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涵盖了民族信仰、民俗文化、天文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的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的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而立春的来历,最早立春是一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包括拜春神、太岁、土地等众神,还有鞭春牛、迎春、探春、咬春等活动,是中国民间一种祈福纳吉的古老传统习俗。而现如今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准备好,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天进行的,目的呢,是把春天接回来,立春之后呢,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外出游春,也叫做出城探春,探春,是春游的主要形式,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华民族一种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立春这天,民间艺人会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各户,谓之送春,也有的地方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字,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

然后我们聊聊立春时候的节气养生都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呢,首先是顺应自然、顺应春天的特点,健康养生,需注意保护阳气,要从饮食、起居、心理和运动等方面进行养生。俗话讲“百草回芽,百病引发”。春天,万物萌动,也滋生细菌,所以春天应该特别注意讲卫生、防虫害,多开窗通风,防止疾病的发生。春季的气候特点是以风气为主令,在早春主要是以风寒邪气致病,而到了晚春以后是以风瘟邪气致病,所以,春天都为风邪致病。黄帝内经有记载“风者百病之始”,因为其它几种邪气,是借助于风气侵入人体的,向寒邪、热邪、湿邪等等。那关于立春的饮食调养呢,春季,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所以,饮食宜选用辛、甘、微温制品,春季饮食养生应该避免吃油腻生冷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和新鲜蔬菜。春天是肝旺之时,应该多吃一些味甘性平且富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立春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首,早到秦代古人就将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日迎春也历史悠久,在三千年前就已经出现,一年之际在于春,既然立春被当作春季的开始,那我们是不是在立春之后就脱下羽绒服,换上春装,迎接新开始呢。别忙,实际上,在立春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没有那么迎来春天,在气象学上将连续五天日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准,在立春到来时,我国9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约67万平方公里是春天,其他的地方还是寒冷的隆冬,说到这里,你可能要问了,既然春天没到,为啥这个节气还叫立春呢,统计发现立春到雨水期间的平均气温比大寒到立春期间的平均气温上升了2.6℃,所以立春是我国平均气温开始回升的节气,算是春天的先兆,立春过后气温回升,日照量、降水也开始增多了,人们会在这时开始准备春耕,并对小麦等春耕作物进行补肥,当然,提起立春,对吃货而言,还少不了美食这个话题,立春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叫做咬春,我国北方不少地区的人们都会在立春时吃春饼、萝卜等食物,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人们将这些美食准备好后还会送给街坊四邻,寄托对春天万物复苏的希望。

最后,带朋友们欣赏一些脍炙人口的立春诗句。立春有日出东方的味道,“东方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当年王羲之等一众人在兰亭游春,他们坐在翠绿的竹林旁,让酒杯随着清澈的溪水流动,酒杯停在谁面前,谁就要饮酒作诗,视为“曲水流觞”。立春,冰雪消融,草木初萌,人们种下希望,期待一年美好的开始,我们的祖先对立春的喜欢,便有了一年之计在于春,万物之美始于此的意思。朋友们,这就是立春的一些习俗,我们明天见,bye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