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尝一颗樱桃行吗”,宝妈回答自认聪明,却耽误孩子一生

2025年05月12日23:50:26 育儿 9045

“妈妈,我尝一颗可以吗?就一颗。”

超市水果区,一个3-4岁的小男孩,眼巴巴地看着那些红艳艳、圆滚滚的樱桃,眼里满是期待。

妈妈凑过去看了一下价格,明显愣了一下。

她回过头笑着说:“这个不能吃,是辣椒,吃了嘴巴会烂的,小孩子不能吃。”

小男孩看了看果子,又看看妈妈,眼神里的光慢慢淡了下去:“哦,不能吃啊。”

妈妈松了口气,一句话就解决问题,太省事了,真是太聪明了!

她自以为聪明,可没想到,这种“善意的谎言”,却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误导他的人生。

“妈妈我尝一颗樱桃行吗”,宝妈回答自认聪明,却耽误孩子一生 - 天天要闻

一:“不说实话”的聪明,其实是育儿偷懒

当妈之后,我们也许做过这样的事:

孩子想吃糖,我们说:“吃糖牙齿全烂光。”

孩子睡不着,我们说:“再不睡,外面的小偷就来偷小孩。”

孩子想玩水,我们说:“玩水要长湿疹,起泡,痛得跳脚。”

孩子缠着要玩具,我们说:“警察抓不听话的小孩,谁吵着要玩具,他就抓谁。”

我们不想满足孩子的要求,倒也不是真想骗他,而是怕他闹、怕他哭、怕他纠缠,怕公共场合下不了台。

直接说“不”,又怕伤他心。于是下意识地“吓一吓”,图个安静、图个省事。

有时候我们还挺得意:带娃不是挺容易的吗?轻松搞定,没矛盾、没眼泪。

但你知道吗?

当我们一次次用谎话阻止孩子的好奇心、需求感,我们不是在教育他,而是在把他推向一个混乱的认知世界。

“妈妈我尝一颗樱桃行吗”,宝妈回答自认聪明,却耽误孩子一生 - 天天要闻

二:骗一下,娃就不闹了,对他真的没影响吗?

一个小孩子,听谁的最多?

是老师吗?不是。

是同龄小朋友?也不是。

他最信的,是爸妈。

小孩子的大脑,就像一张白纸,所有对世界的认识,都要靠大人一笔一划帮他“画”出来。

你说这是苹果,他就记住了苹果长这样;

你说糖不能多吃,他就会克制。

但如果你说:“这是辣椒,不能吃”,他信了。

结果有一天,他在别人家吃到樱桃,才发现根本不辣,他心里就会产生第一丝怀疑:“原来妈妈说的,也不全是真的。”

你以为他只是觉得好笑?

其实他心里是在动摇:“那以后,妈妈说的,我还要信吗?”

有研究发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反复经历“被大人骗”,他们会变得更加多疑、敏感,不轻易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因为他们学会了:有些事不能问,有些话不能信。

“妈妈我尝一颗樱桃行吗”,宝妈回答自认聪明,却耽误孩子一生 - 天天要闻

更严重的是,孩子可能学会模仿。

他发现:原来“说点谎话,就能逃过一劫”。

你说水果是辣的,他以后可能也会说:“我肚子疼,不想上学。”

不是他天生就狡猾,是他在大人身上学会了这种“避麻烦”的方式。

你不想让他哭,你说了个善意的谎。

他不想被骂,也会说个无伤大雅的假话。

孩子的行为,其实都是大人言语的镜子。

而最让人心疼的是,这种从小建立起来的不信任,会延续到亲子关系中。

他长大后遇到事,不找你商量,不是因为叛逆,而是他早就不确定,你会不会认真听、会不会给他一个真实的回应。

所以啊,哪怕我们是好心、是为了他好,但一句“骗一骗”的话,不只是处理一个眼前的小麻烦,而是在潜移默化地决定,他怎么看世界、怎么看你、怎么看自己。

与其让他误会世界是错的,不如坦诚地告诉他:

“这个世界,有些东西不能立刻得到,但我们可以一起学会怎么面对。”

那才是教育,才是真正的爱。

“妈妈我尝一颗樱桃行吗”,宝妈回答自认聪明,却耽误孩子一生 - 天天要闻

三:为什么我们总是爱“骗一嘴”?

说实话,我们很多人都有“骗孩子”的经历。

有时候布妞缠着要买什么东西,我不想买,但又不想跟她纠缠,就会骗她:“这个小孩不能吃,大人才可以吃。”

我们骗孩子,有时候是怕丢脸,怕孩子在外面闹得厉害;

有时候是真的囊中羞涩,舍不得花大几十买那一点点性价比不高的东西;

有时候只是太累了,实在没空一遍一遍地解释“为啥不能吃”。

更现实的是,现在很多妈妈一个人带娃,既要上班又要操持家里,带孩子时身心疲惫。

孩子一缠人,我们就容易“口快脑慢”,张嘴就是一句骗娃的话。

但是,看着孩子一副信以为真、恍然大悟的样子,我们其实也会摇摆:“这样骗他,真的好吗?”

事实是,真的不好。

你撒了一个谎,一旦出现破绽,就要撒无数个谎圆回来。

“妈妈我尝一颗樱桃行吗”,宝妈回答自认聪明,却耽误孩子一生 - 天天要闻

四:敢说真话,也懂得怎么说

有些东西,我们不给孩子买,可以理所当然地不给买。

但重点是,要告诉他真实的原因,并引导他理解“想要”和“能要”是两回事。

比如我们可以这样说:

“宝贝,妈妈觉得这个太贵了,不划算。如果你真的很想吃,那我们就这周不吃别的零食了,只买一点点这个,你觉得呢?”

这几句话的重点,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让孩子知道:

●妈妈认真听到了你的想法;

●妈妈表达了真实感受——这个太贵了,不划算;

●我们可以一起面对现实,做选择——你也可以拥有,但你要舍弃其他东西。

孩子真正需要的,不是他要什么你都满足,而是在面对不能满足的时候,有人愿意理解他、和他一起面对。

有一句话我很认同:“拒绝,不是伤害,是教育。”

我们可以拒绝孩子,关键在于,用什么方式拒绝。

用骗?

还是真实的想法,以及有余地的选择?

孩子的成长,不是一两颗樱桃的事。

而是在每一次他想问、想要、被拒绝、被回应的过程中,慢慢建立起对世界的理解、对人的信任、以及面对现实的能力。

有时候,真话虽然不好说,但说出来,是一种更智慧的爱。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全知读者视角》曝预告 安孝燮、李敏镐VS异形! - 天天要闻

《全知读者视角》曝预告 安孝燮、李敏镐VS异形!

1905电影网讯 5月12日,电影《全知读者视角》(전지적 독자 시점)首曝预告及6大主演角色海报。影片由《恐怖直播》金炳宇执导,首次触电的安孝燮,将携手李敏镐主演。预告中,二人对战各种异形怪物,动作戏帅度爆表!主演Jisoo金智秀(BLACKPINK)、蔡秀彬、申承浩、林珍娜、朴浩山、崔英俊也纷纷亮相。故事讲述了金独子(...
汪小菲发朋友圈陪儿子过生日,一双儿女送贺卡给感谢马筱梅! - 天天要闻

汪小菲发朋友圈陪儿子过生日,一双儿女送贺卡给感谢马筱梅!

黄春梅昨晚的一张合影,又掀起不小的波澜,暴瘦的具俊晔还有打马赛克的小女生!让大家一度以为原来黄春梅也是爱两个孩子,两个孩子也是愿意和她亲近的。谁知,原来又是黄春梅的一计!照片中的小女生是谁?照片中的小女生被打了马赛克,她是谁呢?有人说是小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