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掉一个孩子的专注力有多简单?这几件事90%的家长都做过

2022年07月15日18:48:25 育儿 1954

老师:孩子不爱学习、遇到难的题就不肯动脑筋怎么办?

“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这样……这样……不就行了吗!”


老师: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总是分心怎么办?

“看了这么久书,累了吧?别看了,先吃点水果。”


老师:孩子总看电视玩手机,叫他看书去怎么都不肯站起来!

“爸爸这有事要忙,手机给你,自己玩会儿去。”


……


爸妈们,你们是否觉得上面这些场景很熟悉呢?


一边咨询小竞“孩子分心怎么办?不肯写作业怎么办?”可一边却不知不觉破坏了孩子的注意力和学习动力。


我相信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大家的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为了孩子。


但事实上,家长很可能在无意中就“伤害”到了孩子。


让孩子的专注能力越来越差,成为一个上课爱分心走神,小动作不断的孩子。


所以为了杜绝这种情况出现在孩子身上,下面这种行为,大家越少对孩子做越好!


废掉一个孩子的专注力有多简单?这几件事90%的家长都做过 - 天天要闻


废掉一个孩子的专注力有多简单?这几件事90%的家长都做过 - 天天要闻

01

废掉一个孩子的专注力有多简单?这几件事90%的家长都做过 - 天天要闻

经常打断孩子


想要毁掉孩子的专注力,最简单的一种行为就是在他专心做事时,不断地去打扰他,让他分心。


很多家长觉得,自己一大家人关心孩子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打扰孩子呢?


每次孩子做事,家里几个大人都是围着孩子转。给他端茶倒水,又送水果又送糕点,生怕孩子饿着。


一会说:“喝口水吧。”


一会又问:“要不要吃苹果?”


可如果孩子当时正在集中精力做一件事,那么家长的每一次“关心”,都会成为孩子的“绊脚石”,打乱孩子的进度。


比如孩子在做一道数学题,经过漫长的推算,在他终于要算出答案的时候。


家长突然出现,一下子打乱了孩子的思绪,想要再重新集中注意力,进入思考的状态,就又要花费很多的时间。


如果连续多次出现这种情况,还会让孩子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都大打折扣。



废掉一个孩子的专注力有多简单?这几件事90%的家长都做过 - 天天要闻

02

废掉一个孩子的专注力有多简单?这几件事90%的家长都做过 - 天天要闻

经常唠叨、呵斥孩子


很多家长脾气比较直,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手段也比较直接。


比如看到孩子做作业磨蹭了,就不断地催促孩子,逼他快点完成作业。


但很多孩子是“越催越慢”的。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曾反复提到过一个心理学上的名词,叫作“超限效应”


指的是当某种刺激过多、过久时,会引起人极度的不耐烦,从而产生一种逆反心理。


家长频繁地唠叨、斥责孩子,会让孩子的心理压力持续变大,继而出现一些应激行为。


最简单常见的,就是把自己封闭起来,自我屏蔽掉外部的“噪音”。


这时候,家长说的任何催促、责怪的话,都会被孩子当成耳旁风。


时间长了,孩子对家长的态度也会受到影响。


废掉一个孩子的专注力有多简单?这几件事90%的家长都做过 - 天天要闻


还有些家长,发现孩子惹祸了,张嘴就开骂,有时还会动手打几下。


这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父母。


所以要是父母脾气不好,总是表现出急躁、焦虑的情绪,孩子也会变得一样。


一遇到问题就爱发脾气,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专心地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废掉一个孩子的专注力有多简单?这几件事90%的家长都做过 - 天天要闻

03

废掉一个孩子的专注力有多简单?这几件事90%的家长都做过 - 天天要闻

纵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


小竞相信,所有的家长都知道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对孩子不好。


可在有的时候,却不知不觉“纵容”了孩子玩耍。


比如孩子年龄较小的时候,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又非常粘爸妈,很多时候会打扰到大人做事。


有的家长为了应付孩子,不让他打扰自己工作或是休息,会随手把手机、平板丢给孩子,让他自己去玩。


或是打开电视机,让孩子自己去看动画片。


又或者说,孩子放寒暑假了,家长还需要上班,孩子在家不受大人管(或老人宠溺孩子),就会成为沉迷电子产品的“高危时间”。


家长是轻松了,但经常这样做,对孩子注意力的伤害是极大的。


废掉一个孩子的专注力有多简单?这几件事90%的家长都做过 - 天天要闻

那些经常看电视的孩子,因为习惯了跳动的画面,反而很难静下来专心读书。


华盛顿大学曾做过一项实验,他们找到了1700个孩子,然后进行持续多年的观察。


发现,孩子从10个月大的时候,每增加一个小时看电视的时间,他到七岁的时候,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的风险就增加10%


所以在这也给大家提个醒,千万不要小看电子设备的危害,一定要对孩子的使用时间加以限制才行。


虽然小竞一再强调,但也不得不承认,作为家长想要时时刻刻监管孩子玩手机看电视,是很难的。


所以一定要记住3点:


第一是在小学前一定要给孩子减少甚至是不接触电子产品


第二是如果要给孩子玩,尽可能设置限定条件,比如把家中的充电设备都收好,电量耗尽则不可再玩等等。


第三是有条件的话培养孩子的一些兴趣爱好,让孩子有感兴趣的东西、有同伴可以交流、有目标去练习和努力,就能减少沉迷电子产品的几率。


废掉一个孩子的专注力有多简单?这几件事90%的家长都做过 - 天天要闻


废掉一个孩子的专注力有多简单?这几件事90%的家长都做过 - 天天要闻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要想获得良好的专注能力,光保护还不够,更要学会如何去培养专注力。


这个方法其实也有很多,下面我就给大家列举一些实用有效的例子。



(1)玩一些锻炼注意力的游戏


锻炼注意力的小游戏有很多,有文字类的,有亲子活动类的等很多形式。


其实我们可以把这个理念一直融入在生活小细节中,比如:和孩子玩一玩脑筋急转弯,可以家长给孩子出题,也可以是孩子给家长出题。


以轻松的方式促进孩子多思考。


或者吃完饭后休息一会儿的时间,和孩子一起玩个小游戏,比如:手背猜字。


玩法是孩子闭上眼睛,家长在孩子手心或者手背写字(也可以是背上),让孩子猜猜是什么字。


当然也可以反过来,孩子写,家长猜。


其实这些小小的活动都是丰富生活的好方法,并且不用很劳心费力,就可以做。


别看每个都是小事,但如果一个家庭能长久坚持,不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一定会更充实和睦。


废掉一个孩子的专注力有多简单?这几件事90%的家长都做过 - 天天要闻



(2)营造好的学习气氛


到底何为好的学习气氛呢?


包括两个方面:家庭物理环境和家庭气氛。

家庭物理环境指的是可以直观看到的环境设置,如学习的硬件设施、书桌的大小、是否有独立的学习空间等等。


而家庭气氛指的是影响儿童学习的人际环境,如父母对孩子的关心态度、亲子关系、父母的学习表率作用等等。


可以说,家庭物理环境会直接影响孩子学习的状态,家庭氛围则会通过影响儿童的学习动力、学习兴趣等方式影响孩子的长久学习效果。


(3)进行专业的注意力训练


如果说,以上2点是从日常生活学习的一些细节,去帮助孩子培养注意力。


那么第三点就是专业方法了,可以帮助注意力已经缺失的孩子或者要更上一层楼的孩子,科学锻炼大脑区域。


竞思的脑电生物反馈训练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孩子锻炼大脑、开发功能,多点位的训练方式可以让大脑整体的神经元网络得到全面的发展。


通过这样的科学训练,孩子大脑对于注意力、自控力、记忆力、反应力等都能得到磨炼和提升!


废掉一个孩子的专注力有多简单?这几件事90%的家长都做过 - 天天要闻


提升孩子注意力,说难也难,说不难也有的是好方法。


家长不必过于担忧,有则改之无则更好,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拥有好的专注力也不是一天可以促成。


只要我们避免一些错误思维、多借用科学训练,孩子想不优秀都难~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孩子被蚊子咬后“眼瞎”,医生:蚊子每年害死70万人,别大意 - 天天要闻

孩子被蚊子咬后“眼瞎”,医生:蚊子每年害死70万人,别大意

文|莹妈01江苏有一个女孩子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不小心被蚊子咬了左边的眼睛,结果眼睛严重过敏,压根就睁不开了,左眼也算是瞎了,幸好右眼有一点点肿但没完全瞎,还能看到一点点。妈妈哭笑不得,把视频发到网上,万万没有想到,同款的网友还真不少。
人,要懂得适可而止(太对了) - 天天要闻

人,要懂得适可而止(太对了)

人生似一场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奇妙旅程,每一步都面临着抉择,每一次选择都影响着未来的走向。懂得何时该勇往直前、何时该急流勇退,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智慧;明白何时要全力以赴去争取、何时应谦逊礼让以退为进,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适可而止,并非懦弱无能的表现,而是历经世事打
亲人去世,不掉眼泪的人,多半是这三种人,确实如此,不信不行 - 天天要闻

亲人去世,不掉眼泪的人,多半是这三种人,确实如此,不信不行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就像一场漫长的旅行,有相聚的欢喜,也有离别的哀愁。小到日常的分别,大到生死的诀别,我们口中常说的“永远相伴”,在无情的时光面前,也不过短短百年。当亲人突然离世,为何有些人不会痛哭流涕?其实,没有眼泪,并不意味着感情不深,那些不流泪的人,大多是
吴艳妮刚上大学时被孤立哭诉,妈妈反内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妈妈当你朋友 - 天天要闻

吴艳妮刚上大学时被孤立哭诉,妈妈反内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妈妈当你朋友

近日,吴艳妮妈妈熊艳的一段访谈,引发网友热议。访谈中妈妈表示:吴艳妮就像是榴莲,人们对她的看法两极分化,从小教育她要有接受不被别人喜欢的能力。熊艳在访谈中回忆,女儿吴艳妮刚去北京体育大学上学的时候被孤立,整个竞技体校的女孩都不爱跟她玩,吃饭洗澡训练都没人陪,她就特别郁闷。哭着给自己打电话。熊艳开导她...
三篇小学生作文,却看得我落泪 - 天天要闻

三篇小学生作文,却看得我落泪

第一篇叫《妈妈》。孩子说:“除了妈妈,你在所有人那里都占内存,只有妈妈,连老师发群里的照片都舍不得删掉。”“占内存”——这属于像素时代的词,被孩子拿来度量爱的深浅。我们精心清理缓存、追逐流畅,妈妈却像一片永不告急的海洋,默默沉埋所有“我”的
真正的教育,不是“放手不管”,而是“逐渐引导孩子的主见” - 天天要闻

真正的教育,不是“放手不管”,而是“逐渐引导孩子的主见”

文|吴钩随笔很多家长会陷入两个极端:一个是把孩子当提线木偶,事事包办;一个是“过早放手”,什么都让孩子自己决定。可事实是——教育的真正目标,是让孩子有主见、有方向、有判断力,但不是让他在没有准备好的时候,独自面对人生风浪。孩子不是你的人生附
铅中毒不容忽视,孩子咬笔杆也有隐患吗?儿科医生提醒 - 天天要闻

铅中毒不容忽视,孩子咬笔杆也有隐患吗?儿科医生提醒

近日,铅中毒话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作为自然存在的毒性重金属元素,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十大最应关注的有毒化学品之一。生活中哪些物品含铅?铅中毒距离我们有多远?如何防范潜在的铅暴露风险?潮新闻记者采访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吴秀静。“爆米花、松花蛋等食品可能含有较高铅含量,长期食用容...