派专家采取常驻武义的方式,让患者随时可以与专家面对面沟通,得到更加细致周到的服务。同时,部分疑难病例浙大邵逸夫医院第一时间接纳上转,让患者更无后顾之忧。

浙大邵逸夫医院武义分院对肿瘤病人进行全病程管理,结合手术、介入、消融、化疗、免疫、靶向,多学科协作、远程会诊等多种方式,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静配中心也由浙大邵逸夫医院专家亲自坐镇指导,对抗肿瘤药物的用量、配置、适应证等严格把控,以确保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为广大患者保驾护航。

“转载请注明出处”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孩子被蚊子咬后“眼瞎”,医生:蚊子每年害死70万人,别大意 - 天天要闻

孩子被蚊子咬后“眼瞎”,医生:蚊子每年害死70万人,别大意

文|莹妈01江苏有一个女孩子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不小心被蚊子咬了左边的眼睛,结果眼睛严重过敏,压根就睁不开了,左眼也算是瞎了,幸好右眼有一点点肿但没完全瞎,还能看到一点点。妈妈哭笑不得,把视频发到网上,万万没有想到,同款的网友还真不少。
人,要懂得适可而止(太对了) - 天天要闻

人,要懂得适可而止(太对了)

人生似一场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奇妙旅程,每一步都面临着抉择,每一次选择都影响着未来的走向。懂得何时该勇往直前、何时该急流勇退,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智慧;明白何时要全力以赴去争取、何时应谦逊礼让以退为进,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适可而止,并非懦弱无能的表现,而是历经世事打
亲人去世,不掉眼泪的人,多半是这三种人,确实如此,不信不行 - 天天要闻

亲人去世,不掉眼泪的人,多半是这三种人,确实如此,不信不行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就像一场漫长的旅行,有相聚的欢喜,也有离别的哀愁。小到日常的分别,大到生死的诀别,我们口中常说的“永远相伴”,在无情的时光面前,也不过短短百年。当亲人突然离世,为何有些人不会痛哭流涕?其实,没有眼泪,并不意味着感情不深,那些不流泪的人,大多是
吴艳妮刚上大学时被孤立哭诉,妈妈反内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妈妈当你朋友 - 天天要闻

吴艳妮刚上大学时被孤立哭诉,妈妈反内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妈妈当你朋友

近日,吴艳妮妈妈熊艳的一段访谈,引发网友热议。访谈中妈妈表示:吴艳妮就像是榴莲,人们对她的看法两极分化,从小教育她要有接受不被别人喜欢的能力。熊艳在访谈中回忆,女儿吴艳妮刚去北京体育大学上学的时候被孤立,整个竞技体校的女孩都不爱跟她玩,吃饭洗澡训练都没人陪,她就特别郁闷。哭着给自己打电话。熊艳开导她...
三篇小学生作文,却看得我落泪 - 天天要闻

三篇小学生作文,却看得我落泪

第一篇叫《妈妈》。孩子说:“除了妈妈,你在所有人那里都占内存,只有妈妈,连老师发群里的照片都舍不得删掉。”“占内存”——这属于像素时代的词,被孩子拿来度量爱的深浅。我们精心清理缓存、追逐流畅,妈妈却像一片永不告急的海洋,默默沉埋所有“我”的
真正的教育,不是“放手不管”,而是“逐渐引导孩子的主见” - 天天要闻

真正的教育,不是“放手不管”,而是“逐渐引导孩子的主见”

文|吴钩随笔很多家长会陷入两个极端:一个是把孩子当提线木偶,事事包办;一个是“过早放手”,什么都让孩子自己决定。可事实是——教育的真正目标,是让孩子有主见、有方向、有判断力,但不是让他在没有准备好的时候,独自面对人生风浪。孩子不是你的人生附
铅中毒不容忽视,孩子咬笔杆也有隐患吗?儿科医生提醒 - 天天要闻

铅中毒不容忽视,孩子咬笔杆也有隐患吗?儿科医生提醒

近日,铅中毒话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作为自然存在的毒性重金属元素,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十大最应关注的有毒化学品之一。生活中哪些物品含铅?铅中毒距离我们有多远?如何防范潜在的铅暴露风险?潮新闻记者采访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吴秀静。“爆米花、松花蛋等食品可能含有较高铅含量,长期食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