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上课不认真听讲?光嘱咐“认真听”没用,教3个具体方法更有效

2023年09月23日08:08:03 育儿 1884

孩子成绩的好坏,跟上课听讲的效率有非常大的关系。所以,新入学的孩子,老师会特别注重培养孩子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我跟儿子去新生报道的时候,家长会是在教室里跟孩子们一起开的。班主任准备了小红花,每隔10分钟左右就会奖励一批认讲的孩子,鼓励孩子们坐正、坐好。

但是,我发现有不少孩子还没有学会坐着专心老师讲课的习惯。比如我儿子这样的,老师讲课碍不着他在下面做着各种小动作:抠橡皮、转铅笔、乱翻书等。

娃上课不认真听讲?光嘱咐“认真听”没用,教3个具体方法更有效 - 天天要闻

还有一个胖乎乎的男孩时不时抱着水壶喝水,有的孩子则喜欢东张西望。

同事有天跟我讲他儿子因为上课经常抱着水壶喝水被老师将水壶没收了,还不敢去要回来,只能挨了半天渴,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孩子不认真听讲,家长当然要教导他一顿,要求他课堂上认真听,我基本上是这样说:

“老师讲话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听老师在说些什么。”

“可别老师让翻书到第几页,你还不知道。”

但是,后来我发现并没有什么效果,儿子的表现依然如故,从他每天记录的表格中可以看出来。

有一天,我又嘱咐他“认真听讲”的时候,他回我一句“可是,老师说的话我都听见了呀。”

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事:他认为的“认真听讲”是像老师讲得那样必须双手叠放在课桌上;而我光说“一定要认真听讲”太笼统了,他其实还是不知道到底怎样才是认真听。

我觉得听老师讲课时必须双手叠放在课桌上不是硬性要求,但是一定要专注于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

于是,我教了儿子3个具体的方法,这几天,他上课听讲的认真程度明显提升了。

娃上课不认真听讲?光嘱咐“认真听”没用,教3个具体方法更有效 - 天天要闻

01眼睛跟着着老师走

老师讲课的时候,一定要盯着老师(这样就不会玩弄手中的橡皮、铅笔啥的了),将身心全部切入到现实环境中(脑袋也不会开小差)。

有位朋友讲过他儿子上小学的时候特别不专注,老师让同学们去教室外面站队,他既没听见也没看见,班里的孩子都走了一大部分了,他还坐在课桌前摆弄他的铅笔。

如果课堂上不专注,经常是看到同桌做什么才慌里慌张地去做,课堂效率肯定高不了,学习效率也不会好。久而久之,成绩也够呛能优秀。

娃上课不认真听讲?光嘱咐“认真听”没用,教3个具体方法更有效 - 天天要闻

02耳朵听得到老师讲的话

仅是眼睛紧盯着老师,思想却开小差了,听不到老师讲的话,那也是不够专注。

耳朵要保证能听清楚老师说的每一句话,比如,老师要求“我们翻开第13页来读一读”,孩子要能够听得到并执行老师的要求,这样才能跟得上授课的进度。

上课不认真听老师讲话,很可能漏掉老师的指令。若是落下一个环节,很可能后面就无法跟上了。

娃上课不认真听讲?光嘱咐“认真听”没用,教3个具体方法更有效 - 天天要闻

03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要记住

只要老师记在黑板上的字和题,都是重要的,一定要搞清楚并且记住。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主要是看他们的专注度:不开小差,少做小动作,能按老师的指令完成课堂活动。

到了高年级,不仅是眼睛和耳朵要跟上,思维也要跟上老师的节奏,才能吸收老师所讲的知识,并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

家长要想知道孩子上学到底有没有认真听讲,不要直接问:“你今天认真听讲了没有?”孩子很可能无法回答这么笼统的问题。

可以问他几个小问题:

今天语文课讲了几页你能给我指一下吗?老师讲得有趣不?数学是在本子上做题了还是在课本上做了?

这种具体到点的问题,可以相对有效地检测孩子是不是认真听讲了。

小学低年级,是养成孩子终身良好学习习惯的阶段,特别是一年级,孩子学习的主要内容其实不是书本上的知识,而是能够顺利地融入到学校这个集体当中去,养成认真学习的习惯、找到学习的好方法。

这些,都需要我们做家长的耐心引导,帮助孩子顺利适应

婉秋聊育儿,爱学习、爱思考的两娃妈,欢迎关注,一起吐槽养娃的鸡飞狗跳,分享养娃的幸福快乐,总结养娃的经验教训。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则删)

#秋日生活打卡季#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孩子优秀与否,家庭说了算 - 天天要闻

孩子优秀与否,家庭说了算

你有没有发现:身边那些自信大方、阳光乐观、学习稳定的孩子,背后往往有一个温暖有爱的家庭;而那些总是胆小内向、情绪不稳的孩子,家庭氛围多半不怎么理想。孩子是什么样子,家庭往往早已写下答案。一切教育,从家庭开始孩子的一言一行,不是突然冒出来的,
老话“坟上泥土呈金色,后代子孙会进财”,啥意思,有道理吗? - 天天要闻

老话“坟上泥土呈金色,后代子孙会进财”,啥意思,有道理吗?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祖坟的风水与家族兴衰常被赋予神秘联系,民间流传的“坟上泥土呈金色,后代子孙会进财”便是典型例子。这句俗语表面指坟墓土壤颜色与财运的关联,实则暗含古人自然观察、五行学说与伦理观念的多重交织。要探究其真实含义,需从民俗学、地理学及历史背景等多维度
旺自己的最好方式,其实就三句话 - 天天要闻

旺自己的最好方式,其实就三句话

曾听闻这样一句话,掷地有声:“你,是你的主宰。”你的情绪,宛如手中可调控的琴弦,能奏出或激昂或舒缓的旋律;你的生活,恰似一张等待绘制的画卷,色彩与构图皆由你决定;你的人生,更是一部自编自导自演的戏剧,剧情走向全凭你掌控。
人这辈子,有七难(谁也躲不过) - 天天要闻

人这辈子,有七难(谁也躲不过)

人生犹如一场漫长且充满未知的旅程,每个人都会在这条道路上遭遇形形色色的难题。有些困境看似能绕开,实则无人能真正置身事外。以下这七难,无论身份高低、财富多寡,终将一一面对。
锐评|血铅事件匪夷所思,幼儿餐食安全岂容半分失守 - 天天要闻

锐评|血铅事件匪夷所思,幼儿餐食安全岂容半分失守

备受关注的天水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事件,有了最新调查进展。据通报,事件起因是园方在部分面点制作过程中非法添加使用了不可食用的彩绘颜料。而据警方介绍,如此荒诞之举,始作俑者的初衷竟是“进一步扩大生源,增加收益”。铅是公共健康领域最受关注的有毒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