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小孩因为2000元跳楼的视频,痛心,惋惜,养孩子应该这样

2022年09月28日06:38:04 育儿 1553

刚才看到一个非常让人痛心的新闻,一个男孩要去外地见女朋友,往父母要2000块钱没给,结果男孩 就直接跳楼了,正好被人给拍下来了。很让人惋惜。


看到一个小孩因为2000元跳楼的视频,痛心,惋惜,养孩子应该这样 - 天天要闻


下面评论区也是说啥的都有,在评论区还曝出其他的小孩子跳楼的例子,让人觉得惋惜的同时,也让人反思为什么现在中学生跳楼自杀时间呈上升的趋势。很多这方面的报道是被封锁掉的,爆出来的不多,我自己小区也出现过初中生跳楼事件。好像是孩子和父母吵架后,父母出去打麻将了,孩子自己在家跳楼了。

现在很多人都说为什么条件越来越好了,孩子跳楼的反而多了呢?我也是看过很多很多的育儿书籍的人,但是我不太认可大多数的育儿书籍,尤其是目前国内一些人写的育儿书籍,西方的很多育儿书籍也不太适合咱们的现代国情。

现在小孩子之所以这么脆弱就是太过于溺爱,挨揍挨得太少了。很多育儿书籍都是需要正面管教,鼓励孩子,孩子做对了啥的要正面夸奖啥的。还有一些就是写陪伴孩子的,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怎样怎样,网上这类的视频和书籍一大堆,开头总是抛问题,最后目的也是为了收费卖课或者卖书。把很多才放父母的人引上了歧途。

我看过得那么多书籍,在培养孩子这块成本太高了,完全可以用炫富来形容。还有哪些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例子,周末出去旅游亲近大自然啥的。对于现在大多数的家庭是不具备这个财力和精力的,完全没有实操价值。

直接说我的观点吧,反正我看到的错误太多了,很不切合实际。也说下富人和条件一般的家庭在孩子培养方面可以实操的方法。

不管是穷人家庭还是富人家庭,在孩子小时候一定要让他们有足够的运动,有时间就让他们出去找小伙伴们去玩去,玩具,零食这些都可以和小朋友们分享,这个小的时候这个阶段要做到孩子在大人视野以内,不要低头玩手机,抬头孩子没了。也不用近距离地跟着,但是你要告诉孩子,转移阵地的时候,比如进楼道或者换游玩场所的时候,一定要过来报告下,或者喊你。

孩子6岁以后,基本上就可以听懂大读书的话了,这个时候就要让他干活了,自己的事情尽量的自己做,还要承担一些家里的家务。家长可以给与适当的报酬,也可以不给,给孩子灌输这个家需要家庭成员一起努力奉献的思想,做到让这个孩子不自私。

一定不要所有的事情给孩子准备好,一定要让他养成自己事情自己做的习惯,虽然有时候很花时间,但是给孩子点耐心,费事只是因为不熟练,多重复联系,孩子速度就会快了。顺便灌输时间的观念,很多孩子对时间是没有观念的,一会,五分钟,半个小时等等,他没有时间长短的概念,这个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有了,提前灌输。

再大一点的话,富人家庭和普通人的家庭在孩子的培养方面就不一样了。

先说富人的吧,富人的家庭是有财力和精力培养孩子的,虽然也有很多把孩子给培养废了的,但是成材率比普通家庭要高得多。富人的家庭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发掘出孩子的特长和兴趣,然后针对这两个方向或者一个方向培养,学习成绩这个问题在富人的家庭来说不是问题,好不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见识,格局,能力。将来有兴趣接班就接班,没兴趣接班就做自己喜欢或者擅长做的事情,反正也不用为钱发愁。格局,见识,责任性或者同情心这心善良的品格培养起来,基本上就不会出现轻生的想法也不会危害这个社会,因为看到的都是社会的善,上一辈足够富有的话,基本上不会接触到不好的方面,或者所有的事情在家族角度看都是可控的,可以接触的。

普通的家庭考虑的还是生计问题,为什么现在普通家庭的孩子成才的概率低一些,归根结底就是父母太爱孩子了,甚至是溺爱,因为他经历过苦难,所以不想让孩子经历,及时条件一般,也要努力的让孩子不受委屈,这种想法是完全不对的,很有可能就是这样错误的想法毁了孩子。

普通家庭对孩子太好的话,超出了正常普通家庭的水准,孩子不会感觉到超标了,他会觉得他和别的小孩子是一样的,实际上不知道父母已经是加了杠杆,省吃俭用才能满足他看似平常的生活水准。

尤其是一些农村搬到城里的家庭,孩子接触的东西,这些家长从来没接触过就会选择从众心理,别人家孩子有的你家孩子也要有,但是这类家长没有意识到的是别的家长有的你不一定有。

很多城里的家长小时候就和现在孩子过得生活差不多,稀里糊涂地长大了,家里给安排个工作,有几套房子收租,他们是没有生存压力的。他们的孩子也不会有。但是从农村通过自己奋斗到城里来的不一样,你啥也没有,还要求自己孩子和别人家孩子一样,但是忽略了自己本身能不能承担这个“一样”的能力,很多时候就是供着供着发现跟不上了,孩子也接受不了,你还觉得孩子不理解你起早贪黑的努力工作都是为了他,他为啥是这个样子。你也可能看到孩子一天天长大,反而不像以前那样的乖巧,你也会犹豫压力大,委屈孩子的不理解和孩子争吵,进一步激化矛盾。你还会在不能满足孩子需求的时候有指责和对孩子不懂事的责备等双重心理。这个里面没有钱是原罪,就是开头提到的,因为2000元钱跳楼。

既然通过努力进了城,有了房子,有了车但是还是在温饱线上挣扎的话就不要在孩子面前装,我经常提到的一句话就是不要做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包括消费。不然早晚有崩盘的时候。和孩子坦白家里的财政状况,告诉他哪些可以有,哪些不可以有,哪些是优先有的。对于孩子来说,能吃得上饭,有上学的学费,得体的衣服,不一定是名牌,必须要满足的是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再有钱的话,允许孩子培养一个自己的兴趣,可以有多个,但是只允许在一个里面投入进去,别的感兴趣的自己想办法。

再一个就是让孩子学会挣钱,如果父母是做生意的,就让孩子跟着帮忙,跑前跑后,搬搬弄弄的,不让让孩子懒了,对于电子产品啥的,可以有,但是要完成一定的条件,而且使用要有限制等等,这些从小就开始灌输的话,也不会出现上面说的跳楼的事情。

至于说孩子会不会自卑,这个完全看家长怎么引导,没偷没抢的,自己努力得来的不丢人,从小就给他灌输需要什么药通过努力才能得到的想法,而不是直接给与。即使是有条件的给予也要注重延迟满足,让孩子感觉出父母的不容易,这样才不会提出超出父母能力以外的要求。

让孩子了解家庭的状况,有正确的金钱观,责任感。知道他和别的城里小孩是不一样的,没有房子给他收租,老子的钱也不是花不完,是花的小心翼翼地精打细算才不会饿肚子。我觉得这样灌输长大的孩子也不会想不开,有想要的自己会努力,想办法,而不是一味地索取。

不要觉得孩子不能打,该打还是要打,尤其是小时候。三岁以后,男孩十岁之前,女孩六岁之前,犯错了该揍还是揍,要懂规矩。有时候打是最长记性的方法。别乱打孩子就行,打孩子也是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打皮肉。疼就行,别给打伤了 。

体育锻炼要常抓不放,身体有劲则神壮,神壮能辟邪。疾病是可以影响人的意志的。

不管是富人还是不同人,都尽可能地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要不就让孩子参与到你的生活和工作中,多陪伴,有时候他能看到你在做什么就足够了。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有些往事,忆了又忆,不过是几片情深缘浅的痕迹 - 天天要闻

有些往事,忆了又忆,不过是几片情深缘浅的痕迹

那些曾经,就像老电影的片段,在脑海里不断放映:还记得初次相遇的午后,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你带着温暖的笑走进我的世界,那一瞬间,时间都停止了。我们一起漫步在街头巷尾,分享着彼此的喜怒哀乐,以为这样的时光会一直延续。
人到五十岁,不管多穷,都要主动给子女3样东西,这才是远见 - 天天要闻

人到五十岁,不管多穷,都要主动给子女3样东西,这才是远见

人到五十,生命的列车已然驶过了大半个旅程。此时,我们的身体的机能大不如前,生活的重担却可能依然沉重。但即便如此,作为父母,我们对子女的爱与责任却从未有过丝毫削减。这个阶段,不管我们的家境有多窘迫,下面这三样东西一定要主动给予子女。
61万孕妇、73万新生儿将受益!广东这样守护母婴健康 - 天天要闻

61万孕妇、73万新生儿将受益!广东这样守护母婴健康

4月7日,由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主办的2025年世界卫生日主题宣传活动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举行。今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保障母婴健康,呵护祖国未来”。广东率先行动,将出生缺陷筛查纳入省政府十件民生实事,计划覆盖超过61万名孕妇和73万名新生儿。
DNF:真有回归buff,旭旭宝宝亲自确认,回归一天就毕业,宝哥都懵了 - 天天要闻

DNF:真有回归buff,旭旭宝宝亲自确认,回归一天就毕业,宝哥都懵了

DNF这游戏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是进入到了一个欧皇版本了,在这个版本中氪金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是比不过欧皇玩家的。毕竟这游戏目前最强的毕业装备,太初装备只有刷深渊才有几率爆出来,而即使是土豪如旭旭宝宝氪金了这么多也是还没有得到太初无影剑的。所以说,这个版本,其实对于平民玩家来说是一个反超土豪大佬的机会,只...
广州15岁男孩在家做实验引发爆炸!这些实验千万别随便做 - 天天要闻

广州15岁男孩在家做实验引发爆炸!这些实验千万别随便做

4月6日,广州市荔湾区富力广场小区传出爆炸声,引发广泛关注。同日,广州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告诉南方都市报记者,经初步了解,系一名男孩在家中做实验引发爆炸。涉事小区现场画面。图源:南方都市报“整栋楼震了一下”男孩幸无生命危险当日,该小区有业主讨论称,13时30分许,事发楼栋“整栋楼震了一下”,随后陆续有消防...
人这一生,做自己就好! - 天天要闻

人这一生,做自己就好!

作家毕淑敏曾说:“一个人将全部身心安置在最好状态,才能变成一缕柔纱,与千疮百孔的世界温暖相拥。”
关系再好,都不要向别人透漏自己这3个秘密 - 天天要闻

关系再好,都不要向别人透漏自己这3个秘密

有些话,一旦出口,未必能带来益处,反而可能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有些人,即便关系亲密,也不能毫无保留,因为人心复杂难测。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必须学会把握分寸,尤其是在言语表达上。切勿轻易将心底的秘密和盘托出,尤其是关于自己的这三个方面,务必守口如瓶。
余生,不问三事!(精辟) - 天天要闻

余生,不问三事!(精辟)

人生之路,风雨兼程,每个人都在经历着各自的苦楚与艰辛,每一步都承载着不为人知的辛酸与不易。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保持乐观的心态至关重要,抱怨只会让心灵更加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