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放学回来,沫沫从一进门就显得很不对劲儿,要知道,搁在平常,她总是第一个冲进来给老师抱抱的孩子。
问她怎么了,啥也不说,多问两句,竟然哭了起来。
后来才知道,在学校被“欺负”了。
“沫沫,有委屈了一定要勇敢的说出来......”我尝试着鼓励她自己去表达。
于是,我就和她做了这么一个实验。我拿出核桃仁让她拍,她不明所以,但也照做了,三两下就拍碎了。
接着我又拿出核桃壳让她拍,
“不要”她拒绝了。
“为什么?”
“因为核桃的壳是硬的,拍起来会疼。”她回答。
借着沫沫的这句话趁机引导她:“所以呀,如果你是核桃仁,你就任人欺负,但如果你是核桃壳,并且能够反过来,那你就不会受人欺负,因为你懂得勇敢还击。”
是啊,为人父母,我们要让女儿有不欺负人的教养,更要有不被欺负的气场。
就像带刺玫瑰,既活得漂亮,又活得不好惹。
作家三毛曾写过一段出国留学的经历。出门前,父母再三叮嘱她:
“待人处事要有中国人的教养,凡事忍让,吃亏就是占便宜。万一跟人有了争执,退一步海阔天空。”
三毛都记在心里,她谦恭有礼,温和对待每个人,经常抢着做事。然而,温顺却让三毛变成了室友的女佣,铺床、擦桌子、洗地板、清理废纸,全都变成了她的任务。三毛忍了又忍,默默承包下所有的杂事,心情却越来越郁闷。直到一天,室友们喝了酒,在她的床上耍酒疯,彻底惹怒了她。她抓起扫把向室友疯狂挥扫,室友准备打她,她反手就是一巴掌,抬腿又是一脚......
自此,没人敢再欺负三毛,甚至都主动向她示好。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
毕竟,一个人的恶意,往往只会宣泄在一只兔子身上,而不会对着一头狮子。
所以,父母要尽早告诉女儿:当自己的权益被侵犯时,要敢于发声,声音大起来,语气硬起来,气势才能上来。遇到过分的人和事时,要敢于反击,释放自己的攻击性,态度强起来,坏人才不敢造次。
所以,女孩儿们,请狠一点,让自己拥有“不好惹”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